2002年12月31日 星期二

⊙【臺北市】施政報告(馬英九市長)1999~2002

*主題網頁【建築攝取網】台灣網>時光軌跡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
欣逢 貴會第八屆第八次大會開議,英九應邀在此向各位提出臺北市政府施政報告,深感榮幸。三年半以來,承蒙各位議員女士、先生的協助與督勉,使得本府多項攸關市民權益的市政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在此英九謹代表本府全體同仁致上最高的謝意。
壹、前言
三年半以來,英九與市府團隊一直秉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精神,在歷任市長累積的基礎上,以「前瞻的都市發展、多元的都市文化、公義的都市社會、安全的都市生活、參與的都市政治、永續的都市環境」六項施政主軸作為執行策略,逐步邁向打造「世界級首都」的終極目標。在這近一千三百個日子裡,英九與市府團隊,戰戰兢兢、實實在在,英九「每天和自己賽跑」十七個小時,走遍臺北每一個角落,沒有一天懈怠。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讓臺北人的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臺北市的競爭力不斷進步。如今臺北已經成為臺灣的驕傲,並且能和世界級的大都市平起平坐,多項市政建設的成果也獲得專業界與國際媒體的肯定。但是這些成果絕不是英九一個人的功勞,因為任何一座城市的榮耀,都是凝聚眾人心血和智慧的結果。事實上,這完全是市府團隊的努力,市議會的支持,以及全體市民的合作,才可能有今天亮麗的臺北城。最好的例子就是「垃圾費隨袋徵收」計畫,這是一個看來毫不起眼的環保措施,卻是一項「為下一代著想」的重大政策,如果沒有市議會的支持與高品質的市民充分配合,不可能有今天垃圾減量達三分之一、資源回收率增加三倍的巨大成果。此外,最近三個多月來因為乾旱而實施的限水措施,也獲得市民廣泛的支持,每天省水達九十萬噸,成效超過我們預期,恢復全面供水後,每天省水仍有五、六十萬噸,可見臺北市民並未放棄已經養成的省水好習慣,再度展現了高水準的公民意識,令人激賞、感佩不已。 
此外,我要特別指出,還有一種精神層面的變化,也在臺北悄悄出現,深深影響了我們對生活的感受,加強了我們力爭上游的意志,提高了我們追求夢想的能力、也減少了我們無謂內耗的機會。英九就任市長以來,即全力打造臺北成為一座免於對立衝突的城市。英九深信,謾罵羞辱無法創造美好家園,愛心寬容才能調和多元價值。每一個人不論政治立場如何,都應該具有人的尊嚴,都應該受到尊重。為了個人政治利益,不把人當人看的人,不只是政客,也是自由社會真正的敵人。醜化不是民主,粗暴不是魄力,撕裂更不是愛臺灣。只有當每一個市民都感到自己沒有受到排斥的時候,都覺得自己的處境被理解的時候,臺北才能稱之為「家」--一個令人產生歸屬感並願意為它奉獻的所在。也只有做到這點,我們整潔的社區、便捷的交通、舒適的人行道才能注入嶄新的生命,才有真實的意義。 
英九認為,這就是臺北精神,一種相互尊重、憂戚與共的一體感。它是一切建設的基礎與起點。它的形成無法依賴美麗的口號和鮮明的旗幟,更不能靠抓著麥克風嘶喊,而要靠長遠的眼光和開闊的心胸,以點點滴滴的耐心與誠意,一步一腳印,認真去實現。過去幾年,臺北市在府會和諧、族群團結和弱勢關照上有了重大的進展。英九一向主張,施政的魄力「不是把霸氣寫在臉上,而是把力氣用在手上」。三年半來,在許多重大市政推動的過程中,我們無需動用鎮暴警察,也不再製造無謂的面紅耳赤,更不會留下傷痕累累的心靈。我們用專業的規劃、堅定的意志與耐心的溝通,拆除大批山坡地違建、拆建多座陸橋與快速道路、設立了延宕四年的文化局、啟建了沈睡八年的捷運內湖線、調整了十二年沒動的里界。 
簡單地說,臺北不僅變得更安全、更方便、更漂亮,人與人之間也變得更有感情、更有禮貌, 貴會與本府間也更能和諧互動,誰說這不是全體市民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呢? 
因此,我要和我的團隊再度在此對 貴會及全體臺北市民的傑出表現,表達我最誠摰的肯定與感激。本次大會是英九第一任市長任期告一段落前議會最後一次的大會。英九願意就過去三年多來重大的政績來向各位做個報告,並藉此機會說明未來四年市府仍有待努力的十項多元目標。

貳、上任以來之重大政績 

  1. 網路新都受到國內外各界肯定
    打造臺北成為「網路新都」(CyberCity)是英九競選時的主要政見,三年半以來,在本府全體同仁的大力推動下,成效獲得了來自國內與國際社會的肯定。今年三月本府榮獲「世界資訊科技暨服務業聯盟」(Wor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Alliance, WITSA)頒贈第二屆「全球資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公共服務領域」獎項(Public Sector Global IT Excellence Award),以表彰本府在推動電子化政府、資訊教學、電子化社區以及資訊化便民服務等方面的成就,並邀英九發表專題演講(如照片一)。另有關本市學生參加「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International School Cyberfair),亦有斐然可觀的成果。上屆(二00一年)比賽中,本市中小學包辦六個獎項,是全球得獎最多的單一城市;而本屆(二00二年)的國際比賽中,本市更以八支隊伍得獎,再次榮登全球單一城市得獎數最多的殊榮。此外,本府全球資訊網暨文山區公所等十二個網站榮獲行政院「行政機關網站評獎活動」推薦網站獎,為全國最多得獎機關的單位。

    另為提供市民廿四小時全年無休的市政服務,本府全力推動網路新都便民服務自動化策略,目前共推出「免書證免謄本服務」、「申請書表下載服務」、「單一窗口(網路申辦)服務」等三項網路服務。其中「免書證免謄本服務」已於九十年七月九日起全面由機關代替申請民眾透過「本府市政資料庫查詢系統」取得本市戶籍、地籍、建管、土地使用分區證明等四大書證資料,至九十一年六月三十一日止共計提供一一九項免書證免謄本服務項目(如附表一)。另為提供民眾便捷服務之單一窗口,本府於九十年十二月底建置完成「臺北市民e點通」網站,結合「臺北入口網站」(如照片二)中網路市民服務功能。只要加入網路市民,除能享受「臺北入口網站」

    提供的各項網路服務,並能得知個人於「臺北市民e點通」網站申辦紀錄與查詢該案件辦理情形。該網站已於四月一日正式上線,共計開放本府五八項申請案件書表下載及一二項申請案件線上申辦(如附表二)。本府為確實掌握便民服務自動化執行成效,經以成本效益方式計算自九十年一月開辦至九十一年四月止,共計受理三五三,五五九件,節省臺北市民七一,六五,六一七元的成本,未來將更進一步提供網路繳費服務,讓民眾更能迅速便捷地透過網路完成申辦作業,以真正達到「一處交件、全程服務」之目標。 
  2. 捷運路網五條線通車,實施IC卡票證整合
    自八十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捷運新店線全線通車,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板南線龍山寺站至市政府站開始營運,八十九年八月三十一日板橋線自龍山寺站延伸至新埔站,擴展服務範圍至板橋地區,八十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小南門線通車,同年十二月三十日南港線全線貫通至昆陽站,並與木柵線、淡水線及中和線等已通車路段相互連接,形成雙十運輸網,捷運初期路網五條線營運通車。通車路段由四十.三公里拓展為六十七.二公里,平均每日運量大幅提升至目前每日近

    九十餘萬人次,也為大臺北地區民眾增添更便捷、舒適的大眾運輸服務,使臺北市成為世界級首都邁進一大步。另一方面,南港線東延段已展開設計,預定九十七年底通至南港站。此外,市民等待了八年的捷運內湖線,也於今年五月二十三日歡慶開工(如照片三),全線預定九十七年六月完工通車,不僅可以大幅提升目前每日近九十萬人次的運量至一百萬人次以上,也為內湖、大直地區民眾增添便捷、舒適的捷運系統服務。而捷運新莊線、蘆洲線亦陸續動工,預定可於九十八年底完工通車,屆時捷運量可進一步提升至每日約一百五十萬人次以上。

    另一方面,配合捷運路網的形成,本府積極推動IC智慧卡票證整合計畫(臺北悠遊卡),將捷運與公車做更緊密的連結,進而落實大眾運輸「一票到底,轉乘免費」的目標(如照片四)。臺北悠遊卡於今年六月十二日正式上市,初期先使用在捷運全線、十五座公有路外停車場及棕五接駁公車上。自七月一日起計有九百家超商加入售票行列,七月十五日起再加入十三線(共十四線)接駁公車加入營運,未來預定十月一日全部的公車路線加入營運並提供更多便利加值的服務後,使用民眾將大幅提升。 
  3. 改善治安、公安(火災、山坡地、勞安)、交安
    兩年內改善治安,是英九競選時的承諾,為此更訂定「臺北市政府兩年內改善社會治安執行計畫」,並據以實施。在社會各界全力配合及全體警察同仁努力下,本府已實踐這項承諾。無論是依據內政部警政署犯罪統計資料、或多項民意調查均顯示,臺北市影響治安的犯罪(竊盜及七種暴力犯罪)率,都是全國都會區最低(如附表三);而市民目前對治安的滿意度百分之五十二九,也較英九就任市長之初聯合報所作的調查結果百分之三十三.二有明顯而具體的提升(註一)。在此同時,本府積極協助市民建立「社區自衛體系」,並成立「守望相助輔導會報」,輔導本市各里、社區、公寓大廈成立有實質意義的巡守隊及守望相助組織(如照片五),並輔導裝設「家戶聯防」、「警民連線」、「錄影監視」、「自動感應式照明燈」、「治安風水師」等安全設施系統,透過民力與警力的密切結合,及將減少犯罪率納入警察工作的績效評比,建立起完善的社區犯罪預防體系與員警對預防工作的重視,讓市民真正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並消弭犯罪於無形。此外,各分局近兩年來廣設錄音、錄影設備完善的偵詢室達六十四間,則是對
    市民人權及辦案程序的正當性提供了更完善的保障。

    本府為強化區級災害指揮應變處理能力,因應多點災害發生的搶救與應變,以無預警「半計畫統裁」方式辦理本市各區防救災演習,對於提升資訊作業水準,加強區級防救災應變處理能力,有極大的助益。另本府亦於今年五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辦理全國首次「跨區災害防救演習」,動員本府各機關、民間團體及軍方在十二個行政區同時進行實際演練(如照片六)。由於本府對災害防救的重視及持續整備,今年三三一地震大同區承德路民房倒塌案,在三小時之內成功的將被埋困在現場的七名民眾全數安全救出,獲得各界一致的肯定與表揚。此外,本府持續與國科會合作推動「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配合臺北市政府推動防救災相關業務合作計畫」。其中,有關坡地組工作尤具成效,諸如:完成本市坡地、土石流基本資料蒐集及自然環境資料庫建置。完成本市十六條土石流危險溪流災害危險度分級,並將歷年崩坍地建置成空間資料庫及展示圖層,計有:土石流危險溪流示範區(水磨坑溪)材料性質研訂、境況模擬、危險度分析、監測系統規劃之協助、預警系統發布準則及災害潛勢區域、坡地決策支援系統架構建立及安全管理系統開發等。這些資訊在今年汛期來臨時已運用作為決策之參考,對於災難預防,當有甚大助益。

    此外,本府秉持「先安置、後拆遷」原則,於今年一、三月間圓滿而順利地遷離吳興街五八三巷、北安路五0一巷(雞南山)危險山坡地聚落共一五六戶,不僅確保坡地上、下方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更進一步加以整治造林,提供鄰近居民休閒遊憩空間,扭轉臺北盆地坡地史。雞南山的市民還在今年一月二十八日舉辦感恩餐會向本府致謝,場面溫馨感人。

    另為落實「勞工安全檢查零疏漏」目標,以保障作業勞工安全、降低職業死亡災害,本府勞工局針對職災發生率較高的短暫性、機動性及高危險性作業,制訂「九十一年度臨時性作業專案檢查計畫」。由於勞動檢查的嚴格執行,職災意外死亡率比去年同期降低五成(九十年一月四人、九十一年一月二人)。與八十四至八十七年之平均三十五人相比,八十八年迄今年平均二十三人,職災意外死亡人數大幅減少。另為因應於九十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實施的「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本府勞工局也積極研議相關配套措施,具體落實保障勞工職業安全。

    在火災防救方面,三年半以來亦有重大進展,死亡人數自八十七年的三十四人,降為八十八年的二十人、八十九年的十八人、九十年的十六人,今年到七月十五日止為八人,減少的趨勢至為明顯(如附圖一),這是我們消防局救火將士用命換來的結果,而且各位可能不知道本府張局長博卿身為消防局主帥,只要臺北市發生火災,他不管大小幾乎都在最短時間親自到場,不但少有家庭生活,連身體都受影響。在另一方面,金鳳凰專責救護隊在八十八年六月一日成立迄今年七月十五日,在六百多位瀕臨死亡的傷病患者(Death on Arrival,DOA)之中,救活了七十八位,存活率(survival rate)從零提升到八.五%,不但是全國第一,也超過芝加哥等先進國家的大城市(註二)

    另為樹立「以人為本」的交通環境,創造便捷、安全及平坦舒適之人行空間環境是本府重要交通政策之一。本府率全國之先,積極結合多項媒體管道加強宣導「行人路權」,以灌輸駕駛人禮讓行人的觀念。另一方面,本府也針對本市道路行人流量較大、路口較寬及肇事率較高的路段優先設置行人倒數計時顯示器號誌七百三十具(註三)。此外,本府嚴格執行機車退出騎樓,擴建機車停車彎,整頓汽機車路邊停車秩序,全面拆除本市一八座公車票亭及變電箱退出人行道等措施,還給行人尊嚴與空間,增進行人交通安全。在此同時,本府大力清除路霸,針對十二個行政區逐巷、逐弄取締清除以障礙物佔用停車空間或禁止他人停車之(非營業性)路霸行為,並要求本府警察局規劃擴大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勤務,針對本市較易產生酒後駕車違規地點,同步實施盤查攔檢取締,使得九十年六月至九十一年五月酒後駕車死亡的人數(八人),比前一年同期的十九人減少十一人,減少幅度達五成七。也正由於本府交通、教育、執法及工程人員的通力合作,本市九十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已降為九十八人,是本市自民國五十七年以來最低的一次,也是臺灣所有都會區裡最低的,甚至比許多農業縣還要低。今年自一月一日到七月十五日止,死亡人數比去年同期再減少二十人,今年交通安全的成效有可能超過去年。 
  4. 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家戶垃圾減量達百分之三十八,資源回收率成長至三四倍
    八十九年七月一日起臺北市垃圾蒐集方式產生革命性的變化,隨袋徵收政策推動後,民眾必需直接付費購買專用垃圾袋來倒垃圾(如照片七)。因此,民眾可以清楚的感受垃圾減量與資源分類回收的工作做得越澈底,處理垃圾的費用越能減少。自八十九年七月一日實施,實施後至九 十一年六月底為止,平均每日區隊垃圾量為一、八四四六公噸,較八十八年日平均值二、九七公噸減少一、一二六公噸,減量比率達百分之卅八(如附表四);平均每日資源回收量達一六二五七公噸,資源回收率達百分之八(如附表五),較八十八年平均值成長至三四倍,且民眾配合使用專用垃圾袋比率更高達百分之九九九九,環境亦維持整潔,鮮有民眾亂丟垃圾情事,故垃圾費隨袋徵收已達到促進垃圾減量、資源回收之政策目標。此外,去年十一月七日,本府因「垃圾費隨袋徵收」這項政策獲得歐盟與新加坡政府設立的「區域環境科技組織(Reg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RIEF)頒授的首屆「二00一亞洲廢棄物管理傑出獎」(Asia Waste Management Excellence Award 2001)殊榮,這些傲人的成就,都是市民自我提升生活環境品質的結果,也是臺北市躋身國際環保都市之林的重要評比指標。

    此外,由八十五年至九十年空氣品質不良(PSI大於100)發生比率統計情形(如附圖二)顯示,九十年臺北市空氣品質不良站日數(PSI>100)之比例已降至百分之二.五,較八十八年、八十九年百分之三.四改善顯著(註四),已順利達成國家環境保護計畫設定小於百分之三之目標;若以空氣品質不良指標污染物所佔比例進行分析,本市懸浮微粒已減至一定範圍,但臭氧所佔比例仍高;由於臭氧主要來自車輛排放與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受日光照射所產生之二次污染物,此與機動車輛迅速成長有關,惟在捷運系統發展及逐條開通運行下,未來若能大量減少個人交通旅次,方能進一步有效提升本市空氣品質狀況。 
  5. 文化立市(結合本土、接軌國際)、城市交流
    為統籌規劃本市文化事務,塑造臺北的文化魅力,並將文化活動內化於社區及市民日常生活中,本府率先全國於八十八年十一月六日成立文化局,並期許以「 文化深入生活,傳統開出現代,本土走向國際 」為目標。其重要工作成果除辦理「二○○○年亞太文化高峰會議」及「二○○一年亞太文化合作會議」(如照片八),並使本市榮獲與會國家城市推選為「二○○一年亞洲文化之都」。為本市開創出「城市文化外交」新紀元,共有九十一個亞太城市,三百二十六位市長及文化首長訪問本市,並成立第一個藝術村,邀請高行健及四十六位國際藝術家駐市創作,促進文化之交流。積極推動藝文空間之釋放與再利用,包括創設第一個官邸藝文沙龍、當代藝術館、古蹟專業演藝廳(中山堂)、說唱藝術館(紅樓劇場)、專業藝術電影院(臺北之家)、舞蹈文化館(蔡瑞月)、迷宮花園、電影主題公園,以及促成其他十三個人文空間的風華再現。打造本市文化基礎工程,從事藝文人口普查,建立文學、影音、視覺、表演人才庫,進行社區歷史文獻、文史工作、生活圈、戶外景觀、公共藝術與眷村文化等清查,著手傳統民俗、南管、北管等調查,以及辦理十六個市定古蹟之專案個案調查研究。

    為維護文化資產,列冊保護之老樹計一千一百四十六株,搶救頹倒之古蹟達十一處,同時積極加強古蹟之修復及再利用。以及結合民間力量帶動古蹟活化風潮,「前美國大使官邸」藉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捐款整建,更名為「臺北之家」(House of Taipei),評選出知名導演侯孝賢經營,未來將成為行銷國際及提升電影文化產值的重要地標;曾是表演藝術重心,幾經沒落而荒廢的「紅樓劇場」,藉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專業經營理念,將以國民劇場作為說唱表演的中心,並結合傳統文化與西門商圈來領導時代潮流。另有七百多個藝文團體及個人接受本府藝文補助,對於促進民間藝文活動之蓬勃發展,有莫大的助益。此外,本府文化局亦精心擘劃多項具有主題意識的大型活動,諸如:「世紀之約春天佔領臺北」、「音樂瘋臺北音樂日」、「臺北的孩子野一夏二000年臺北兒童藝術節」、「歌謠百年臺灣」及「臺北雙年展」,每年並舉辦「臺北傳統藝術季」、「臺北藝術節」、「臺北電影節」、「臺北音樂季」等大型藝文活動,參加人次已超過四百萬。另本府捷運局與臺北捷運公司於今年四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聯合舉辦「臺北國際捷運博覽會」,參觀者達到八萬人,除了強化與國際接軌外,亦有助於促進「科技」與「文化」的結合,擴大「秩序」對「生活」領域的影響,讓臺北市真正成為一個「文化立都」的魅力城市。

    另一方面,本府為促進本市與國內外城市之文化交流與合作,在全球建立藝術網絡,積極推動駐市藝術家(Resident Artist)計畫。此計畫可分二大部分:一為國際城市交流,透過補助來訪國際藝術家與出訪本市藝術家的交通費、生活費與創作材料費,讓藝術家在生活無虞下,能專心創作,並進行文化藝術交流。另一為國內城市交流,提供免費之住房與工作室,讓國內各縣市藝術家可共享本市資源,以激發新的創作靈感。

    另在城市交流工作的拓展方面,本府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為「臺北站出去」,也就是積極推展「城市外交、延伸觸角」。主要工作除大力推動與世界重要城市結盟及與姊妹市官方互訪,英九並先後分赴歐洲、美洲、亞洲及澳洲等地進行考察參訪。另一為「世界走進來」,亦即為「城市內交、外僑叫好」,主要工作為促進臺北市外僑社區與本地社區的交流與融合,使外僑在臺北市居留時感到舒適溫馨,離去後留下美好回憶。「城市內交」是「城市外交」的延伸,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我們要推動臺北的國際化,善待外僑與促進他們與市民交流是「城市外交」的目標廣結善緣,相互學習在國內的實踐。本府致力於做好「城市外交」與「城市內交」的工作,期讓世界各國與城市代表、外籍朋友有更多的機會瞭解臺北市在各方面進步的成效與追求超越的苦心。 
  6. 打造健康城市
    根據九十年九月份「康健雜誌」公佈的健康城市排行榜,本市名列「最重視居民健康」、「施政滿意度最高」及「臺灣民眾最想居住的城市」三項調查全國第一;又有關「最快樂的城市」及「環境品質最好的城市」二項則分獲二、三名;另本府三年半來獲得全國評比第一名重要項目,請參照附表六。

    今年六月行政院衛生署所作各縣市衛生建設民意調查,本府在市民對市府在民眾健康方面工作表現滿意度與縣市首長對民眾健康方面重視度等方面,均名列全國第一,本次調查雖然對本市有許多肯定,但是英九仍將持續帶領充滿活力的市府團隊,共同為市民打造一個身體健康、心情開朗的優質環境(如照片九)

    推廣運動是市府的重要政策,英九認為健康與體能是市民無價之寶,臺北市的青少年及兒童都應該學會游泳,因此要求本府教育局將之列為重要政策目標。目前臺北市三十九所國小有游泳池、三十所國中有游泳池、高職兩所、高中十九所有游泳池,比例偏低,且大多數是冷水池,使用率較低。因此,英九指示本府教育局及工務局先加速改建為室內溫水游泳池,以增加游泳設備,預計今年底前可增加二十三座溫水游泳池,使用率可大幅提高二至三倍。另特於本市一三三所學校設置夜間照明設施,開放校園籃球場、網球場及操場提供民眾夜間從事休閒運動,廣受好評。

    英九上任前,臺北市每年「體育季」活動數目不到四十項,今年已經增加到四百三十項,三年多來成長超過十倍,市府更將今年訂為「臺北市健康城市元年」,全力打造健康城市。暑假期間,也要舉辦數百場的三對三鬥牛賽與數百梯次的游泳訓練,讓青少年有健康休閒活動可參與,遠離搖頭丸的誘惑。同時,市府近年來也積極籌建運動場地,除臺北文化體育園區(巨蛋)籌備處已於今年七月九日正式掛牌成立(如照片十),將儘速推動,全力朝行政院要求的九十六年完工目標挺進;在原市立棒球場興建中的小巨蛋預計九十三年十一月完工使用,可以容納一萬五千人;天母棒球場自八十九年年二月二十九日落成啟用,原即規劃興建為符合正式比賽使用標準之天然草地球場(六千座席),去年本府為舉辦「2001年第34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依照國際棒球總會場地檢查小組建議的改善意見,將座位增加到一萬零一百四十席並整建相關服務性設施,成為一座符合國際標準的棒球場地,目前天母棒球場的設施及使用日趨完善,將更有利於我國爭取主辦其他國際性棒球賽會,提升國際視野。另外,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預訂於九十一年年底前完工,北投區市民健康中心則預訂九十二年年底完工。未來六年內每一個行政區都要設置一座這樣的運動中心,使市民在自己的社區就可以享受到質優價廉的運動休閒服務。 
  7. 人行道更新、快速道路通車、陸橋拆除
    為提供市民良好的步行環境,本府擬訂了一套循序更新的人行道改善工程計畫。本府全面推動人行道更新工程之成果(如照片十一),截至九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止,共計完成一百一十八萬平方公尺,預計至今年年底可完成待翻修人行道之目標一百三十二萬平方公尺,佔全市二百五十萬平方公尺人行道面積的百分之五十二。另一方面,本府秉持「政府力量有限,民間資源無窮」的精神,鼓勵民間企業團體參與人行道認養,截至今年五月三十一日止,已完成認養四五五件,面積計達四十萬平方公尺,績效卓越,深獲社會各界肯定。

    在道路建設方面,正氣橋拆除改建工程為市民大道、基隆路銜接環東基河快速道路、環東天母快速道路之重要關鍵,全線已於九十年九月底完工通車,充分發揮本市東西向快速道路路網功能。另一方面,環東快速道路全長約六六公里,自南京東路六段麥帥公路以西至南港經貿園

    區三十五公尺計畫道路段已於今年四月三十日完工,預訂於今年中配合北二高南港聯絡道與本工程銜接後通車,聯絡南港軟體園區與松山機場,使得總部設在「南軟」的科技公司機動性大為增加。此外,有鑑於大直舊橋樑高程低於臺北地區二百年防洪標準且舊橋寬度亦不符交通量之需求,故辦理改建,予以拓寬加高,本工程係世界首座採「釣竿式斜張橋」設計,甚為別緻與壯觀。改建完成後,橋長含前後引道全長約八二三公尺,橋寬四十公尺,雙向佈置三快車道外加一混合車道,連接復興北路穿越機場地下道,疏導復興北路及中山高速公路濱江交流道之交通,服務大直及內湖區之龐大車流、有效紓解大直、內湖等地區之交通瓶頸,提升該地區之交通品質。大直橋已於今年六月二十三日第一階段通車(如照片十二) 
  8. 社會福利、福利聯合國、珍愛家庭年
    為營造一個「溫馨有愛、公平正義」的社會,本府積極推動各項福利服務與措施。並宣佈今年為「珍愛家庭年」,擬定八大家庭政策(註五),推出兒童居家臨托服務、青少年家庭到宅輔導服務、身心障礙者寄養家庭、低收入戶第二代子女培育計劃等五十五個方案,以倡導符合現代新社會形態的家庭觀念,期喚起國人及市民對家庭的重視,學習在快速的社會變遷中,仍能擁有健康及溫馨的家庭生活

    為加強照顧弱勢族群,完成建構福利機構資源體系。英九就任以來,相繼成立六所身心障礙福利機構,七所老人安養護機構及服務中心,四所公設民營托兒所,三所少年庇護及服務機構,六所婦女保護及服務機構,一所社區工作會館。以老人福利為例,至九十年一月本市立案老人安養護機構突破二00家(如照片十三)。目前計有二0九家立案老人安養護機構,與英九上任之初二十七家相比,成長達七點七四倍。而隨著立案機構數持續增加,不但提供市民更多安養機構的選擇,透過競爭亦有助於服務品質之提升。在幼兒福利機構方面,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完成立案的托嬰中心、托兒所及兒童托育中心合計已達一、0八三家,幼兒機構成長百分之八十,本府將持續輔導其服務品質之提升。

    本府秉持「政府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的理念聯結各界資源,共同參與社會福利事務。自八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開始推動「臺北福利聯合國」,結合民間團體、民間企業、醫院機構及大專學校等共同參與,目前已由創始時的四個結盟單位增加至二六個單位,成長幅度高達 六倍之多,近三年來已完成一七二項方案。

    在殯葬業務改革方面,本府社會局陳局長皎眉不畏艱險,三年來積極從事殯葬業務資訊化、制定合宜的殯葬禮儀、杜絕紅包文化、完成殯葬ISO-9002專業服務認證等六大方案,亦完成了殯儀館的環境改善、交通動線規劃及綠美化工程,以改善治喪環境,且推行「禁止大型花圈入館」及「公設外花牌」等政策以節省民眾治喪費用(如照片十四)。除此之外,本府更積極辦理殯葬業者評鑑、殯葬研習課程、訂定殯葬相關法案,以期提升本市殯葬業者服務品質及殯葬業務法治化。 
  9. 照顧弱勢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同志
    英九一向認為原住民「基因沒問題,機會有問題」,故在政策上要提高其競爭力,首重其教育、就業與住宅問題的解決(如照片十五)。基此,本府除首創「臺北市促進原住民就業自治條例」外,並頒訂「臺北市政府暨所屬機關進用不須公務人員資格之原住民獎勵要點」,以鼓勵進用一定比率之原住民職工,截至今年六月底止,本市原住民不分老少總數為九千六百十一人,本府共進用三六四名原住民進入本府各機關服務,比率達百分之三七。另為落實照顧弱勢原住民婦女,首創「臺北市原住民婦女扶助自治條例」,截至今年六月底止,共補助一四0件。除對各級學生提供定額生活補助外,為減輕原住民家庭子女教育負擔,並提升原住民資訊教育水準,縮短數位差距,本府九十一年度持續補助國小以上至研究所原住民學生購買電腦費用(購置電腦主機補助一萬元,購置顯示器最高補助五千元),九十年度已補助二八0件,今年度截至六月底止補助件數已達一00件。此外,為提供原住民最完善且具特色的活動場所,除已完成臺北市原住民主題公園外,並規劃臺北市原住民文化園區,另為提供原住民資訊教室及教育文化研習中心,本府已發包興建全國第一個都會區原住民文化館凱達格蘭文化館,預計於九十一年年底完工,將有助於促進原漢文化互動及國際文化交流,厚植本市成為多元文化、族群和諧的國際都會。

    有關本市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已陸續推動實質服務,諸如本府社會局、教育局、勞工局、衛生局,已針對早期療育、特殊教育班畢業班,進行跨局處合作,並已研擬完成細部實施計畫,及進行人口資料庫整合系統,俾利推動轉銜服務。另本市身心障礙者安置照顧,計有公立機構一所、公設民營機構一七所、私立機構一九所,並且增設安置服務機構,計規劃中三所、興建中二所。此外,本府所屬各機關學校,截至今年六月底進用身心障礙人員達二、五四九人,較法定標準一、三三八人超額進用一、二一一人。

    此外,本府基於尊重社會多元文化的立場,並增進社會多數族群與「同志」 (同性戀者)社群間的相互認識與瞭解,特於九十年九月二、三兩日首度舉辦史無前例的「臺北同玩節同志公民運動」系列活動(如照片十六)。邀請國際知名同志運動領袖麥可˙布朗斯基(Michael Bronski)先生及南杭特(Nan Hunter)女士進行「臺北同志國際論壇」,舉辦活潑熱鬧的「彩虹園遊會」,使市民大眾與同志社群打破隔閡,在陽光下作朋友,本府亦同時委託同志團體製作「認識同志手冊」,九十一年八月二十五、二十六日繼續辦理類似活動,未來亦將如此,希望透過這些對話與思考空間,來促進臺北市民容忍歧見的民主素養與整體人權意識的提升。 
  10. 振興經濟、飛龍計畫、「南軟」及「內科」園區大步前進
    本府為因應當前國內經濟不景氣之情勢,特規劃「臺北市政府財經策略」又名「飛龍計畫」,研訂五大具體方案,包括:振興景氣方案、推動創業投資方案、招商投資獎勵方案、推動國際經貿方案及市有土地開發方案,希望能透過「創造商機」、「激勵誘因」、「主導推動」等對策,匯聚市府及工商實業資源力量,共同提振景氣,有效活絡經濟,發揮財政功能,統籌財政資源,並激發本市工商能量,期以刺激景氣及振興本市產業。經協調臺北銀行、臺北一信、臺北九信及農會信用部等金融機構,自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開辦「臺北市振興景氣方案專案融資」。

    截至今年七月十五日止,本專案融資已核貸一三四億餘萬元,協助一、五六二家企業渡過難關、提升經營體質,並增加本市就業機會,振興景氣。這也是我國地方政府大力運用本身金融資源振興景氣的成功範例。另外,本府於今年六月二十五日第一一六九次市政會議通過「臺北市政府重大投資專案服務小組設置要點」,設立單一窗口對外服務,對於本市經濟發展及招商工作有莫大助益,本府相關局處更將整合力量,為景氣復甦做更好的準備,以增強本市的經濟活動能力。

    本府為強化與臺北內湖科技園區(原內湖輕工業區)業者雙向溝通並聽取業者心聲,適時提供工業區內業者關於行政管理、交通改善、治安改善、設施規劃等方面協助,積極協助改善經營環境,提升廠商競爭力及吸引廠商進駐,使企業都願意「根留臺北」,英九曾訪問園區十三次,並曾四度舉辦「市長與內湖科技園區廠商座談會」(如照片十七),對於廠商是否仍遭遇新的問題,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落實改善工業區經營環境,形塑內湖科技園區為「高科技園區」之願景,並提升廠商競爭力。

    另一方面,南港軟體工業園區除了對南港地區之發展居關鍵性地位外,對臺北市整體的產業發展亦非常重要,本府並配合南港經貿園區區段徵收完成二六.九八公頃徵收作業,作為道路、公園、堤防、捷運機廠等公共設施用地,因為南港軟體工業園區不但是臺北之星、臺灣之星,也是亞洲之星;不只是「明日之星」,早已是「今日之星」。英九並指示臺北市經濟發展委員會成立單一窗口持續與南港軟體工業園區保持聯絡,兩年來曾親自訪問園區十餘次,並舉辦四次廠商座談會(如照片十八),設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以創造生金蛋的好環境。南港軟體園區(「南軟」)與內湖科技園區(「內科」)是臺北市的兩大「金雞母」,英九只要在任一天,就會帶領市府團隊,以全府之力,盡力做好對這兩個園區的服務工作,以改善經營體質,吸引廠商進駐,並提升臺北市的競爭力。 
  11. 促進族群和諧
    為促進族群和諧並保存客家文化,英九在競選臺北市長時,即倡議提升客家人對客家事務的決策參與權,並成立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感謝 貴會各位議員女士、先生的大力支持本府組織自治條例第七條增設「客家事務委員會」為一級機關,並於九十一年六月十七日正式掛牌成立(如照片十九),達成客家鄉親的殷切期望,也兌現英九三年半前的競選承諾。未來,客家事務委員會將積極完成保存母語及客家文化、建構臺北成為世界客家文化聯絡中心及促進臺灣本地客家鄉親的城鄉經貿文化交流等三項政策目標。另針對外省族群及閩南同胞方面,本府施政之重點則以文化保存與鄉土教育為主軸。為此本府特別有系統蒐集本市人文、環境與文化素材,編印鄉土教材;推行幼稚園托兒所及小學母語教學(如照片二十),提升學生運用母語的能 力,其中幼稚園母語教學更是全國首創;此外,成立本市「鄉土教學資源中心」,利用寒暑假或週休二日舉辦母語冬夏令營及文化體驗營,鼓勵親子共同參與,藉機達到族群間的相互交流與認識。

    此外,在國中小九年一貫教育課程中,教育部規定學生必須在閩南語、客家語及原住民語中選擇一項母語學習,本府則更進一步提供學生必選母語之外,另外二種母語每種百句日常用語或歌謠的訓練,有如「主修」與「副修」的關係,使學童能自然學習其他母語,真正促進族群和諧。同時,為了克服學生回家後不說母語的問題,正由本府教育局研究親子共同完成的母語家庭作業,以增加學童在家中說母語的機會。 
  12. 清除小廣告、提升公廁品質、愛心處理流浪犬,讓臺北變乾淨
    二十多年來,臺北人最痛恨也最無奈的街景之一,就是無所不在的小廣告。自英九上任以來,便倡導「臺北市全面清除違規小廣告運動你亂丟、我停話、向違規小廣告宣戰」政策,拿出最大的魄力,以停用電話方式向違規小廣告宣戰,並在十二個行政區全面展開。截至九十一年六月三十日止,三年半以來共清除二、六四三、五九二件,告發四二、0四五件,停話五、二七八門號,目前在大街小巷的圍牆或鐵門上已看不太到小廣告,我們還會繼續維持這個「戰果」,不讓違規小廣告死灰復燃。

    另為改變長久以來公共廁所給人髒、濕、臭的印象,本府宣示九十年為「公廁年」,研訂「臺北市公共廁所興建自治條例」(草案),並將男女廁所間數比率(一比三)訂入法規。另一方面,本府經由一系列宣導活動、督導維護及檢查評比作業,喚起市民與管理單位對於優質公廁文化的普遍重視,並提供全體市民一個有尊嚴、有隱私、又令人喜愛的如廁空間。一年以來的民調顯示,公廁的現況確有改善,本府仍將持續推動此一工作。

    此外,本市處理流浪犬係以「目的正當」、「手段人道」的原則進行,以創造人與動物和諧倫理關係。期能達到「以收容取代安樂死」、「以認養取代購買」及「為愛心犬找一個溫暖的家」等三大目標。對於流浪犬之處理,本府早在八十八年即擬定「臺北市棄犬處理方案」,我們的目標不是在捕捉一週後讓它們安樂死,而是儘量為它們找一個家。目前,本市六十多家動物醫院及動物之家持續改善收容環境,加強寵物登記從源頭管理,並將本年訂為「愛心犬品質年」。根據台大獸醫系費昌勇教授的調查報告,本人上任時流浪犬高達五萬餘頭,去年已降到一萬一千餘頭,已低於臺北市民容忍的限度(一萬三千餘頭)。因此,我們可以說流浪犬的問題,大致已獲得解決。另根據行政院農委會九十一年評鑑結果,本市寵物登計數、絕育率、認領養數均居全國首位,累計總登記數共計九八、二九八頭;收容數與認領養率全國第二,愛心犬總收容量計三、三九三頭,認、領養共計一五0四頭,認領養率為百分之四四三,比英九上任前的百分之十六,提升了二.八倍。本市動物保護工作獲評為「甲組特優」,而負責這項工作的建設局黃局長榮峰也得到「流浪犬之父」的雅號。更重要的是,愛護動物團體不再與市府對立,雙方成為共同努力的伙伴。 
  13. 打造臺北永續生態城、提升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內湖污水處理廠即將完工
    臺北三面環山,山區與社區形成相牽狀,如同綠手指頭深入社區。本府推動親山計畫,從建構親山廊道做起,結合大眾運輸路線,使親山廊道成為都市的---綠色微血管、健康綠手指、有氧運動帶,以提供市民一個舒適、安全、與便捷的親山環境,並顯示邁向永續綠色城市的宣誓與決心。第一個親山廊道就落在北投區的貴子坑溪畔,目前的規劃深受當地市民歡迎。

    本府工務局衛工處近幾年全面推動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全市普及率已由英九就任時的百分之四十.五八提升至九十一年六月底的百分之五八.七四,共提升十七.一六個百分點,預定九十一年十月底可提前達到百分之六十的原訂施政目標。
    另為因應本市基隆河以北之大直、內湖等集污地區人口成長及兼收臺北縣部分地區之家庭生活污水,本府積極興建內湖污水處理廠,並於今年五月二日通水試車,預訂十一月正式營運。營運初期每日將可處理十五萬噸之污水,預計總服務人口可達三十七萬六、0四三人。未來隨著人口成長,可逐步擴充系統容量至每日二十四萬頓。 
  14. 全面修建鄰里公園、廣設活動中心及公民會館、強固社區意識
    鄰里公園是社區生活的重心,本府近年來在軟、硬體工程改造、公園落葉堆肥政策的推廣及公園認養人等四方面同時併進,藉此讓居民有機會參與社區事務,進而提升生活品質。本市目前共有三百五十座鄰里公園,在英九這一任的任期中,迄今已更新改造七十八座,年底可達九十二座,再加上三年來企業或社團改造或認養的公園,更達到一百二十座,幾乎每年就增加三十座漂亮公園,更實質提升公共空間,營造優質的社區生活環境。另為凝聚社區居民意識,並提供本市各里辦理各項活動,本府更廣設里民活動中心,目前已完成設置一四0處,幾達全部里數的三分之一。此外,為發展本市各行政區之特色,以活化地區文化,營造地區特色,提升區民對地方認同,促進地區民眾參與,強化區民公民養成教育,提供市民參與公共生活之場所,本府亦積極推動本市各區設置公民會館,目前北投及南港等二區已完成建置,文山區已動工興建,而信義、中山、大同、萬華、內湖及士林等正積極進行規劃,藉以強固社區意識,形塑「參與的都市政治」。 
  15. 都市更新、營造城市風貌
    都市更新是本府的施政重點,翻轉軸線並帶動老舊社區繁華再生,則是英九一再揭櫫的施政目標。其中大同區的建成美食圓環與萬華區的西門市場兩處指標性都市更新案將於九十一年底前完成改建;西園陸橋及和平西路陸橋拆除後相繼於今年一月十日及六月十五日相繼開放通車,由於過程規劃得宜,尤其是和平西路陸橋較預定時間提前三天完工,居民對其施工過程都高度肯定,附近的商機開始逐漸恢復。另在協助九二一震災家園重建方面,本府於今年七月十七日核定實施慶福大樓都市更新案,七月八日審議通過東星大樓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並朝今年九月二十一日原地重建的目標邁進。本府近期並將審議豪門世家都市更新案。至於在獎勵民間投資都市更新方面,已完成劃定本市一百三十一處更新地區,審議通過都市更新事業計畫三十一件,本府核定實施二十五件,已完工五件。

    為使臺北變得更為親切、舒適,具有獨特的風貌特色,本府一直持續推動都市景觀的風貌改造,包含了夜間景觀的規劃設計,我們在九十年完成了臺北舊市區重要公有建築包含監察院、中央銀行等十一棟與歷史古蹟包含孔廟與北門四處的夜間景觀改造,提供了城市美麗的夜景。在人行系統的改善上,除了大量的人行道改善工程外,我們也全力推動徒步區的整體改造計畫,並且完成了西門徒步區的改造與中華路林蔭大道的闢設,電影主題公園的規劃設置與進行中的西門市場紅樓的建設,帶動臺北市西區繁榮且具有特色的商業景貌。另為營造本市各個商圈特色風貌,本市亦率先推動商店街改造計畫十三處,其中如大理服飾街、愛國東路婚紗街均已成為有名的新商圈。

    此外,城市的環境品質改善,除了本府全體同仁的努力,更需要所有市民共同參與。臺北市自八十八年推動全國首創的「社區規劃師」制度,鼓勵民間專業者走入社區,協助社區環境的診斷與進行參與式規劃,自八十八年迄今我們完成了八十八處的地區環境改造計畫,並已施工完成十八處,這些經由社區居民參與共同討論,營造社區環境改造動力,為臺北市的發展建立了一個豐沛的市民動能。另為了進一步擴大市民參與市民規劃服務,除了舉辦青年社區規劃師培訓,完成了二期共一三九位的社區規劃服務的種子外,並自九十年起首創社區規劃服務中心,讓臺北市的學校資源,正式投入社區環境的改善工作,並且引入社區大學社區規劃課程與社區規劃志工網的建立,讓臺北市的城市風貌營造,真正成為市民關心與共同參與的議題,讓臺北市變得更為親切,更為貼近每一個市民的心裡,也讓城市風貌更具特色。 
  16. 全方位發展教育
    為推廣網路科技教育,本市已完成中小學一萬一千餘班「班班有電腦、校校有網路」之目標,目前正積極推動「校校有寬頻、班班有網頁、處處可上網」的資訊教學環境。另本市學生參加「國際學校網界博覽會」近二年均獲得國際單一城市第一名,深獲肯定。
    在加強推動適性特殊教育方面,本府除成立東西南北四區及視障、聽障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亦完成興建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以提供重度及多重障礙特殊教育學生從學前至高職一貫課程的學習環境,該校已於九十一年二月一日啟用。

    此外,本市目前已成立六所社區大學,俾提供市民終身學習課程,截至九十一年六月底,六所社區大學歷年來上課人數累計達五千人次,預計今年九月將完成十二個行政區都有一所大學(含分校)的目標。

    另為發展健全教育、降低班級人數,並增進師生互動,落實個別化教學與輔導,逐年配合本府財政狀況及學生來源自然減少之趨勢,降低班級學生人數,九十學年度本市班級人數平均每班國小為29.8人、國中為31.98人。已符合教育部規定國小每班三十五人以下、國中每班三十八人以下之規定。 
參、未來市政建設藍圖
  1. 維持城市競爭優勢,深化市民國際視野
    依據九十一年五月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公布「臺灣城市競爭力評比報告」顯示,在二十三個城市競爭力總指標包括經濟活力、政府效率、生活品質等三大方面,臺北市居各縣市之冠。未來本府將全力維持臺北的城市競爭優勢,避免邊緣化的危機並朝向世界級首都邁進。因此,本市除積極爭取跨國企業在本市設立全球或區域營運總部及舉辦國際會議或活動外,在臺灣加入WTO後,臺北市應成為臺灣的櫥窗、進軍大陸市場的跳板與兩岸直航口岸;本府並積極完成臺北市松山機場特定區計畫,並要求未來參與松山機場之經營,同時,未來在兩岸開放直航後,以松山機場作為兩岸直航的機場,也促使臺北市成為亞太地區運籌中心。另一方面,本府亦主動加入相關專業國際組織、參與城市交流與國際事務,以提升本市國際能見度,行銷臺北市。 
  2. 第二階段網路新都,提供市民e化服務
    資訊及通信科技突飛猛進及日新月異,對人類社會及經濟生活產生相當大的衝擊。由於網際網路應用之日漸普及,世界已經由網路的互相連結,成為一個地球村,彼此透過網路可隨時進行資訊交換、通信、經商及學習。本府為建構網路新都續階方案,將推動市府機關與市民寬頻上網、佈建無線上網環境及建立市府電子憑證中心(CA);另為加強行政資訊化與本府員工知識管理及實行市府主管e-leadership 菁英計畫,以執行便民服務自動化與公文處理電子化作業、廣泛推動市政資料庫之理念、建構市政決策資訊網,構築弱勢族群希望工程,使臺北市成為臺灣資訊社會的創新核心。

    未來透過智慧型交通網、商務資訊化,可讓臺北企業e起來,不但使內湖、南港園區進駐e路發,亦可促進全國縣市資訊化互動交流機制,進而推動國際城際資訊交流,藉由城市資訊化評估指標的建置,促進資訊整體發展,創造競爭優勢,以建立亞太高科技城市聯盟。 
  3. 積極強化政府職能,滿足市民服務需求
    未來本府將從統合體系、促進民間活力、增加市民參與的理念著手,結合資訊發展方向,重新研擬適合之政府組織架構,調整政府組織職掌,以適應環境之變遷與充分回應市民之需求。近年來,雖然本府財源短缺,但滿足市民服務需求,落實社會福利政策是本府不變的施政理念,未來本府仍將加強確保經濟弱勢之生存權、強化經濟弱勢市民人力資本之投資、保障身心障礙者社會權益、提升托育機構服務質與量、預防少年成長危機,並鼓勵跨世代志願服務,使老人重新獲得社會參與及尊重的機會。另外,在市民就業方面,本府將創造勞資合作的優勢氛圍、落實兩性工作平權、保障勞工安全衛生的工作環境、結合民間資源共同辦理職業訓練、開展失業勞工再就業之契機,並建構臺北都會區就業資源運籌管理中心,以打造優質完備的就業安全體系。 
  4. 提升防救災害能力,保障市民生命財產
    臺北市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的中心,治安環境複雜,英九於八十七年底上任後,有鑑於市民望治心切,即將「改善治安」列為施政主軸,並以「保證安全的都市生活」為目標,而暴力、竊盜犯罪率的持續走低,與去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降至本市近年新低紀錄的九十八人、每十萬人口火災死亡人數由0.八三九降至0.六(降幅近三成)等均是最好的說明。未來本市將賡續強化犯罪預防工作、婦女安全保護系統、少年保護系統、警察勤務社區化、社區自衛體系、取締賭博性電玩及色情(性交易)場所,並加強救災救護勤務指揮中心派遣能力、培訓本市國際搜救隊第二、三隊、建置及規劃本府第二災害應變中心與標準化緊急救護作業程序、訓練六十位高級救護技術員、擴大辦理獨居長者求救系統服務,並預計每年增加三十五位到院前心肺停止患者(Death on Arrival, DOA)康復出院,將存活率提升至百分之十以上。

    另一方面,為落實全方位的都市防災系統,除強化各類場所消防安全檢查、特定場所容留人數管制、廣告物管理與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外,對既有或新設之雨水下水道之增加滲透設施加強檢測清疏工作,提升公有建築防洪能力,達到大臺北地區防洪計畫之目標,並整合防洪、排水軟體系統,加強決策支援功能整合「經濟部淡水河流域防洪指揮中心」之「淡水河流域洪水預報資料」及本府防災計畫辦公室之「淹水潛勢資料」,以建立全市性防洪減災之決策支援系統。此外,本府將主動藉由「治安風水師」、「金融機構預防犯罪檢測服務」、「社區警政」等機制,改善員警服務態度與警察形象,以建立良好的警民互動關係,共創雙贏局面。 
  5. 捷運公車相輔相成,便利市民通行無阻
    三年半以來,發展大眾運輸採行優惠政策及補貼措施、公車專用道增設、票證整合及改善人行空間與設置行人專用時段等措施,已逐步將本市推向以大眾運輸為主的城市及「以人為本」之運輸環境。此外,相對也加強機車行車、停車秩序管理以及提升計程車營運與休憩設施規劃管理,停車場興建與經營,挹注民間力量等施政措施,更也提升公共建設與營運效率,而使交通系統「以人為本」的觀念已植入人心。未來本府亦將朝「行人設施人本化」、「捷運路網最大化」、「客運系統優質化」、「機車管理合理化」、「計程車服務多樣化」、「道路系統功能化」、「停車管理效率化」、「交通執法適當化」、「監理服務現代化」、「觀光旅遊高質化」為努力的目標。

    另為加速推動已核定之捷運路網,本府將積極推動信義線及松山線以「專案融資」方式以期早日興建,另為擴大捷運路網服務範圍,強化都會區衛星城鎮發展及其空間活動之運輸需求,現階段如三峽鶯歌、萬大中和及社子北投士林等捷運服務未及之次級運輸走廊,預定於九十二年至九十三年辦理研究規劃。另一方面,公車路線除將賡續朝區間短程接駁方式規劃,並結合捷運及市區棋盤式公車路網作重要轉乘點外,亦將檢討目前已完成之十條公車專用道,以建置大臺北都會區內捷運與公車之完整大眾運輸路網。 
  6. 廣建各區運動中心,強化市民優質體能
    推廣運動是市府的重要政策,除大力增擴建游泳池設施、辦理校園球場夜間開放外,本府更將今年訂為「臺北市健康城市元年」;雖然本市的運動場地不足,但近年市府積極籌建運動場地,除規劃中的巨蛋與興建中的小巨蛋外,英九也要求本府相關局處在十二個行政區整合運用相關資源並結合民間力量廣建運動中心,以強化市民優質體能。目前,中山區市民運動中心即將在今年底落成,北投區市民運動中心將在明年落成啟用,未來每一區都有一個市民運動中心,希望讓市民無須加入高價位的健康俱樂部,一樣可以達到健身的目的。

    促進市民健康是本府的基本職責,藉由建構優質便利的醫療保健來為市民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更從預防保健與醫療並重著手,使市民在人生不同階段皆能獲得適切的支持,增進健康。為營造健康城市,必須建立無遠弗屆的醫療保健資訊系統,在醫療體系方面,市府將完成市醫連網提供市民便利的就診服務,並建構臺北市(東西南北中五區)跨區緊急醫療支援模式,在第一時間整合醫療資源,參與緊急救護。另在全民健康促進方面,本府正加強宣導並推展健康飲食新文化、維持適當體重等許多健康新觀念與措施,從生活中養成市民良好的健康習慣、塑造優質的健康體魄。 
  7. 吸引策略產業進駐,裨益市民財源廣進
    運用多元財經策略並結合民間財力資源,減少政府財政負擔,增強財務效能,是本府極力強化之財政政策;例如對於自償較高之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將以BOT或其他方式鼓勵民間參與投資,而對於自償率較低之公共建設計畫,將可檢討採用BSOT(政府補貼),或以都市計畫手段提高建築物容積率等策略。未來本府將積極檢討改善事業機構經營體質,建置市營事業與民間企業相同的競爭機制,提升營運績效,並加強財金服務措施,以創造商機並培養稅源,以建置獎勵民間投資機制、活絡商機並主導產業發展。

    為改善本市經濟環境並主導產業發展,本府除建立標準作業機制,加速民間投資外,正積極針對適合本市發展之產業提供具體有效的獎勵措施,如將生物科技產業納入「臺北市獎勵民間投資自治條例」之獎勵對象,協助現有內湖科技園區發展成為有利生技產業聚落形成之園區,達成以內湖科技園區做為本市生技產業中期發展之目標,並鼓勵創投及研發等企業總部根留臺北;另協助中央政府推動南港軟體園區生技專區之形成,以達成發展該區為本市生技產業研發之聚落。本府未來預估以增加企業自發性投資金額約計一00億元為目標,以利活化商機,營造產業發展有利可圖之環境。此外,本府將針對適合本市發展之產業,依據上述自治條例,建立獎勵民間投資機制,提供融資利息、房屋稅及地價稅、勞工訓練等補貼與低成本市有房地等獎勵措施,以激勵企業投資意願,促進本市經濟繁榮。 
  8. 營造世界華文中心,厚植市民文化資產
    臺北市若想在全球化的洪流中,以文化城市之姿躍上國際舞臺,則亟需以文化為經,藝術為緯,建構兼容並蓄本土與國際的文化版圖。「先本土,後國際」乃為現代化國家及城市推動文化外交的首要原則,藉由國內彼此交流激盪與資源共享,重新檢視既有文化之特質與現代意義;華文是目前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語文,而且華文使用也不再侷限在中國和亞洲,這也是華文的重要優勢,而本府深知臺灣是華文的重心所在,更希望可以將臺北市建立成為世界的華文中心,讓全球的華文出版和文化都能以臺北市為重鎮;因此,未來除政府官方交流外,本府應更積極對華文扮演倡導者及催化者的角色,鼓勵並與民間藝文團體與人士合作進行多元及深度與廣度兼具且質量並重之華文交流活動。

    另一方面,教育是人類智慧經驗傳承的軌道,亦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泉源,未來本府教育發展將加強國語文、外語及鄉土語言教學,推動「一主軸,二併軌」的語文政策,並積極參與國際性教育組織與活動、提供特殊教育學生充分就學機會、擴增社區大學,滿足市民終身學習之需求。在加強鄉土語言教育方面,除本府每年辦理地方戲劇比賽、鼓勵傳統藝術活動、廟會與學校相結合外,全市各級學校於學期中將規劃「三語日」或「三語區」之實施,以增加學生學習語言之機會。在弱勢文化(客家與原住民文化)方面,客家文化未來將增加客語學習管道與良好的客語使用環境、建構臺北成為世界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而原住民文化將朝暢通原住民學生升學管道、推動終身學習、改善原住民族婦女雙重弱勢處境,並鼓勵原住民使用網路,邁向資訊化、數位化為努力的目標。 
  9. 奠立臺北核心軸線,回饋市民首都風貌
    改善老舊居住環境,結合市民力量推動擘劃前瞻、安全健康之都一直是本府的施政重點,本府將在本市加強發展建構「一市多區」資訊及生物科技聚落、打造優質都市景觀、營造特色街區、與優質居住環境、增加必要之公共設施與用地,並預期完成全市性景觀中、長程計畫,建構特色地區景觀條例。

    未來本府將以公有地引導私有低度利用土地更新開發、推動整宅地區之更新改建、建立獎勵投資機制及籌措都市更新資金來源及持續推動捷運聯合開發等執行方案,希望藉由整建維護、修繕諮詢機制之建立,協助市民改善居家環境,以整體提升本市住宅品質與居住水準,並分期分區更新開發公有閒置土地、加速推動整宅地區改建、檢討捷運車站周邊、低度利用土地,藉公私合作開發,賦予土地的再生利用價值,達成經濟而有效的土地使用目的。另一方面,本府將研訂古蹟周邊環境準則、推動歷史建築物容積移轉及維修補助計畫,推動歷史建築保存、規劃孔廟附近地區為歷史文化園區,再現臺北市的歷史風華,延續歷史與文化面貌。 
  10. 2010垃圾零掩埋,建構市民永續環境
    地球資源有限,經不起無限制的耗費,而本市土地資源匱乏,更無法長期提供掩埋用地處理垃圾。為回收資源,促進永續利用,同時從根本解決本市垃圾問題,故除推動「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以外,別無他途,尤其在本市第三掩埋場之闢建進度已無法銜接山豬窟掩埋場的情況下,促進垃圾減量,增加資源回收,同時充分運用現有焚化設施,以降低掩埋場的負擔,即形重要。為推動本政策,本府未來將採行加強專用垃圾袋偽袋查緝,提升隨袋徵收成果、推動事業及其他委託清運垃圾者強制分類回收、有機廢棄物及大型與營建廢棄物破碎分類回收再利用、引進垃圾全分類回收設施、不可回收物焚化回收熱能、成立歲修聯盟,生垃圾進貯坑不進掩埋場、推動災害垃圾分類處理回收再利用、焚化灰渣篩選分類、固化、熔融再利用及跨縣市合作爭取緊急掩埋暫存容積等執行方案,以達到二0一0年「資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目標。此外,本府九十一年度綠色採購比率估計可達百分之五十、九十二年達到百分之七十、九十三年達到百分之八十、九十四年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十五年可達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全面採用環保標章產品之目標。

    另一方面,本府將建構淡水河系污水下水道自動監測系統、汰換老舊自來水管、加強事業廢水排放、化糞池與用戶地下水池及河面垃圾清理與稽查管制、並加強推動節能省水環保建材之綠色建築;本府未來亦將公園綠地建設朝簡單自然方向規劃、推動老舊公園之更新、鼓勵社區參與綠美化,預計未來四年 (九十二年至九十五年)本市三十處公園如全數開闢完工,每一市民平均享有公園綠地面積可達近五平方公尺。 
肆、結語
三年半前,在臺北市民的鼓勵和支持下,英九與市府團隊有幸開始為這座創造了許多美麗記憶的城市服務。現在,檢驗服務成績的時候到了,在年底的選舉中,市民們將給英九與市府團隊打分數,每一位走進投票所的市民,都會問一個問題:「今天的臺北,與四年前的臺北比較,市民生活品質變得更好還是更差?」面臨這項挑戰,英九與市府團隊三年半以來的努力,深信已獲得大多數市民的肯定。

以今年六月二十四日聯合報針對本府三年半以來施政成果的民調結果為例,市民的滿意度在醫療環境 (百分之七十八一)、環保工作 (百分之七十五八)及抗旱工作 (百分之七十二四)等三項均超過七成,而醫療及環保兩項的滿意度更是超越對市長個人 (百分之七十四一)的施政滿意度,而社會福利滿意度自百分之四十六上升到百分之五十八,是上升最快的項目。這些亮麗的成績單是本府整體團隊合作努力的結果,絕非單靠個人的努力與魅力。再以人行道更新為例,幾乎結合了本府所有工程單位的投入,才獲得市民八成的滿意度。而治安及交通工作多年來都是不滿意度超過滿意度,但經過本府同仁的努力與市民的配合,目前已完全改觀,滿意度均超過不滿意度 (治安:滿意為百分之五十二九、不滿意為百分之三十八七;交通:滿意為百分之五十四三、不滿意為百分之三十七四),更是市府團隊合作無間、發揮團隊精神的成果。

在此,英九除了向 貴會全體議員女士、先生與臺北市民表達最誠摯的敬意,也要特別感謝市府團隊的辛勞與努力以及 貴會的支持。當然,我們也了解,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政府,我們一樣也有必須要改進、要加強的缺點。譬如,公共工程的效率與品質仍有提升的空間;這雖然是國內公共工程普遍的通病,但外國政府或民間廠商在這方面的表現,顯然大有值得我們借鏡之處。其次,機關內控工作,仍有強化的必要。本市警察在治安與交通方面表現令市民肯定,已如前述,風紀的改善也有進展,但仍未完全讓市民感受到整頓警紀的成效,未來必須進一步加強宣導與考核,才能重拾市民的信心。此外,若干機關也有零星的貪瀆弊案發生,雖然數量比前市府少了約三成,而且幾乎全是政風或稽查單位主動發掘的結果,但是如何貫徹「不願貪、不必貪、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貪策略,仍是我們今後無法迴避的挑戰。最後,災難(尤其是天災)的防救,也是值得我們全力以赴的工作,近四年來臺北市遭逢規模罕見的地震、水災與旱災,顯示全球氣候變遷的威力,臺北市創鉅痛深,今後要澈底執行「料敵從寬、禦敵從嚴」的基本策略,做好防災救災整備,才能有效減少市民生命財產損失。

未來,英九與市府團隊有信心爭取到另一個四年的服務機會,我們仍將秉持「馬不停蹄,全面出擊」的精神,充分實現我們邁向「臺灣第一,臺北第一」的夢想,讓臺北市成為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國際城市,進而落實打造「世界級首都」的終極目標。

以上報告 敬請 指教!
敬祝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健康愉快,萬事如意!
大會順利成功!謝謝!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十八日台北市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大會
寧靜革命.台北e起來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
欣逢 貴會第八屆第四次大會開議,英九應邀在此向各位提出台北市政府施政報告,深感榮幸。過去會期中,承蒙各位議員女士、先生的匡督與指教,使得本府八十八年下半年及八十九年預算、追加減預算、各項攸關市民權益及市府組織的法案,均能順利通過,本市各項市政建設工作得以大力開展;而這期間市府施政有所不足之處,亦能得到改進機會,英九在此謹代表本府全體同仁致上最高的謝意。 
回顧自上次會期向各位報告半年多以來,各項市政建設依序進行,我們也獲致許多成果,惟因國內政經情勢急遽變遷,兼以中央調降本市統籌分配稅款及稅收不足雙重因素衝擊下,本市卻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艱困境界,諸般市政建設不論是已經進行中,或是尚在規劃階段者,都或多或少受到影響。面對此一橫逆,英九自當要求本府所有同仁自立自強、戮力以赴,更企盼 貴會各位議員女士、先生鼎力支持本府捍衛「市政建設不能弛廢、市民福祉不容犧牲」之最高原則。
有關本府過去半年來各項市政建設工作執行情形,除另有詳細書面報告外,英九謹扼要向各位提出口頭補充說明,敬請 指教! 

壹、百年老城的新挑戰 

百年老城、蛻變重生

台北建城始於前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成於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年)(註一),迄今已逾一百一十餘年。對人類而言,百年已是人瑞,但是對一個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的台北而言,西元二000年卻是個蛻變重生的開始。 
遙想百餘年前,台灣巡撫劉銘傳扭開在台北舊城區架設象徵中國現代化的第一盞街燈((),在圍觀人群的驚嘆聲中,自此劃亮了台灣幽暗的星夜地表。百年來在全體市民胼手胝足的努力下,當年純樸的小城,已由「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台北)」所顯示「由南向北」發展歷史軌跡下的老三,逐步蛻變成為全台首善的繁華都會。 
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總統明令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並由行政院自五十六年元月十三日起依法派任市長,直到民國八十三年依法辦理市民直接選舉,前後歷經九位官派市長及一位民選市長。面對全體市民的付託與企盼,歷任的市長也都滿懷強烈的使命感,孜孜矻矻地營造各項市政建設,英九更企盼台北市能持續不斷地向上躍昇,成為世界第一流的城市。基此,英九自宣佈參選以來,即以十五本白皮書為市政發展的藍圖,懷著「打造世界級首都」的理想,並以「超越、再超越」的精神,大步前進,希望台北能在世界的舞臺上佔有一
席之地,完成「台北站出去,世界走進來」的終極目標。 
台北市的建設一向是本島的首善,但是放眼世界,我們殷殷企盼成為「世界級首都」的同時,仍有相當多的市政建設需要持續推展。做為全國政治、經濟的中樞與追求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同時,英九衷心盼望我們不能以現有的成就自滿,對於許多隱而未顯的市政問題,我們尤應發揚苦幹實幹與深耕細耘的精神,來經營吾土、關懷斯民。 
去年十二月,台北市榮獲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評選為「亞太最佳商業城市」第五名(註三),比八十七年上昇四名;另香港「亞洲週刊」(Asiaweek)評選本市為「亞洲最佳居住品質城市」的第二名(註四),比八十七年前進三名;今年七月,美國資訊科技權威雜誌「上網」(Wired)亦將台北評定為全球四十六個資訊城市中亞太城市的榜首(全球第八名)(註五)。這不但是全體市民的榮耀,也是 貴會議員女士、先生們監督市政建設的績效與本府八萬多位同仁齊心努力的心血結晶。 
年底我們即將邁入新的紀元,也是英九與市府團隊就任兩周年的檢驗時刻,在市府全體同仁的通力合作下,我們安然度過多次的考驗與政經情勢的變局,未來更要以無比的魄力和旺盛的企圖心,結合無限的民力與無窮的創意,並在 貴會議員女士、先生們的匡勉與支持下,突破一切困阻與橫逆,化沈潛為主動,活化有限的財源,致力於市民生活品質的提昇、行政效能的增進與基礎建設的充實,為打造下一個世紀揚名國際的新台北奠下堅實的基礎。 

遭逢困境、走出活路

一九二0年日據時代修改台灣地方行政組織,分別成立了台北、台中及台南三市。時至今日,適逢台北市建市八十週年(註六)。這原本是值得歡欣慶祝的一年,但卻也是本市改制二十三年以來最為艱辛困頓的一年。在中央調降統籌分配款及稅收嚴重不足的雙重因素衝擊下,本府下(九十)年度預算比今年少了一百五十七點一二億,對比於近十年本府平均百分之九點三三預算成長,及中央政府總預算百分之六點三的成長率,我們卻是反向減少了九個百分點(如附表一),創下本市歷來總預算負成長最高的一年。此一情形,對於各項市政建設將產生
明顯而直接的衝擊,舉凡基層建設經費、公共設施的開闢、學校與公園的養護與社會福利的支出等(如附表二),均遭受波及。面對鉅額預算遭致刪減的窘境裡,我們的堅守不變的最高原則即是:「市政建設不能弛廢,市民福祉不容犧牲」。 
在此一關鍵時刻,英九認為有必要將事情原委始末與未來的因應對策向 貴會全體議員女士、先生詳實報告並爭取各位全力支持、協助。首先,關於現行中央對地方財源挹注方式,計有「統籌分配款」與「補助款」兩種。以今(八十八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為例,中央的統籌款總額為二千四百二十八億(北高分得百分之四十七),補助款總額則為三千十四億(高市得百分之三,北市為○),兩者合計五千四百四十二億。然因媒體焦點僅集中在統籌款,外界才會得出「獨厚北高兩市」的錯誤印象;事實的真相是,佔台灣人口百分之十二的台北市,
只拿了五千四百四十二億款項的百分之十五而已,高雄市拿百分之七,而其他二十三縣市則占百分之七十八。(如附圖)從這個比例來看,北高兩市所得自中央的挹注,即使與其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例(分別是百分之十二與百分之六)相比,也是十分的接近,並無明顯不公平之處。 
再者,依據「財政收支劃分法」之規定,統籌分配款是地方政府上繳中央的稅捐經中央統籌後再分配給地方的稅款,換言之,統籌分配款是地方政府上繳的稅款,不是中央政府的補助款。因此討論分配額度的高低,必須相對地考慮每個地方的稅捐貢獻。以八十八年為例,台北市繳納稅捐達四千五百餘億,占全國總稅收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五,而台北市最後只拿回其中的三成五;反觀其它二十三縣市,則有六成五以上的稅賦回到地方(如附表三)。換言之,其它縣市拿到的中央統籌款與補助款,有一部分根本就是台北市民貢獻的,台北市民早已用稅款來縮短城鄉差距了,這才是不為外界所知的真相。 
少了近一成的統籌款(百分之四十七中的四個百分點),對北高兩地市政建設傷害甚鉅,然從北高榨出的六十多億,分給二十三縣市,卻只是杯水車薪,與其說是解決財政困難,不如說是對地方感情上的滿足。因此,中央讓統籌款爭議變成地方政府間的零合競局,北高成了縣市財政問題的代罪羔羊。統籌款從來就不該是地方間的爭議,中央才是問題的核心,很遺憾,新政府除了緊抓著百分之六的特別統籌款不放外,對此不見任何新意,「集權集錢」的程度,猶勝於他們過去嚴辭譴責的「舊政府」。猶記去年發生統籌款爭議時,蕭內閣慨然釋出中央額度,使北高不減而縣市所得比今年更多,縱使其後歷經九二一震災,也未見中央調度失據。 
反觀今年,北高兩市不但無法保持原有的百分之四十七,還成為部分縣市攻伐對象;而二十三縣市分配額度卻只有百分之四,比去年百分之六還少,財政問題還是沒有解決。而多次向北高兩市市長、議會議長承諾統籌款所得不變的陳總統,也因此跳票。整件事可謂是「元首失信、內閣失策、人民失和、議題失焦」。閩南語俗話說:「甘吃甘分,有得吃有得剩;偷拈偷捻,一世人欠缺」,此之謂歟? 
一般人多以為台北市財政狀況良好,然而事實是,本年度市府收支短缺達一百九十八億,是台北縣、桃園縣與新竹市財政赤字的總和。截至今年六月底止,本府債務餘額已累計一千0三十三億,平均每位市民負債四萬元;而各縣市債務餘額合計僅六百五十一億,平均每人負債三千六百餘元,還不到台北的十分之一(如附表四)
另一方面,基於直轄市定位,我們要自行負責而無中央補助的項目卻遠多於各縣市,如高中以上教育經費、勞健保費補助、污水下水道建設費用、警察執行公務車輛採購及房舍興建等皆是。再者,由於都市化程度高,台北市地價、房價、物價都比外縣市高,還需肩負許多額外的負擔,以教育支出為例,每一年約有九萬多外縣市中小學學生在本市就學,市府需額外負擔一百四十多億(其中一百三十多億花在台北縣的學生身上);每一天約有一百五十萬外縣市人口在本市活動,本府三分之一的公共建設投資是以他們為服務對象。台北市可謂是地位特殊、負擔沈重,而長年默默付出,卻鮮為人知。

直轄市是憲法明文保障的地方自治團體,在政治體系與國土結構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若一味用人口、面積來簡化資源分配的方式,以達到齊頭點的平等,將使直轄市徒具形式而無功能。容我們提醒大家一個嚴峻的事實,在亞洲的同級首要城市中,台北仍是一個基本建設不足的城市。以今年完成的捷運初期路網為例,新加坡、香港、漢城早在十年前便已達到;台北的污水下水道接管普及率,至今年八月底為百分之四十八點七五,甚至落後於若干開發中國家。台北的困境,正是台灣走向國際困境的縮影。 
所以,比統籌款爭議更重要的問題是,台灣需要一個什麼樣水準的首都作為參與全球競爭的代表?同理,若高雄不能躋身世界一流的貨櫃港,新竹不能保持全球高科技電子產業代工優勢,台灣就不能在全球經濟競爭中更上層樓。這絕非是零和的分配遊戲,而是城鄉共榮的發展戰略問題,因為,台北市不只是台北人的台北市,而是全國人的台北市,沒有「台北第一」,何來「台灣第一」?台北落後,台灣亦將喪失競爭力。 
基此,我們瞭解台北的困境與全國問題的嚴重;一路走來,我們堅信台北需選擇地方自立自主的正確道路。我們在此殷切希望中央政府應具體落實中央與地方「建設性夥伴關係」的承諾,對於均衡城鄉發展的政策,本府一定率先配合,因為與其彼此鬥爭向下沈淪,不如積極改革向上提昇,而全體台北市民也將是城鄉均衡發展的受益者。

據此,我們建議中央應從善如流,在「財政收支劃分法」的規範下,將既有中央統籌分配款與對縣市補助款一併考量,地方政府財政的需求,與其財政開源節流努力程度兼籌並顧,以擴大整體的規模與效益,亦即以「把餅做大」來化解地方政府間爭議。其次,中央政府應儘速修改相關法令,賦予地方政府調整地方稅稅率與自訂產業政策制度的工具,以提昇其自有財源比例。只有中央權力下放,不再集權集錢,地方自治才不致成為空談,這是台灣走向民主的市民社會必經之路,也是所有地方政府共同的活路。

貳、世界級首都的指標 

自英九就任台北市長以來,即以「台北第一」作為推展各項施政之準則。換言之,即是要營造台北成為「市民福祉第一」、「生活品質第一」,進而打造台北市成為「世界級首都」之終極目標。
要躋身「世界級首都」,英九認為應具備下列六項不可或缺的具體指標,分別是:前瞻進步的都市發展、多元豐富的都市文化、公平正義的都市社會、安全舒暢的都市生活、數位便捷的都市服務及永續健康的都市環境,茲分別簡析如次: 

都市發展、前瞻進步翻轉軸線、西東並舉

對一個前瞻進步的都市而言,「區域平衡發展」應是一個顛撲不破的鐵律。面對台北市發展的歷史軌跡,英九提出「翻轉軸線、西東並舉」的主張,針對本市老舊社區市提出更新計畫,諸如:首都核心區都市計畫、萬華車站大樓開發計畫、社子島地區都市更新計畫、西門地區都市更新計畫、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開發、建成圓環再生計畫、大理街服飾商店街計畫、五分埔成衣集產業振興活動計畫等,目前皆已陸續推動。由本府投資二十一億元興建的台北車站「站前地下街」也在今年八月一日正式開工,預計九十三年五月可以完工,未來配合銜接八十米寬中華路林蔭大道的完成及先前已完工開幕的鄭州路地下街、捷運地下街等商場,將可連成一氣,帶來人潮與商機。另外,長期將萬華區切割成兩半的西園橋,本府亦已決定拆除並編入九十年度概算,未來拆除以後配合廣州街、西昌街、梧州街行人徒步區及萬華十二號公園地下商場的興闢,將可帶動萬華地區的繁華再生。
老舊市場改建也是帶動商機、活絡地方的重要工作。目前除了濱江批發市場外,環南市場及第一果菜批發市場亦積極商洽適當場地,做為臨時攤棚地點,以期一次順利動工改建。萬華十二號公園地下商場與萬華區政中心興建工程分別由新工處及市場處辦理中,預計於九十一年年底前可以分批完工,預期將成為萬華地區的新地標。此外,華山市場的改建,則預定九十年二月可以完工;龍程及大橋市場也正施工中;南區盆花市場已完成發包,並於六月九日動工。透過這些老舊市場改建所帶給的鄰近地區的商機,必能有助於傳統商業區的生機復甦
推動老舊社區的都市更新,除了透過建物改建的手段外,如何讓舊市區再繁榮與傳統商圈生機重現則是更為重要的思考。幸運的是捷運的通車拉近了空間距離,改變了市民生活圈的空間概念,過去要花一兩小時的車程才能到的商業區,現在只要三十分鐘即可抵達,大大提高了市民回到舊市區消費的意願。再配合交通整頓與管理的措施,老社區商圈的生機將可立刻重現。結合既有捷運、高鐵、臺鐵、公車及公路等交通系統,帶動中正區、萬華區、大同區帶狀商圈發展,成為台北市舊市區再發展的完美案例。
舊建築物的改建只是「點」的人潮聚集,捷運通車則是「線」的連結,唯有再造商機才是「面」的擴展,三者相互配合,都市更新才能如英九對未來老社區的憧憬-「阿婆抹粉,水噹噹」。 

打通動脈、便捷運輸 

英九上任之初即以破釜沈舟的決心與魄力,推動正氣橋的拆除與改建並加速環東基河快速道路興建與南湖大橋拓寬工程,再過兩個月,我們就可以享受到通車後初步的成果與方便,未來從台北車站到南港經貿園區可以一路暢行無阻,大大的縮短了東西的距離。西邊我們也正在進行洲美快速道路的興建工程,目前本府也已完成計畫的修訂,英九將要求工程單位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通這條交通動脈,讓本市的快速路網系統能儘早連通。此外,我們也積極推動將現有公車專用道改為剛性路面並增設重慶北路、中華路兩條公車專用道,讓市民搭乘公車
時能更為舒適;另為滿足市民休閒的需求,交通局並已規劃完成本市自行車道路網,讓台北市民在「行」的權益上獲得更高品質的享受。
除了各項重要道路新建工程的次第推展,英九對於捷運的通車及大眾運輸系統的整合,更是念茲在茲。今年八月三十一日板南線向西已通車至板橋市新埔站、預計今年年底向東延伸至南港昆陽站後,台北市的捷運初期路網已可謂大致完成;下一階段的目標則是期待 貴會大力支持,讓捷運內湖線早日動工,同時期待中央早日核定捷運松山線及信義線的財務計畫,讓捷運路網儘速擴及至全市每一個角落。此外,在捷運初期路網大致完成之際,如何讓既有的捷運與公車能夠緊密結合,提高大眾運輸系統的量能,發揮最大的效益,確為當務之急。
因此,本府開闢三十八線捷運接駁公車來服務市民,同時也督促公車業者落實逾齡車輛汰舊換新、優先引用低底盤或天然氣公車並檢討調整不合時宜路線,以提昇公車服務水準;另一方面,市府也成立「台北智慧卡公司」並積極推動捷運、公車、及公有停車場收費系統的IC卡票證整合,以提高市民搭乘大眾運輸系統的方便與意願,徹底落實「一票到底、轉乘免費」的政策。 

交通整頓、行路安心 

在交通執法與整頓方面,英九一直稟持著「尊重路權」及「還路於民」兩大信念。基此,我們從去年開始強力執行「取締酒後駕車」、「取締公車違規」、「取締機車違規」、「取締行人違規」等幾波不同對象的取締專案,其目的一方面是不要讓悲劇不斷重演,另一方面更是為了維護全體市民行的安全。實施迄今,對於導正用路人「尊重路權」之觀念上已有重大而具體的成果。其中本府為加強行車安全,自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一日起陸續實施包含限速四十公里、駕駛員每年定期身心健康檢查、駕駛員心理諮商制度、駕駛員進用講習訓練與測試
及緊急事故應變處理等多項措施。並自八十九年六月起要求各公車業者務必嚴格執行「公車限速四十公里,超速蜂鳴器統一設定四十公里以下」等措施,並由交通局派員定期及不定期抽查各公車業者行車紀錄卡。本項措施落實實施後,不僅市區公車超速情形有明顯改善,在公車肇事件數中有責部分,實施後(八十八年八月至八十九年七月)亦較實施前(八十七年八月至八十八年七月)下降百分之二八點二五,死亡人數下降幅度達百分之四三點七五(如附表五);相對地公車義工反映乘客申訴件數亦下降百分之五八點五九(如附表六),連帶使得公車業者平均每月之肇事賠償費用下降百分之七四點六五(如附表七),顯示此項措施確實有助於提昇公車行車安全及服務品質,降低社會成本,減少業者額外成本負擔,提高公車服務形象。
其次是「還路於民」,過去中國人有貪小便宜、佔用馬路的習慣,自從英九在八十八年六月十四宣布取締路霸以來,共計取締八七、九九處,清除障礙物一四四、七九七件,併同巷道清理,劃設汽機車停車格為五、五五一格、移送法辦五十九件、取締舉發二七、一六八件。一年多以來,路霸在台北市雖未絕跡,但隨著路霸取締、巷道整理,讓原本被長期佔用的路邊停車格位重新出現在市民眼前,住戶邊的停車位再也不是某些人專屬的停車區。英九相信只要本府同仁持續落實此一專案,必將能改變過去少數市民佔用馬路的習慣。此外,為
了提供給市民更平整舒適的走路空間,英九自上任以來即大力推展的人行道鋪面全面更新工程,自八十八年一月至八十九年八月底止已完成二一一、九七平方公尺,預計年底可以完成四四七、九四四平方公尺。另為使行人有更舒適的行走空間,本府規劃在三點五公尺以上寬度的人行道設計「機車停車彎」,讓過去常佔用人行道與妨礙行人通行的機車有專屬的停車區,目前逸仙路全線已完工,正進行仁愛路等十六條幹道的工程。同時,本府並配合在仁愛路、敦化北路及忠孝東路等路段所推動的「機車退出騎樓、人行道」的政策,開始整頓人
行道上的變電箱,以及長久以來已變更用途的老舊公車售票亭,未來我們更將推動「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的設置,這些努力不但是提昇大眾運輸整體政策的一部份,同時也是逐步達成「還路於民」理想的 最佳見證。 

都市文化、多元豐富教育改革、多元開放

教育是百年大計,市民從幼兒到老年每一階段的學習歷程,本府均提供整體與完善性的服務,既讓學生悠遊學習、也讓家庭減輕負擔。
首先是本府率先全國實施幼兒教育券,合理分配教育資源、解決未立案私立幼托機構問題、提供公私立幼稚園良性競爭環境。從新市府團隊就任迄今,已立案幼托機構從一、一二家增至一、四五家,成長百分之二十五。此外,以簡單、實用的生活化方式在幼稚園及托兒所進行母語教學,讓幼兒在「遊戲中」輕鬆自然地學習,以培養其聽說的溝通能力,受到家長廣泛的歡迎,這也是全國的創舉。
其次,在國小教育方面,本府積極規劃調整員額編制,降低國小班級學生人數,推動發展小班教學精神計畫;實施中、高年級英語教學,今年可在小六完全實施,將再評估規劃向下延伸至低年級的可行性;此外,本府亦試辦國小適齡學童在家自行教育,以提供多元教育選擇機會。
針對國中教育方面,本府教育局除推行常態編班外,亦同時辦理「多元能力開發班」課程,吸引適應困難的學生參加,也賡續辦理中途學校,輔導中輟學生逐步適應學校生活,導正發展人格。
在成人教育方面,繼南區木柵國中及北區百齡高中設立的兩所社區大學之後,今年九月更在東區成德國中及西區龍山國中各再增設第三及第四所社區大學;此外,本府並發行「市民終身學習護照」,鼓勵市民參與學習。對於特殊智能學生,本府繼雙園特教中心開辦後,繼續在文山區籌建本市第二所特殊教育實驗學校,同時積極改善校園無障礙環境設施,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能在本市的各級學校中得到適性發展與充分的教育支援。
另為配合本府推動資訊化及打造「網路新都」,目前已全面架設校園網路,並完成「校校有網路,網網皆相通」的目標,下一階段將以「班班有電腦」為目標,預計今年年底可達到五成的班級有電腦。此外,本府並與民間公司完成教職員生上網優惠專案簽約,以便捷與優惠的方式鼓勵教職員生上網學習。 
另一方面,英九為使本市市民與學生擁有較佳的體能與運動場所,責成教育局加強對本市學生體適能的要求,並具有基本游泳的技能。英九認為讓小學生學會游泳應該是國小教育的目標,是每個人必備的能力,教育局應集中重心在國小階段,結合鄰近擁有游泳池的國高中、社區、公園與大飯店等推動。今年暑假已利用現有游泳池訓練了十一萬小學生(其中保留給小五升小六的有三萬人),同時利用明年周休二日全面開辦游泳訓練。這一項措施,也像幼兒教育券一樣,獲得教育部採納,全國推行。 
此外,本府教育局並結合各區公所及體育團體,每月在各區舉辦名為「健康活力、運動台北」的大規模迷你馬拉松路跑,最近參加的跑者已逾二千人,反應熱烈,以長跑來推動全民運動,饒具意義。同時,本府也利用夜間球場舉辦多場籃球比賽,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參加。 
在運動場所的新、改建上,英九提出大、中、小三種規模的休閒運動場所網絡,從小規模一二五所學校開放夜間球場(每區平均十所以上),到中級於各區新建市民健康中心及改建市立體育場為小型巨蛋體育館等,目前已確定在本府財源可支應的情況下,在北投區石牌公園、中山區捷運雙連站旁市有地優先新建市民健康中心、另利用中正區東門游泳池現址與南港區南隆回饋案土地,朝BOT方式規劃兩處市民健康中心;台北市立體育場改計畫也己定案,未來原址將分別闢建一萬五千席室內體育館(小巨蛋)、六千席游泳館及容納二萬人的戶外田徑場;最終目標則是二萬五千席大型室內體育館(巨蛋)的興建,本府目前規劃以松山菸廠作為巨蛋興建之第一優先場址,英九刻正積極尋求中央政府全力協助並無償撥用松山菸廠作為興建用地,同時朝「現代化、多目標」的「文化體育園區」方向規劃,期使體育設施與藝文活動共存共榮,毫無偏廢。
此外,在九十學年度即將廢除高中聯考的前夕,本府正妥善規劃在自學方案、資優甄試、保送、直升入學等現行升學管道外,分別辦理「推薦甄選入學」及「申請入學」等兩項,並率先發展「國中學科基本能力測驗」,以導引國中教學正常化,使教學回歸正常化。此外,本府亦大力推動公共服務(志工)課程及培養學生第二外語能力,提升學生參與社會公共服務的意願並擴展學生之國際視野,期望透過教育正常化培養出五育均衡的學生。
從八十九學年度開始,本府刻正全面推動「學校日」活動,指定學期開始時的一天,邀請家長主動參與學校事務及老師的教學計畫,家長將從過去被動的旁觀者,成為主動的參與者;學校及老師也可藉此管道向家長提出有系統的校務簡報與各科教學計畫,並了解家長的看法,共同創造家長、學校及老師「三贏」的目標,提供學生一個「學習更好、品質更高」的環境。未來,本府將進一步研議「學校日」放假一天的可行性,以提高家長的參與意願。


文化立都、風華繽紛 

台灣的經濟實力是讓台北市成為亞洲文化城市的首要條件,但文化硬體的結構與內涵的完整,才能讓台北市在亞洲地區領袖群倫。文化,跳脫藝術型式的表演外,更重要的是將其視為生活方式與生活態度。本市在今年六月九日舉辦「亞太文化高峰會」(Asia - Pacific Cultural Summit),共計十四國、四十四個城市一五位代表熱情出席,會後並有三十二個城市簽署「亞洲文化之都宣言」,本市更榮獲與會國家城市推選為「二00一年亞洲文化之都」,將在明年舉行一系列文化活動,不但邀請外國城市參加,也將邀請外縣市共襄盛舉,辦理部分活動。在城市文化交流方面,英九藉由出國訪問的機會,分別與以色列台拉維夫、法國巴黎、義大利羅馬與翡冷翠、美國洛杉磯、舊金山、華盛頓、紐約、波士頓、加拿大多倫多、渥太華、溫哥華、捷克布拉格、瑞典斯德哥爾摩、芬蘭赫爾辛基、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市、宏都拉斯首都德古西卡巴、瓜地馬拉馬首都瓜地馬拉市等國家首都或城市,提出交換「駐市藝術家」(resident artist)及學生的構想,並獲得參訪各國熱烈迴響;目前,本市已與法國巴黎市達成協議,並派三位藝術家互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九於今年七月考察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時曾提出駐市藝術家的建議,立即獲得威納宏市長(Axel.Wennerholm)、副市長比爾吉塔(Birgitta Rydell)、及瑞典皇家人文科學院馬悅然(N.G.D.MA Lmqvist)院士等人的支持,使得同為文化之都的台北市與斯德哥爾摩市,也像巴黎市一樣,在沒有任何正式外交關係與姊妹市的情況下,建立實質的交流計畫。
另為塑造台北的文化魅力、將文化活動內化於社區及市民日常生活中,本府除賡續擴大辦理「台北藝術節」、「傳統藝術節」、「台北音樂季」及「台北電影節」之外,並將本市特有的文化與人文風貌以更為精緻的手法推上世界的藝術舞台。在經費困難的情況下,本府辦理「世紀風華-橘園美術館珍藏展」,將當代各派藝術家的風格以系統的方式呈現於市民的眼前,本市也透過這項歐洲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品展出,成功的將世界引進台北,也讓台北成功的走出去。值得一提的是,本府文化局精心擘劃多項具有主題意識的大型活動,諸如:「世紀之約-春天佔領台北」、「音樂瘋-台北音樂日」、「台北的孩子野一夏-二000年台北兒童藝術節」及「台北雙年展」等,讓台北市真正成為一個「文化立都」的魅力城市。
為了不讓市民共有記憶消失於歷史的洪流中,本府亦同步推動市有古蹟維護、再利用與宣傳工作(註七),以妥善保存這些珍貴的歷史見證,更進一步使教育建設與文化資產保存相互結合,讓這些市民共有的歷史空間重新展現新風貌。今日我們所保存下來的不只是古蹟,更是台北市民所共有的歷史記憶與本市的歷史生命。正如文化評論家林谷芳先生所說:「歷史產生古蹟,古蹟見證歷史;藉由不同時期的古蹟,串連出的是台北市源遠流長的歷史生命」。
此外,本府基於尊重社會多元文化的主場,並增進社會多數族群與「同志」(同性戀者)社群間的相互認識與瞭解,特於九月二、三兩日支用今年度編列的一百萬元預算,首度舉辦「同志公民運動-台北同玩節」系列活動。不但邀請國際知名同志運動領袖麥可˙布朗斯基(Michael Bronski)先生及南杭特(Nan Hunter)女士進行「台北同志國際論壇」,舉辦活潑熱鬧的「彩虹園遊會」,使市民大眾與同志社群打破隔閡,在陽光下作朋友,本府亦同時委託同志團體製作「認識同志手冊」,希望透過這些對話與思考空間,來促進台北市民「容忍歧見」的民主素養與整體人權意識的提昇。英九認為:台北市不但要成為一個尊重人權的法治城市,更要作為一個充滿成熟、包容人文氣息的泱泱大城。相較於其他國際大都會經年舉辦「同志嘉年華」遊行,台北的「同志公民運動」或許只是一個起步;然而我們深信這一步已經讓台北市躋身世界同志地圖,展現國際大都會多元文化的風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若干宗教團體雖然連署發表聲明,對同志活動表示異議,但無論切入的角度與表達的方式,都相當溫和理性,充分展現宗教家寬容的胸懷,值得肯定。

城市外交、延伸觸角 

在城市外交工作的推展上,英九始終強調城市外交的推動有助於國家整體對外關係的拓展,二者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互相妨礙的。因此我們一直堅持只有台北能夠站出去,提高在國際上與城市間的能見度,也才能讓世界因為認識台北而走進來。
首先為落實「台北站出去」的目標,本府大力推動與世界重要城市結盟及與姊妹市官方互訪,英九先後於八十九年七月及八月兩度率團前往歐洲及美洲(美國及中美洲)進行考察。歐洲之行首站即參加於英國倫敦舉行之第六十九屆國際法學會(International Law Assosication)大會並面邀英國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訪華,隨後並分別造訪捷克、瑞典及芬蘭等國,借鏡布拉格千禧年歐洲文化之都經驗、觀摩斯德哥爾摩資訊科技並規劃明年選派高中學生組成資訊遊學團訪瑞,吸取赫爾辛基「虛擬城市」(Virtual City)經驗,以全力打造台北市成為資訊科技城。隨後,英九再度率團出訪美國及中美洲,第一站是美國亞特蘭大,除考察有關垃圾處理及捷運系統等市政建設外,並應邀參加第二十四屆美東南區中華學人協會開幕典禮,並以「打造世界級首都我的台北經驗」發表專題演講;中南美洲則分別參訪巴拿馬、宏都拉斯及瓜地馬拉等三國,巴拿馬市是本市姐妹市,英九除接受市長納瓦洛(Juan Carlos Navarro)親贈市鑰並乘直昇機巡視運河區外,並晉見巴國女總統莫絲柯索(Mireya Moscoso)及外交部長阿雷曼(Miguel Aleman);宏都拉斯之行除拜會文化部長巴耶特(Herman Allan Padgett)及外交部長傅羅雷士(Lic. Roberto Flores),並允諾市長卡斯提亞諾斯女士(Vilma Reyes de Castellanos)協助宏京藝術家來台北進行交流;參訪瓜地馬拉時除晉見瓜國總統波狄優(Alfonso Portillo) 及副總統雷耶斯(Juan Francisco Reyes Lopez)外,並與瓜地馬拉市長賈西亞(Fritz Garcia-Gallont)共同簽署「原住民文化交流備忘錄」(Memorandum De Intencion)。英九在晉見巴拿馬及瓜地馬拉兩位總統時,皆主動代表當時正在多明尼加及尼加拉瓜訪問的陳水扁總統向他們問候,巴拿馬女總統並藉此向英九澄清,美國「邁阿密前鋒報」(Miami Herald) 八月中旬所稱不歡迎陳總統訪巴並非事實,巴國外交部已去函澄清並獲刊出,女總統一再表示巴國政府歡迎陳總統隨時訪巴,英九亦表將予轉達。
另為提高台北市國際地位,本府亦積極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本府吳慧美參事等人於八十九年三月三十日至四月一日參加在印尼舉行之國際地方政府聯合會亞太分會(IULA-AS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Local Authorities - Asian and Pacific Section)會議,對本市推展城市外交工作,亦有明顯助益。
在此同時,本府也朝向「世界走進來」的目標奮力前進。自八十九年一月至六月間計接待來自哥斯大黎加等全球二十四個國家七百餘位外賓,其中重要外賓包括:哥斯大黎加國會議長(Carlos Eduardo Vargas Pagan)、美國聯邦參議員洛克斐勒(Jay Rockefeller) 及穆考斯基(Frank Murkowski)、韓國京畿道知事林昌烈、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主席弗林(William Flynn及國際地方政府聯合會(IULA)會長剛韋(Max Ng'andwe) (註八)等。
而值得一提的是,本市今年內舉辦了多項各界矚目的國際會議或活動,諸如:「二000年亞太文化高峰會」(Asia - Pacific Cultural Summit)、「二千年世界資訊科技大會」(2000 World Congres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與「第二屆廢棄物清理國際研討會」(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lid Waste Management)等,不但吸引國際間文化人、資訊人及環保人齊聚台北市,更藉由這些相互交流的機會,讓世界各
國與城市代表有更多的機會瞭解台北市在各方面進步的成效與追求超越的苦心,成功的作好城市外交的工作,也大幅提昇本市的國際能見度。
為加強本市的國際參與,本府在去年十一月成立「國際事務委員會」,藉由城市間實質交流,開展民間外交,以增廣市民福祉及視野。該會由英九親兼主任委員,並敦聘具有文化、經貿、外交及國際事務專長的學者專家、民意代表及社會人士(包含外國僑民)等擔任委員,提供本府諮詢並協助推動本市國際交流、辦理國際會議及活動 (註九)。國際事務委員會扮演統籌協調本市的國際事務、指導本市的國際化策略並與民間團體共同爭取主辦或參與國際會議、國際合作及活動。


城市內交、外僑叫好 

新市府在台北市對外關係上最重要的改變之一,就是重視「城市內交」。所謂「城市內交」,是指促進台北市外僑社區與本地社區的交流與融合,使外僑在台北市居留時感到舒適溫馨,離去後留下美好回憶。「城市內交」是「城市外交」的延伸,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台北市目前登記有案的外僑共有五萬一千一百八十六人,以國籍分,最多者依序是印尼人、菲律賓人、日本人、美國人、泰國人,外僑在台北居留時間自數年至數十年不等。我們要推動台北的國際化,善待外僑與促進他們與市民的交流,是「城市外交」的目標廣結善緣,相互學習在國內的實踐。做好「城市內交」,這五萬多位外僑未來都將是台北市最好的宣傳員;做不好城市內交,城市外交的成果將大打折扣,試想:如果在「身邊」的外僑對台北都無好感,在「天邊」的外國人如何對台北有好感?

一年多來,我們具體作法如下:
主動聯繫各外僑社團,如美僑、日僑、歐僑、菲僑、印僑建立溝通管道與窗口,如市府與歐洲商會每三個月舉辦研討會一次,迄今共舉辦三次(今年二、五、八月),協助他們解決歐洲學校用地與建照申請等問題,並聽取他們的市政建言。勞工局與菲傭、印勞團體定期會面,今年六月四日及五日並邀請菲國最負盛名的流行音樂合唱團Asin at Pendong在台北車站前與大同公司舉辦兩場演唱會,台北外勞參加者數千人,現場本府順便舉辦垃圾費隨袋徵收有獎徵答,一舉兩得。
邀請外僑社區、學校參加本市活動,如台北藝術節、原住民藝術節、台北市中等學校運動會等活動,舉辦時都邀請外僑社區及學校(美國學校、日僑學校)來參加。應邀赴外僑團體演說。例如:英九多次應邀赴美國商會、歐洲商會、美國學校、道明學校及菲傭團體等演講

合辦活動如每年和加拿大商務辦事處等單位合辦「泰瑞法克斯慈善路跑」(Terry Fox Run)
合作計畫如邀請美國學校協助我訓練國小英語教學師資。
外僑志工士林區公所設四位外僑志工協助當地外僑,深獲外僑朋友的肯定與好評。


都市社會、公平正義保護婦女、歡樂青少

台北市婦女就業率已達六成,雙薪家庭的比例也高居全國之冠,本市既為全國首善之都,對於減輕婦女的負擔與加強婦女的保護,是本府刻不容緩的責任。在減輕婦女負擔方面,本府成立「幼托整合專案小組」統整本市幼稚園及托兒所各項學前措施,以使幼稚園及托兒所幼童享有相同的服務,讓婦女及家長們能有更多適合所需的選擇。
另為擴大八處社區婦女福利服務中心的服務層面,落實婦女福利社區化的目標,並結合民間力量,提供家庭關係諮詢與輔導服務,本府於今年七月七日在內湖區康樂街成立「台北市內湖婦女服務中心」,為內湖地區的婦女提供更迅速、直接的服務功能。而衛生局則進一步研訂「台北市坐月子中心輔導計畫」及「台北市產後照顧機構輔導管理自治條例」,將本市坐月子中心納入管理,以保障消費與生育婦女的安全。
此外,本府環保局及捷運公司針對全市公共廁所及捷運車站內的公廁進行改善工程,至目前為止共計改善五十九座,除增設無障礙空間設施外,並將男女公廁比例由原來的一比二逐步增加為一比三,以提供婦女更為「安全方便」的使用空間。
在加強婦女保護措施上,除大家所熟悉的「0八00五五八五0智慧型安全叫車轉接系統」及捷運公司於捷運車站內劃設的「婦女候車區」等貼心的保護措施外,更在八十八年六月成立「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並設立二十四小時婦女保護專線,提供本市遭受到家庭暴力、性暴力、人身安全等侵害之受害市民全天候的通報、心理輔導及社會重建等單一窗口服務。據中心實際接案件數與研考會所做的電話調查結果顯示,該中心自成立後接案量明顯成長,一年來電話通報已達二六、六三一件,其中屬家庭暴力案件為九、四一件。這雖是現
實情況的反映,但卻不是英九所樂見的現象,我們期望所有向這個中心求助的市民,都能讓問題得到妥善的解決,減少暴力與安全的威脅。未來希望透過教育與執法,減少案件的發生。此外,為了處理與預防本府所屬機關的性騷擾,我們在七月一日設立「台北市性騷擾申訴審議委員會」,受理市府員工間及市府員工與其他市民間之性騷擾案件,並辦理防制性騷擾的教育與宣導,這也是全國首創的新猷。
在兩性工作平等保障上,為避免雇主就業歧視行為,除賡續推動廢除單身禁孕條款外,並強化本市就業歧視評議機制,增聘弱勢族群與原住民團體委員代表。至於本府及所屬機關過去曾有女性公務員因請產假而影響考績的作法,英九亦下令禁止此種不當之作法。
據主計處統計資料顯示:至民國八十八年底為止,本市十至二十九歲青、少年人口共計約七十八萬五千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百分之二十九點七三。而青少年最關切的議題則多半集中在增加休閒活動場所、提供就業服務、協助升學輔導及舉辦各項活動。過去本市的作法主要在青少年犯罪預防、青少年保護與諮商,對於如何積極、主動結合家庭、社區的引導計畫,則是未來本府各機關擬定與青少年相關政策時應主動規劃的方向。
在青少年發展方面,本府除開放校園並擴增夜間照明學校定時開放以滿足青少年及市民享受全天候運動之需求外,興建中的「台北市青少年育樂中心」預計今年十二月底完工、明年三月開放使用,屆時將可提供青少年另一正當的休閒場所。另外,本府除賡續辦理「加強保護少年措施」專案,對於違規放任青少年出入之場所及其負責人依法裁處、並加強PUB的臨檢及公共安全檢查,促使業者合法營業,並肅清毒品,尤其是近日流行的快樂丸(MDMA或稱搖頭丸)FM2、大麻等,以保護青少年身心免受危害。此外,本府更積極規劃推動與家庭、社區結合的「春暉方案」,從防制青少年「濫用藥物」、「消除菸害」、「預防感染愛滋病」、「宣導酗酒、嚼食檳榔的弊害」等方向著手,讓青少年擁有真正健康的身體與生活環境。


扶持貧弱、推及長者

社會救助與福利的目的在於提供貧弱人民得到政府的照顧,滿足其基本生活需求。在兼顧政府財源的情況下,提供出整合性的社會福利政策是我們的責任。因應中央刪減統籌分配稅款,本府不得不檢討忍痛減列社會福利支出,諸如:身心障礙者津貼補助,明年起每人每月各減一千元,對一向關心弱勢團體福利的我們而言,這當然是一項痛苦的決定,但此一金額依然遠高於其他縣市的發放標準。
具體工作方面,我們除了舉辦九十次區域性「社會福利論壇」,並由英九親自主持四次「社會福利總結論壇」,對於兒童托育、老人福利、少年福利、身心障礙者福利等,傾聽市民的聲音,作為規劃社會福利政策的依據。此外,本府並與學術界、企業界、醫療單位、民間團體等四十二個單位簽訂千禧盟約,組成「台北福利聯合國」、透過組織化、系統化的方式結合社會資源,使福利服務發揮最大的功能。另外社會局也擬定「脫貧計畫」,並在寶來證券公司的捐助下,試辦協助一百位低收入戶成立「家庭發展帳戶」,以穩定就業薪資所得、定
額儲蓄等方式,達成最低所得者自立謀生的積極性政策目標。今年五月更結合民間力量,讓百位低收入者擁有出國赴琉球旅遊的機會。在秉持「關懷弱勢」的施政理念下,自八十九年二月起弱勢族群優先配租國宅之比例由原來的百分之十三點五大幅提高為百分之四十,讓弱勢者能享有較佳的居住環境與品質。
對於身心障礙者,本府除發給各項津貼與補助外,並擴大實施「喘息服務」,以提供身心障礙者臨時及短期照顧服務,對於多重問題家庭與身障者也以整合性個案管理,加強服務。為成為公私立機關的模範,本府至八十九年七月底為止,各機關學校進用身心障礙市民不但已百分之百足額,而且超額進用比率達到百分之一七五點四一,英九不因此而滿足,因為法定標準只是下限,本府更要求各機關學校要將此比例再提高。在提高身心障礙者等候戶之國宅配售比例上,亦由百分之三點五增加為百分之五,以加強對身心障礙者弱勢族群的照顧。在加強輔導遊民工作方面,本府除辦理以工代賑,提供街友職業重建的機會外,並實施「積極輔導街友專案」,單單萬華地區從八十八年八月五日至八十八年九月五日,一個月內,由警察局配合社會局輔導遊民進入遊民收容所,八十八年萬華遊民較過去四年減少一百五十三人,深獲萬華地區市民好評。
台北市人口結構的高齡化,已是不可避免的社會趨勢,老人將是下一世紀社會福利照顧的主要對象。台北市政府為提供本市長者有更完善的照護,在八十九年三月二十七日本市率先開辦「中低收入老人特別照顧津貼」,對獨居長者服務需求的篩選,規劃出「獨居長者照顧服務專案」及辦理「獨居老人個案管理」、「居家照顧管理」、「失能老人長期照顧服務方案」,以期能建構更完善的獨居或失能老人社區服務網與照顧系統。此外社會局更積極輔導老人安養機構完成立案,截至今年九月十日為止,共計完成一九家,相較於八十七年底只有二十五家,足足成長了七點六倍。另一方面,本府亦採行開放民間參與「公辦民營」的方式,先後成立「士林老人服務中心」、「永明發展中心」、「松德團體家庭」、「松山老人日間照顧中心」等機構,逐步落實福利社區化的理想。


尊重族裔、疼惜勞工 

原住民在社會上處於劣勢,亟需政府部門以更有效且能滿足原住民需求的措施加以改善,以符合整體社會所要求的族群正義。但是政府施政及作為亦不能緊緊侷限於少數族群,針對人口比例佔絕大多數的市民,諸如:閩南人、客家人及外省族群市民,亦應有完整妥適的政策或措施,否則必然造成族群間的不平衡與對抗,這也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所應為。因此,針對各弱勢族群之政策,本府強調應兼顧及其需求及平衡性,同時亦積極研擬獎勵少數族群與弱勢團體從事藝文活動,以達到保障文化權平等與保存少數族群文化的目的。
就原住民同胞而言,英九一向認為他們「基因沒問題、機會有問題」,故在政策上要提高其社經地位,首重其升學與就業問題的解決。因此針對原住民兒童設計有托育補助、獎助學金、私立學校教育代金、及補助本市各級學校原住民學生代收代辦費等,以直接或間接方式減輕原住民家庭負擔,達到落實教育機會平等的目標。在就業方面,本市率先實施「台北市政府暨所屬機關新進用無須公務人員任用資格之職工,至少進用百分之五比例之原住民」政策,並訂頒「台北市政府暨所屬機關進用不需公務人員資格之原住民獎勵要點」,及配合 會訂定「臺北市原住民就業自治條例」,以政府鼓勵與立法保障的方式,對於未來公務部門要求進用一定比例的原住民,以保障本市原住民的工作權,截至今年九月十三日為止已進用三十五人。其次為加強原住民同胞的競爭力,並鼓勵其參加職業訓練與培養第二專長,對於參加公私立合法立案之訓練機構或補習教育機構開班的技能訓練者,本府依照「職業訓練生活津貼」之規定予以學費及材料費的補助。同時,積極建置「臺北市原住民就業資料庫」,彙整亟待就業之原住民勞工資料,並予以媒合就業,截至今年九月十三日為止已成功為一四七人找到工作,解決其失業問題。為加強本府為原住民同胞的服務工作,在十二個行政區公所正式設置原住民籍的專人為原住民提供服務,減少因為語言及往返洽公的不便,並分別在北投、士林、萬華、中正、南港、內湖等區召開原住民基層建設座談會,直接聽取原住民同胞的心聲,瞭解其所需,做為未來施政與政策擬定的依據。為解決原住民的集會活動場所之所需,本府除於故宮博物院旁興建「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外,刻正規劃於北投區興建「原住民文化暨教育研習中心」,即各位所熟知的「凱達格蘭文化館」,現已完成發包作業,進入施工階段。而內湖的「原住民教育輔導中心」也在九月九日落成啟用,對於輔導當地原住民社區的青少年,助益甚大。
本府亦透過原住民委員會輔導原住民社團推廣民俗文化及社教活動;在八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世紀之約、從心出發-LOGA台北邁向2000年」活動中,更邀請十四位泰雅族紋面國寶耆老,見證時代變遷,並以傳統祈福儀式為本市邁向二千年加油。
另為照顧客家族群的利益,本府從新團隊上任伊始,即積極籌備成立客家事務委員會,自八十八年十二月 十一日至八十九年年三月十五日止,共舉辦九場說明會,以廣納社會大眾及客屬族群之意見。本府業已於今年四月草擬完成「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組織規程」(草案)並送 貴會審議中,希望各位議員女士、先生能大力支持,早日完成本市數十萬客籍市民的心願。另為保存客家傳統文化,本府民政局改變傳統決策模式,以市民參與、公開甄選方式決定第四屆「客家文化節」的舉辦形式、內容及團體,並開辦第一期、第二期客家文化研習班,透過各種課程設計與教學,達到推廣母語的目的,落實英九競選的承諾。今年本府特別由民政局與中原客家崇正會等客屬民間社團擴大辦理「義民祭」,讓過去側身於華中橋下客籍同胞的文化祭禮,移師台北東區人氣最旺的華納威秀附近停車場舉辦,成為全市性的活動,也讓所有市民不分族群都有機會能親身參與,進而瞭解與欣賞。
另針對外省族群及閩南同胞方面,本府施政之重點則以文化保存與鄉土教育為主軸。為此本府特別有系統蒐集本市人文、環境與文化素材,編印鄉土教材;推行小學及幼稚園托兒所母語教學,提升學生運用母語的能力;成立本市「鄉土教學資源中心」,利用寒暑假或週休二日舉辦母語冬夏令營及文化體驗營,鼓勵親子共同參與,藉機達到族群間的相互交流與認識。
依據本府主計處調查統計資料顯示,本市勞動人口至八十八年底為止共計有一百一十五萬八千餘人,佔全市十五歲以上總人口的百分之五六點二七。七月下旬嘉義縣發生的「八掌溪事件」,不但暴露出治山防洪的急迫性,也突顯另一個較不為大眾所關切的「勞工安全」問題。本府對此一問題向來極為重視,自英九就任以來,乃要求勞工局及其所屬,提升本市之勞工安全衛生檢查之績效,單單八十八年一年所執行的勞動檢查共計二、四五三次,較八十七年一年九六次增加二七倍,今年一至五月累計已檢查六一七次。另本市勞工在工作場所重大職業災害死亡人數自八十七年之二十七人降至八十八年之十九人,降幅高達百分之三十,就本市營造業重大職業災害死亡人數亦由民國八十七年之十八人降至八十八年之十二人,降幅亦高達百分之三十三。
另本府為照顧遭受職業災害的勞工與提供救助,在八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第一七二次市政會議中通過「臺北市勞工權益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自治條例」(草案)明訂基金用途(註十)。對於勞工即使在關廠或遭雇主不當解僱的情形下,均能無後顧之憂並依照法律程序爭取本身應有的權益。在暑假即將結束的此刻,本府為保障學生暑期工讀的安全,特別辦理「暑假打工場所零災害」專案檢查及「寒假工讀」專案輔導檢查,共計一二五家,凡此種種均可見本府為能讓勞工朋友們享有較安全而且符合衛生的工作職場所做的努力。

都市生活、安全舒暢杜絕犯罪、打擊不法

兩年內改善治安,是英九競選時的承諾,過去一年八個多月的時間中,在社會各界全力配合及全體警察同仁的努力下,本府積極實踐這項承諾,為此更訂定「台北市政府兩年內改善社會治安執行計畫」,並據以實施。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犯罪統計資料顯示,本市本期(八十九年一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市民最為關切且影響治安主要犯罪當中,暴力犯罪下降百分之三七點五,竊盜犯罪率下降了百分之五點八三,幅度均甚大;本期破獲率較去年同期也分別增加百分之十三及百分之四點六,如果與我們上任前的八十七年比較,則發生件數下降幅度更高達百分之五十點四二及十九點四一,本期破獲率與上任前八十七年同期比較則分別增加百分之十一點二七及八點一四(如附表八)。在掃除色情行業方面,因為本府強力執行「正俗專案」的結果,本期共計查獲妨礙風化()案件八一七件(一、二四六人);停止供水供電處分計三十五家;另有關查獲色情廣告物及出版品方式,本府亦有斬獲(註十一)。在加強保護少年措施方面,執行計達一、六六次;而少、童年犯罪人數較去年同期降低百分之十點七一。而根據聯合報、本府研考會、東森電視及中國時報等去年年底所做的民意調查,市民對治安的滿意度分別提升為百分之五十六、五十九點八、六十四、六十八(平均為百分之六十二), 貴會部分民進黨議員在今年六月委託山水民調公司所作民調顯示,市民對治安的滿意度亦為六成,較英九就任市長之初聯合報所做的調查結果(百分之三十三)上升二十七至二十九個百分點。由是觀之,不論是客觀的犯罪統計所顯示犯罪率大幅下降與破案率提升,或是市民主觀的感受,本市的社會治安均已有改善的跡象,未來仍須本府警察同仁再接再厲與各界的大力配合,讓此一佳績繼續提升。
英九在此特別強調「犯罪預防」工作之重要性,本府一向秉持晚清名臣曾國藩先生「尚誠尚拙、去偽去巧」的精神,與「堅壁清野、步步為營」的策略,從協助市民建立「社區自衛體系」做起,消弭犯罪於無形。例如,本府落實推行「警察社區化」,藉由強化勤區服務功能、落實戶口查察工作、提供市民舉家外出住宅巡邏服務、超商及麥當勞設置警察服務連絡站、各轄區召開社區治安會議、及將「治安死角場所」建檔繪圖等工作的執行,讓每位市民能感受到本府警察同仁為社會治安改善所做的努力,並因其工作勤務及服務態度獲得更多市民的信賴。在積極推展犯罪預防宣導上,結合區公所、民間企業、社團、基金會、媽媽團體等機構,宣導各種犯罪預防作為,並成立「守望相助輔導會報」,輔導本市各里、社區、公寓大廈成立巡守隊及守望相助組織,累計總數一、七七二隊,並輔導裝設「家戶聯防」、「警民連線」、「錄影監視」等安全設施,透過民力與警力的密切結合,建立起完善的治安預防體系與建構起社區安全的防護網,讓市民真正享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以上這些措施,嚴格來說,在新市府上任之前,有一部分已在採行。我們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把「犯罪預防」列為首要工作。具體而言,就是將犯罪發生數的增減也列入警察工作的績效考核。這對許多警察來說,是不習慣的,甚至是難以接受的。因為警界傳統的觀念認為警察的工作表現就是破案,尤其是破大案。破了大案,升遷、獎金、名譽隨之而來。也因為如此,警察工作績效大部分都集中在「偵辦」而非「預防」。我們這一年九個月來的作法,就是扭轉這種傳統觀念,以犯罪率的減少具體納入警察工作的績效評比,使員警了解,他如果透過不斷加強的預防措施減少轄區犯罪,一樣可以記功嘉獎。新的績效考核辦法實施己經半年多,初步評估確實有助於犯罪率的下降;尤其是今年以來,全國犯罪率已開始止降回升,而台北市還在繼續下降,可見我們的作法有其功效,值得繼續推動。


防範災害、應變迅捷 

有鑑於嘉義縣「八掌溪事件」震撼全國人心,為加強本府因應多點災害發生的搶救與應變,過去一年來由市政府及各行政區分別進行不同災害及類型的市級與區級天然災害防救綜合演習,以測試各單位人員的反應處理能力及本府緊急通報系統,並落實任務編組橫向聯繫的功能。另本府刻正研擬市級與區級的天然災害防救指揮體系,依照不同等級與種類的天然災害,劃分指揮體系與支援系統,以兼顧機動搶救與統一指揮的功效。並為使本府各機關在天然災害發生後能有組織與系統的進行救災,本府刻正積極訂「台北市政府防救災策略計畫及標準作業手冊」作為機關人員防救災與人員訓練的依據,並能於第一時間內妥善因應並精確處理,達成「化大災為小災、化小災於無形」的最高目標。今年八月下旬畢利斯颱風來襲,強風達到十七級,台北的路樹飽受蹂躪,我們的防颱中心在歐副市長與消防局張局長的領導與協調下,很快進入狀況並迅速作出停止上班上學的決定,並在警報解除前即開始市區垃圾清理工作,反應迅速,頗受市民肯定。
另本府為使防災指揮中心有更高的延存性,特別規劃配合延平消防分隊新建工程,作為本市第二救災指揮中心,平時輔助救災指揮系統派遣與管制,並於主系統發生事故而無法運作時,及時發揮功能取代成為救災指揮中樞。在救災裝備上,英九一向認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精良的裝備,再配合充分的訓練,才能在各種天然災害發生時,以最適當的工具進行救援工作。因此,本府特別以辦理追加預算的方式添購救災指揮車、救災器材車、救助車、化災處理車、地震體驗車及生命探測設備、衛星行動電話與各型救助破壞器材。在提供避難空間方面,英九已指示工務局與消防局相互配合,在本府十二個行政區各選定一個大型公園作為防災公園,各區亦可在適當的鄰里公園空間中選擇規劃作為社區的小型防災公園,平時作為市民活動、運動、聚會的場所,於災難發生時可以提供作為市民的臨時避難空間。本府有鑑於九二一震災後缺乏避難場所的窘境及建立本市成為防災體系健全的城市,配合防救災的教育,使市民在重大災難發生後能迅速、安全的到達避難場所,及獲得必要之維生與協助,本市對於中正區三軍總醫院及國防醫學院預定於八十九年底搬遷至內湖區國醫中心,除由發展局計畫將該機關用地變更為防災主題公園外,刻正由消防局、發展局及公園處、各區公所於大型、鄰里公園內選擇適當地點作為防災公園預定地。本案由消防局召集三次「研商本市大型避難場所規畫建置防災公園」協調會,目前已於十二個行政區選定已闢建完成的公園作為各區的防災公園(註十二),並由消防局進行整體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本府消防局統籌選訓該局與衛生局等相關機關人員六十四人,成立中華民國唯一向聯合國登記在案的世界級救難隊,此一包含搜索、救援、後勤、醫療、技術功能的六十四人搜救隊,現正於美國接受為期六週的訓練。英九特別要求務必於九二一週年正式成軍,但卻衷心不希望他們有派上用場的一天。此救難隊未來不論是在本市或全國各地一旦發生地震或其他重大災害時,均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災難現場,進行最有效的搶救工作,並視實際需要派赴國外災難現場支援協助搜救,藉以展現關懷與累積經驗。
平時本府對於各類供公眾使用的公共場所及各公部門使用的建築物、老舊市場等,除要求應落實建築物公共安全檢查及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制度外,並由消防局、建管處、研考會等機關組成聯合公共安全檢查小組,對於本市公、私建築物、營業場所定期抽檢,發現有違反消防安全或建築物使用者,除依法處以罰鍰外,並要求業主負起改善責任。在本府各機關與全民通力合作下,今年本市火災預防及火警救援等工作比去年同期(一月一日至九月十四日)均有明顯的進步,火災發生數由六七六件減少為五九一件,下降百分之十二點六,死亡人數更由十六人減少為十人,下降百分之三七點五。顯示本市公共安全確實已有大幅改善,市民建立自衛防災與全民防災的觀念也正逐步成形。


治山防洪、護育家園

讓台北市不再淹水一直是台北人謙卑的夢想,過去幾年台北市只要一遇下雨或颱風,不是市區內積淹水就是山坡地發生土石坍塌,造成市民生命財產上的嚴重損失。尤其令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八十六年溫妮颱風、八十七年楊妮、瑞伯、芭比絲颱風直接造成本市十四人死亡(八十六年九人、八十七年五人),與財產嚴重損失。造成如此嚴重的傷害,對於本府而言都是血淋淋的教訓。
為避免風災再為本市帶來生命財產上的損失,及加強山坡地保育與水土資源的永續經營,本府於八十八年七月正式成立山坡地巡察管理及違規案件之查報取締專責單位,對於奉核定公告之本市山坡地予以加強巡邏、取締與辦理強制拆除違規建造物與沒入違規施工機具,以遏止違法或不當開發與濫墾、濫植案件的發生。同時對於山坡地開發申請案件嚴格把關,落實水土保持審查與監督管理;同時全面體檢本市山坡地,對於保護區內二十四處危險聚落及四處軍事管制區之體檢計畫,本府建設局已於今年八月完成初步檢查結果;對於危險聚落,建設局亦將選擇一處試辦專案拆遷及安置。另為建立山坡地安全預警機制,進行長期資料蒐集,建設局在九月初已完成本市環境地質資料庫中「臺北市二萬五千分之一之敏感地區圖」的測繪,與建立起對於邊坡安全檢查作業管理系統,朝向危險模式預測,以提高預警發佈之有效值,作為颱風豪雨時防災中心發布疏散命令之參考。
在河川整治及堤防興建上,本年度計辦理堤防興建工程、河川整治工程、堤防加固工程、河川疏浚工程等十項,抽水站興建工程十五項及抽水機更新工程十項(註十三),均已陸續進行施工,期能在汛期前發揮部分功效。
另為確保防汛期間各抽水站的機組能正常運作,除定期運轉測試與保養外,本府並已完成第一階段防洪設施缺失檢查,依防汛安全優先順序排定期程積極趕辦,並於八十九年五月完成檢修。為改善本市若干地區遇雨則淹的問題,本府分別擬定短、中、長期的改善對策。在短期方面,由本府研考會針對本市過去經常發生或容易積水的地區,專案列管各權責機關的改善情形,每二個月將改善進度提報市政會議,以使各項改善工程順利推動。在中程改善對策方面,本府以興建排水支幹管為主要作法。本市雨水下水道完成率已達百分之九三點二,本年度針對北投石牌路二段三一五巷、內湖成功路四段、康寧路三段西側、松山南京東路四段、新東街、萬華富民里、青山里等區段進行排水支幹線之興建工程,俟完工後可將本市雨水下水道完成率提升至百分之九三點九。長期而言,本府除繼續加強排水支幹線之興改建工程,以提升雨水下水道之完成率;另一方面亦針對市區雨水下水道系統進行總體檢。
目前本府正積極辦理「臺北市排水系統檢討規劃」第一階段縱走調查工作,英九在過去一年內五度深入下水道內實際了解狀況,並要求養工處應於九十一年底前完成建構本市雨水下水道「地理資訊系統」(GIS)。此外,本府養工處特別引進一項被媒體戲稱為「秘密武器」的「TV檢視車」,這是一台配著履帶的自走式攝影機,可將下水道內千奇百怪的疑難雜症全部拍下,一覽無遺,以徹底掌握本市雨水下水道的動態實況,為長年困擾本市的積淹水現象找出問題原因之所在。目前,養工處已在若干下水道做過測試,刻正辦理公開評比的招標作業,預計將自今年十月起,即可正式加入本市雨水下水道的檢視作業。
基本上,台北市的淹水問題可分兩大類,一是結構性問題,一是技術性問題,前者難以解決,後者可以解決。所謂「結構性問題」,是指台北市雨水下水道的設計容量,是每小時雨量七十八點八公厘,如果雨量超過此限,就可能積水。去年六、七月及今年八月的幾次大雨,就因超限而造成積水。所謂「技術性問題」,是指雨水下水道淤積,或因設計不當、施工不良或濫掛纜線而造成管徑上游粗下游細,或下游有逆坡或管徑變窄等現象,使得即使雨量未超過每小時七十八點八公厘,仍有可能積水。就「結構性問題」而言,除非把下水道全部打掉重作,並提高設計容量,擴大管徑,否則不易解決;但即使有經費可做,在地下管線密佈的台北市,也未必能將下水道管徑再予擴大。因此,只能針對淹()水地區,增建必要的管道,以達分流的效果。至於「技術性問題」,則較易解決,目前都在進行中,有些已獲解決。例如濫掛纜線部分,養工處己清除一百一十二萬三千九百一十四公尺的廢舊纜線(廢纜線二十七萬九千四百四十八公尺,舊纜線八十四萬四千四百六十六公尺)。下游管徑細於上游及逆坡的消除,也都在規劃或辦理中。同時,在防汛期未到前,我們先確認十九處可能淹(水地區,通知居民提高警覺並備妥抽水機與沙包,市府待命搶救人員,則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處理。這項作法實施近兩年,成效已逐漸浮現。最近就有媒體以「下水道,通樂」的顯著標題報導:「台北市今年似乎不像過去一樣遇雨即淹,過去許多逢雨必淹的老社區,今年好像是藥到病除似的(註十四)」。英九最近到以往淹()水頻頻的中山區、文山區訪問基層所見所聞,也與上述報導相近。英九希望不但今年如此,更希望以後年年如此,讓台北人永遠脫離淹水的夢魘。

都市服務、數位便捷主動親切、顧客導向

英九自擔任公職迄今已逾十九年,自始即認為公務人員就是服務人員,就任市長以降,更深刻體認二十一世紀政府就是最大的服務業,現代化的政府要有現代化的公務員,並講求現代化的服務精神與服務方法。基此,英九乃要求市府全體同仁應以「主動親切、顧客導向」的新思維,用心經營各項市政建設,並致力於將服務的範圍水平延伸出去,擴及全市每一個角落;讓服務的品質向上提昇,使每位市民均能感受本府的用心。
為能聆聽更多市民與來自基層的心聲,英九改變過去「市長與民有約」及「市長區政說明會」的辦理方式,並排除萬難親自主持,積極走入人群,並於今年開始安排多場的基層之旅,進一步探求民隱民瘼,瞭解鄰里之所需,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最迫切的問題,並作為日後制訂政策的參考。
其次,為節省市民洽公時間,本府各機關紛紛推出諸多新措施或重新檢討行政流程,延伸觸角、擴大成為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市政服務。諸如:自來水處與停管處擴大委託超商代收水費及停車費,方便市民繳交;本府地政處在內湖、文山等未設地政事務所的區政中心增設六個「地政便民工作站」;本府民政局亦整合各區公所統一開辦十二項申請案件得以傳真、電子郵件及郵寄等方式先送區公所辦理完成後再通知補件之服務;警察局更全面實施「報案單一窗口」不再以轄區為限,網路報案則提供另一種受理市民報案的管道;稅捐處已陸續規劃實施營業登記案件、土地增值稅申報書及契稅申報書等跨區收件措施;國宅處主動檢討簡化國宅交屋流程,將點交作業時程由原來的三四四天縮短為二四六天。
為照顧弱勢及少數族群,本府於各區公所設置之原住民服務櫃台,可提供原住民朋友們即時就地的服務;社會局亦設立單親母子公寓,受理女性單親家庭申請,提供居住及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兵役處對患有智能障礙、重度肢體殘障、精神疾病及自閉症等重病之役男,由體檢小組派員到宅或醫療院所鑑定判別體位,免除其到場接受體檢之不便。由本府各機關所提報的創新作法已由本府研考會彙整列管,期透過本府全體同仁的體認與參與,創造無限可能的服務。當然,對這些推陳出新的便民措施,本府並不認為足夠,推動ISO認證,追求國際化的服務標準,更是本府各機關最基本的目標,截至目前為止,本府計有戶政事務所等十三個機關通過ISO國際認證(註十五),希望藉由優良的服務態度、標準的作業程序,提供市民正確、專業服務。


網路服務、全年無休 

為增進市民福祉,充實市民生活內涵,使台北市成為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國際一流都會,本府積極以「網路空間」的理念建構本市成為「網路新都」,企圖以「服務改造」、「流程改造」、「學習改造」及「資訊改造」等四大目標,推動建置資訊基礎建設、普及網路教育、政府行政資訊化、便民服務自動化及市民九大生活網等五大策略,達成市政及服務作業全面連網、開辦免書證免謄本的服務、建立「捷而易」市民生活網、打電話就可以得到網路資訊服務、提供終身免費電子信箱、三小時免費上網訓練、開辦市民網路大學、發行「市民電子身
分證」、發展國際化的工商企業服務網、闢建資訊網路無障礙空間等十大承諾。
本府研考會為配合網路服務刻正積極推動全府各單位「一處交件全程服務」單一窗口服務,提供免書證、免謄本的服務,預計今年底各機關可直接透過網路查詢取得戶籍、地籍等書證謄本資料,市民不必再向相關機關申請後自行提供,以減少市民舟車勞頓之苦。為逐步達到「市民不出門,能辦天下事」、「市政服務,全年無休」的理想,本府資訊中心先委託規劃建置「虛擬資料庫」,初期將與戶籍資料、地政資料、建管資料及土地使用分區證明等各資料庫予以連結,其次才能提供本府機關線上查詢,落實免書證、免謄本之「一處交件全程服
務」。舉例來說,未來市民申辦土地事項需要戶籍謄本時,就不必再到戶政事務所申請,而由需用戶籍謄本的地政事務所主動上網到戶政事務所的「虛擬資料庫」去查證即可。如此可減少民眾來往戶政事務所奔波,亦可提高行政效率。
另本府為加強市府行政效率,由秘書處發展完成公文「電子交換系統」(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改變機關公文作業流程。截至今年七月為止,公文電子交換比率已達百分之八十二。民政局近日亦已更新市容查報系統,除加強網路查報功能外,更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IS)即時更新,提供最新、最正確的地理管理資訊。地政處更首創「網路查封」,俾使地政事務所對於法院囑託限制登記案件能在網路上線作業,達到地政、法院齊步走的目標,以杜絕不當脫產;又地政處全面實施縣市地政資料電腦聯線,方便大台北地區民眾就近申請土地、建物謄本等各項證明。工務局建管處亦實施違建查報上網措施,市民可隨時上網查詢違建查報案件資料及執行情形,以減少違建關說,加強執行成效。
在市府團隊的協力下,過去半年來已規劃完成九大生活網,並建置完成四三四個鄰里社區網站,有些網站內容雖有待充實,但無論如何這些網站未來必可作為提供市民取得更為方便的資訊管道,成為市民點開通往豐富資訊的捷徑。為提昇員工使用電腦縮短服務與作業流程,市府員工擁有個人電腦比率已達到百分之九十一;員工使用電子信箱的比率亦達到百分之七十五,英九相信唯有現代化的員工,才能提供現代化的服務方法與服務精神。在民間的活力與對資訊的熱切配合下,市民申請獲得電子信箱已達十二萬二千六百餘人次,受過三小時免
費上網訓練的市民迄今也超過四萬人;本府積極推動建置之公共資訊服務站已完成八十五部,距離原設定目標尚有一段距離,英九已要求本府資訊中心加緊腳步,務必於年底趕上兩百部的目標。在本府的努力與決心下,今年七月本市更為美國著名高科技雜誌「上網」(Wired)評定為亞太城市的第一名、全球四十六個城市的第八名,顯示我們努力的成果已逐漸為國際社會所肯定。


都市環境、永續健康隨袋徵收、首創新猷

台北市在邁向世界級都市之際,為建立永續發展的生態城市,本府推動許多全國首創的措施,尤以最近獲得市民支持的「垃圾費隨袋徵收」制度,最具代表性。八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經 貴會二讀審議通過「台北市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費徵收自治條例」,為本府於今年七月一日全市實施的「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取得法源依據,在推動本項重大民生政策前與實施後,更承蒙 貴會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們的批評與指教,讓我們有機會能獲得各方的意見重新檢討政策的內容與執行的技巧。
在實施前,許多我們原本擔心的問題,例如市民接受度不高、不支持這項政策或是亂丟垃圾的情形增加等問題,從研考會及TVBS在今年三月、七月及八月所做的民調結果(如附表九)顯示,台北市民擁有超乎我們想像的水準,使得這項原本極為艱鉅,被外界喻為「不可能任務」的政策,在全體市民努力與配合下成功的推動與實施。在經過七、八兩個月份的執行成果後,市民配合使用專用袋比率高達百分之九九點九四,七、八兩個月家戶日平均垃圾量為一、九五九公噸(七月份日平均垃圾量為一、八五九公噸,八月份日平均垃圾量為二、五九公噸,詳如附表十、十一),較去年全年家戶日平均垃圾量二、九七公噸,足足減少一、一一公噸,日平均垃圾減量比率高達百分之三十四。平均每日資源回收量為二一公噸,較去年同期平均回收量七十三公噸,足足增加一三七公噸,以占垃圾量的比例論,則為增加四倍。另針對各位議員女士、先生關切的資源回收處理事宜,英九曾在八月底親自前往山豬窟垃圾掩埋場視察,明確掌握各項資源回收物的數量、堆置與處理流程,保證市府絕不會與市民開玩笑,一定以負責任的態度來面對全體市民。
自本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以來,在一般垃圾量銳減與資源回收量激增之成效,正與韓國漢城的經驗相類似。根據韓國環境部廢棄物資源局統計,自一九九五年將「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推行至全國以來,垃圾量平均減少百分之四十一,而資源回收量增加百分之七四點四。每人每天垃圾製造量由平均一點三三公斤減少至點九六公斤,已與英國、瑞典、日本等先進國家相仿。雖然本市目前僅實施短短二個多月,尚無法呈現更明顯的垃圾減量成果,但是英九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堅持作下去,一定會和前面所提到的這些國家一樣,擁有足堪為全國模範的佳績。
雖然垃圾費隨袋徵收政策在推動過程中上有許多的瑕疵,有待改進,但是大體而言已逐步達成預期目標,隨著垃圾費隨袋徵收的落實,每日垃圾減量約達實施該政策前的三成四,已使垃圾焚化廠的負擔大為減輕,對於各位議員女士、先生所關切影響市民健康的焚化廠戴奧辛改善問題,目前內湖垃圾廠已於八十八年二月起全面停爐進行歲修及戴奧辛排放改善工程,全案並於八十九年一月底正式動工,預計九十年四月完工;木柵垃圾焚化廠則以輪流停爐的方式進行改善工程,本案亦希望能配合法令改善期限於九十年八月前完工。

另為將資源化觀念落實於市政建設,本府自九月一日起至明年三月底止在全市十二個行政區十七個示範里試辦「廚餘回收」,訓練市民將廚餘的水份瀝乾,與其他一般垃圾分開回收,試辦期間本府不收取任何清運費用;若試辦情形良好,明年四月起將全面實施,以進一步減少垃圾量,屆時將以「折價回收」方式收取清運費用。同時,本府亦將進一步推動「廚餘做堆肥」,化腐朽為神奇。

根絕污染、永續綿延

衛生下水道與污水處理是一個城市進步與否的象徵,它不但攸關市民生活,更是影響國際形象的建設。本府衛工處自六十七年起推動衛生下水道工程,至今年八月底止用戶接管普及率已達百分之四八點七五。自英九擔任市長以來,要求本府衛工處以每年增加五個百分點的用戶接管率為推動目標,希望至九十一年底,本市整體接管普及率可提昇至百分之六十。目前全市十二區以中山區的接管率最高,已接近百分之百。在污水處理問題方面,本府除新建內湖污水處理場以有效處理內湖及大直地區的污水外,亦將迪化污水處理廠由原來初級處理廠提昇為二級處理廠,每日處理量將可達五十萬立方公尺,全案預計於九十一年底開始試車。
在八里污水處理廠方面,該廠目前處理水量每日約在一百萬噸左右,未來營運管理、設備操作、運轉與維護均將透過公開招標的程序,交由民間公司負責。在畜犬污染管理方面,本府除賡續辦理畜犬植入微晶片與設籍工作,將犬隻從源頭即納入管理,對於棄犬,本府早在去年即擬定「台北市棄犬處理方案」、開辦委託動物醫院協助本府收容愛心犬專案、創設「校園安全守護犬」認養措施、成立「台北市愛心小站」,結合本市六十四家動物醫院共同推動愛心犬認養工作。我們的目標不是捕捉一週後讓它們安樂死,而是儘量為它們找一個家。為此本府建設局在內湖設立了本市「動物之家」,這是東南亞第一所由專業動物保護檢查人員執行照料動物,展現人類對動物尊重的動物收容機構,已於今年七月十五日正式開幕,有了此一動物收容中心,對於收容流浪犬隻、市民認養、及達到減少民怨,狗狗存活增加都能形成較良好的結果。在本府建設局委託台灣大學獸醫系進行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到今年七月止,本市總犬數約為二十二萬九千六百四十五隻,較去年同期增加九百九十八隻,流浪犬約為一萬八千六百八十七隻,較去年同期減少三萬七千一百五隻,減幅高達六成六,也就是三隻變成一隻,減幅實在驚人。事實上,經由動物檢驗所或動物醫院收容七天(或七天以上),無人認養的病犬而遭安樂死處理的流浪狗,一年在一萬隻左右,而上述三萬多隻的減少顯然大部分是出於非捕捉的原因(如市民認養、自然死亡或推估上的誤差等),其中最值得重視的就是市民認養。自八十八年六月起開始擴大實施增加由民間動物醫院協助收容愛心犬專案以來,總計市民認養了六千五十四隻流浪犬 (實施專案前認養四百二十六隻) ,較實施前百分之十六之認養率(認養佔捕捉之比率)提高至百分之三十五,比我們上任前增加了兩倍多。認養率的大幅增加,落實了我們「為流浪動物找一個家」的政策,也證明不必只用屠殺來解決流浪狗問題是可行的。本市市民人數與流浪犬隻數的密度比,由去年的四十七比一減至今年的一百四十一點六比一,所以現在市民應該可以明顯感受到台北市流浪犬少了很多,狗糞也少了,道路也比以前乾淨許多。這事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做到了。未來我們不但會努力維持目前成果,更要設法繼續降低流浪犬的數目,讓流浪狗有個家。
在防治空氣污染源方面,本府有鑑於農曆七月是民間所俗稱的「鬼月」,對於中元普渡所焚燒的紙錢,本府民政局特別與各行政區四十多家寺廟合作,將大量焚燒的普渡紙錢運至木柵焚化廠集中焚燒,以降低焚燒紙錢對空氣的污染,此一作法,開全國風氣之先,希望未來全市各寺廟、社區、市場或公司團體都能響應,為清靜空氣盡一份心力。另外,公車處為降低公共汽車所帶來的空氣污染,於本年度引進六輛天然氣公車,並設置天然加氣站一座,未來將視辦理成效再逐年編列預算增加天然氣公車的採購。此外山豬窟垃圾衛生掩埋場所產生的沼氣,環保局亦在去年(六月二十六日設施完成,十一月一日開始運轉)設置全國首座的沼氣發電站,讓垃圾掩埋所產生的沼氣從危險因子變成有用資源,為沼氣污染防治及資源再利用開創一個良好的範例,與先進國家相比,亦不遑多讓。
在河川污染防治工作上,近來在高屏地區出現河川遭受不肖業者傾倒有毒廢水污染的事件,舉國譁然。雖然本市各河川至目前為止尚未傳出類似情形,但是環保局為確保民生用水及河川不受污染,已進行更為嚴密的監控與加強管制措施,英九亦要求對於此類事件應事先擬定應變計畫。七月間英九巡視淡水河,發現目前河流整治與河面垃圾清理的成效已較過去大有進步,希望能繼續維持,九月十三日歐副市長再度依七月巡視路線看了一遍,情況依然良好,因此本府決定將在近期內規劃重開淡水水上觀光活動。但是淡水河流域整治不只是台北市的工作,台北縣與基隆市也要加入污染整治的行列,本府與英九已多次為台北縣與基隆市爭取中央經費補助,以建立污水下水道系統,為淡水河整治共同努力,早日還她一個清白。
此外,關乎本市兩百六十萬市民的日常生活的大台北地區自來水輸水系統,目前僅有一條自民國七十三年通水啟用的「第一清水輸水幹線」,因為缺乏輸水替代幹管,而無法進行保養。本府自八十年即規劃起自直潭淨水場、跨越新店溪向北沿基隆路、敦化南北路、民權東路、建國北路、民族東路北上,至大同加壓站第二座配水池的第二條清水輸水幹線。目前直潭至公館附近的一段業已先行通水,全線預計九十一年七月完工,屆時必可增加輸水機能與提昇大台北地區供水穩定性與安全性。目前捷運各線五十八個車站均已設置自來水生飲台,未來仍應配合捷運站自來水生飲工程納入捷運後續路網設計,隨著生飲計畫範圍的擴展,全市各級學校及觀光飯店均可納入生飲計畫的範圍,屆時只要打開水龍頭即可享用最乾淨的自來水。 

青山綠水、生趣盎然 

為維護市民的生活空間,提供更為廣大的休閒娛樂場所,並改善都市水泥叢林的不良視覺景觀,本府由公園處訂定並執行「推動全市綠美化執行計畫」,率先由「公共設施」「公有建築」開始進行,並藉由全市性綠化工作的推動、加強生態保育與闢建休閒設施等積極作為,改善環境綠美化景觀,以編織豔麗多變的城市風貌,提供市民更為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讓本市在市民享有的公園綠地面積亦能與世界各大都市並駕齊驅。目前正執行第二階段全市綠美化計畫,相信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們及市民只要搭乘車輛時,已隨處可見到色彩豔麗的各種花卉與綠意盎然的植栽相互交織,使本市充滿生氣與活力。據公園處所提供的資料顯示,本市至今年底預計可以開闢完成一千二百二十一公頃的計畫公園、綠地、廣場、兒童遊樂場,若以此為基礎計算,則每位市民平均可享有的公園綠地面積約為四點六二五平方公尺,未來若依內政部營建署草擬的「公園綠地法」草案將公園綠地界定為「綠資源」、「綠空間」及「綠美化」等,包含行道樹、綠帶、植栽花木及美化空間等範圍,而將綠地安全島等綠美化空間一併納入計算,則共計可增加一一九公頃(合計約一、三四公頃),將可使每位市民平均享有綠地面積提昇至五點七六平方公尺(註十六)
未來本府將賡續辦理既有公園之更新,依照既成公園的老舊程度與急迫性,分區逐年編列更新計畫,配合民政局鄰里公園改造計畫,讓本市的公園能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提供更完善的休憩空間。其次是加強道路綠美化,從建立本市樹籍資料著手,加強行道樹的維護與管理,對於道路中央分隔島與綠帶安全島突出物加強綠美化與補植的工作,對市民進行綠化宣導,透過花展、花季、講習或參觀教學等活動,增加市民對園藝的興趣與知識,目前已在大安森林公園成立綠化教室外,刻正商請台北市錫塯環境綠化基金會開辦北區綠化教室,加強宣導綠化與環境保護的觀念。此外,本府為維護都市自然文化景觀及綠色資源,制定「臺北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並已送 貴會審議中,希望各位議員女士、先生能鼎力支持,共同維護具有保存價值之樹木及其生長環境,留給後代子孫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
另為擴大市民與機關參與全市綠美化工作的推動,本府特別研訂「本市接受樹木捐贈實施要點」,未來在接到捐贈樹木之申請案件時,即由公園處限期內派員現場會勘,專案核定後即將捐贈樹木移植至本市適當地點,並加強推動民間認養公園、綠地、人行道安全島等綠美化的工作,並協調大台北瓦斯公司辦理瓦斯整壓站美化,讓綠美化成為本市的市民運動,不再僅侷限於政府機關為目標。
此外,本府發展局為提昇台北市整體的都市意象與城市生活品質,利用民間有效之經營管理維護模式,刻正研議將本市公車候車亭、人行道之座椅、市民資訊公告欄、獨立廣告看板及文化海報桶等「街道家具」,開放民間設置、營運、維修暨廣告權經營事宜。 

健康領航、活力奔放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部在一九八六年提出「健康城市計畫」,將健康城市定義為一個持續創造和改進城市的物理與社會環境,擴展社區資源,讓社區民眾彼此互動,展現其生命中各項功能,並發展其最大潛能的都市。在現代複雜的社會生態下,藉由政府的手段與措施,推動健康照護與健康促進與制訂健康的公共政策,並針對公共衛生的問題開發新的策略與方法,使城市的衛生得以改善,達到人人健康的目的。因此,本府除推動家戶健康服務,由衛生所派員至民眾家中進行家庭訪視、健康異常篩檢及異常個案健康追蹤管理,籌設本市第一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更進一步結合民間團體,透過民力主動參與的模式,推動「社區健康營造」,由社區主動喚起居民維護健康的責任,並提供各項心理衛生服務,落實健康城市的理想。
在兒童健康照顧方面,本府結合全市附設小兒科及家庭醫學科之醫療院所,提供兒童就診篩檢量表測驗服務,主動針對弱勢團體、低收入戶家庭兒童,提供篩檢服務,以期及早發現異常個案,轉介至「兒童早期療育轉介通報中心」進行評估鑑定並持續補助醫療院所辦理發展遲緩兒童評估鑑定及療育業務。另為因應中央刪減本市統籌分配稅款的影響,且因0至三歲兒童係屬中央「三三三方案」由內政部統一編列預算,本府決定在照顧真正弱勢族群的考量及不影響既有醫療水準的原則下,自九十年度起六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內容,變更為辦理六
歲以下兒童健檢及重病、罕見疾病及低收入戶兒童醫療補助。在中老年人疾病防治工作方面,本府在中央刪減本市統籌分配稅款財政窘境的情況下,仍然繼續推動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保健醫療服務,除辦理弱勢族群老人至醫院門診健康檢查及保健門診就醫部份負擔補助外,並賡續辦理社區服務及居家照護服務。另對於獨居老人的照護方面,除配合社政單位擬訂獨居長者危險因子評估指標,建立獨居老人通報系統外,在加強老人精神醫療服務上,本府已通過修改市立療養院現行組織規程,擬特別增設老人精神科,設立老人精神科病房,為老人醫療提供完整服務。
為提高到院前心跳停止病患的存活率,英九特別指示由消防局與衛生局密切配合實施雙軌制到院前救護,由仁愛、中興、和平、陽明、忠孝、萬芳、台大、榮總、台安、馬偕、三總、新光等十二家責任醫院分別派遣醫護人員、救護車與消防局「金鳳凰」救護隊同步出勤救護。自八十九年一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為止,共計出勤一、二二五次,平均每件案件由通知至到達現場的時間約為五分鐘。截至今年六月底止,本市到院前心肺停止病患的出院存活率雖僅有百分之八點七六,但卻較過去提高近八倍。
此外,本府為關懷本市嚼食檳榔市民的健康,衛生局已擬定台北市檳榔衛生管理計畫,並開全國之先河,在今年五月二十三日將「台北市檳榔衛生管理自治條例」(草案)送達 貴會安排議程審議。在自治條例尚未通過之前,仍將積極辦理衛生教育宣導及口腔篩檢,以加強市民對檳榔危害的認識,進而自動拒嚼檳榔。其他如加強市立醫院的管理,減少虧損狀況;實施「不同工不同酬」獎勵金制度;推動首長經營責任制;建立資訊化作業;繼續推動半開放制度及提昇醫療服務品質;推動醫療儀器合作,在有限的資源及醫療科技快速發展下,集中資源建立各院特色,彌補各院間之不足,建立真正可以提供高品質健康照護的市立醫院,並將其醫療水準提昇至與醫學中心等級,為市民健康把關。 

參、三e都會的新紀元 

去年我們遭逢百年難得一見的「九二一大地震」,迄今仍有許多問題有待本府努力解決與重建,英九除對此多次召集會議研究各種妥善解決之方案,亦要求各機關記取教訓,對於各種災難的發生要做到平時多演練,災難來臨時才能不慌亂。面對跨越世紀的全新紀元,做為中華民國的首都,英九自當要求市府全體同仁發揚「廉正、明快、主動、親切」的精神,落實「寧可撈過界,不要踢皮球」的勇於負責作法,共同來為全體台北市民努力、打拼。
英九為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們所報告這麼多的市政建設中,總的來說,我們現在正進行的是e的三次方的城市寧靜革命,透過「快速運輸-捷運路網」(Express Transport)的完成-改變台北市民的生活空間的傳統概念;「隨袋徵收-環保理念」(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的推動-亦將改變市民的生活與消費習慣;與「電子化政府-網路新都」(Electronic Government -Cyber City)的建構-藉由網際網路、線上服務無遠弗屆的特性,顛覆傳統面對面的服務方式。在未來台北「e」起來成功經驗的擴展下,台北市的市民將可成為享有最主動親切的服務、最迅速便捷的運輸與永續經營的生態環境,而以作「台北人」為榮。
在貴會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們監督與英九、市府全體員工戮力以赴及所有市民參與下,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寧靜革命,這場一旦革命成功,台北市將由一隻緩慢前進的毛毛蟲,成為破繭而出的蝴蝶。我們不只要成為台灣第一、還要維持在亞洲進步城市中的地位、更要躋身為世界一流的城市。
以上報告,敬請 指教!最後
敬祝
議長、副議長、各位議員女士、先生健康愉快!
大會順利成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