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科技願景與行動
https://www.ey.gov.tw/Page/448DE008087A1971/4abeff48-c053-4801-b26b-285d101ccf55
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18071534-41cc-4b12-a1da-2a4363fae088
。台灣都市城鎮形貌。www.archi.com.tw。建築攝取網。建築電子報。建築脈動。建築志事。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 https://tcnm.taichung.gov.tw/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 (1120216更新)
延續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新竹縣、雲林縣、嘉義市等七縣市共組「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成功模式,在既有合作默契及豐富經驗的基礎下,本年度擴大舉辦,新增新竹市。於112年2月16日辦理「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啟動儀式,邀集八縣市首長齊聚,共同宣誓中臺灣治理平台持續推動,也期許八縣市未來共同合作,讓中臺灣區域治理再創高峰。
平台共分為「空污環保組、經濟發展組、交通建設組、觀光旅遊組、農產行銷組、衛生安全組」等六大議題組別。
中台灣治理平台副首長會議嘉義登場 張治祥秘書長:深化跨域合作 共創韌性宜居生活圈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副首長會議雲林登場 多項提案共創美好宜居生活圈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816 15:25:00)「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113年度副首長會議昨(15日)在雲林縣土庫驛可可莊園圓滿落幕,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與其他7縣市副首長率領各縣市府團隊出席,共同商議交流中臺灣運作事務,達成共識新增提出54項合作提案及1項臨時提案,未來將齊力向中央發聲,持續共創中臺灣宜居生活圈。2022-11-11。111年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 - 嘉義市政府智慧科技處
2022-10-19。守護中臺灣水環境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水巡隊交流會議」圓滿完成
2022-09-14。整合行銷特色商圈 中台灣7縣市首長啟動商圈遊購讚
2021-09-23。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論壇 楊縣長:學習跨域治理精神
中部七縣市透過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合作迄今已2年餘,為探討中部區域治理的各項議題及分享成果,今天(23日)台中市舉辦「共創新時代.擘劃中台灣」2021區域治理論壇,以「空污環保」、「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觀光旅遊」、「農產行銷」、「衛生安全」為六大討論主題,齊聚7縣市首長及學者參與,新竹縣長楊文科也親自到場共同宣示,深化中部城市區域合作,擘劃中台灣共榮的新時代!
楊文科說,中台灣7縣市之間關係如同歐盟般,緊密聯結,中台灣好,台灣就好,只有7縣市一起努力,台灣才會走向富強康樂的社會,這六大方案,已共同完成86.2%,這是盧市長領導之下的成果;雖新竹縣頭前溪兩岸風不平、浪不靜,但他會秉持治理平台的精神,強調以中台灣跨域治理為典範,大家一起來學習。
2年前新竹縣在台中市長盧秀燕邀請下,與雲林縣及嘉義市一同加入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將平台從原先4縣市擴大至7縣市,藉此擴展中部各縣市的合作範圍及治理量能。出席的7位縣市長為台中市長盧秀燕、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林明臻、雲林縣長張麗善、嘉義市長黃敏惠、苗栗縣長徐耀昌,和新竹縣長楊文科。
盧秀燕表示,七縣市的聯手不僅在六大合作議題上並肩作戰、成果共榮,例如聯手抗疫,不互相甩鍋、指責,而是彼此串連,印證區域作戰奏效。
受新冠肺炎疫情引響,全台自5月中下旬起進入三級警戒,沒有任何一個縣市可以獨善其身,透過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七縣市共同聯手不僅在六大合作議題上並肩作戰、成果共榮,疫情期間更是聯手抗疫,彼此串連、協助足跡追蹤、提供防疫資源等,印證區域作戰奏效,也使中台灣生活圈的疫情有效防堵,成為區域治理的新典範。另外,因應防疫指引室內集會人數限制,本次論壇全程採取線上直播,邀請民眾上線參與,讓民眾瞭解為何縣市之間要合作,並將區域治理過程及議題公開討論,期待透過不同觀點的建議,讓區域治理合作更上一層樓。
近兩年七縣市在「空污環保」、「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觀光旅遊」、「農產行銷」、「衛生安全」等六大議題進行資源共享,互補互利,統計108年的區域合作提案數達35案,該年度繼續列管執行中有21案、解除列管已完成的有14案;109年度合作案更累計增加到58案,至109年12月底止,繼續列管執行中的區域合作有32案,解除列管已完成的區域合作則有26案,並有多項議題透過平台逐步形塑共識中,顯示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已建立起常態的合作機制。
2021 共創新時代 擘劃中臺灣 | YOU, ME, WE can transform
TAIWAN.
2021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平台簡介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 (1100113更新)
原本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平台的合作基礎下,臺中市盧秀燕市長上任後擴大邀請新竹縣、雲林縣及嘉義市加入,並於108年4月12日邀集彰化縣長王惠美、南投縣長林明溱、苗栗縣長徐耀昌、新竹縣長楊文科、雲林縣長張麗善、嘉義市長黃敏惠共同齊聚臺中,七位縣市首長共同簽署「中臺灣區域治理合作宣言」,象徵中臺灣的區域合作邁入嶄新紀元。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合計人口數高達690萬人,土地面積占全國三分之一,七縣市針對「空污環保」、「經濟發展」、「交通建設」、「觀光旅遊」、「農產行銷」、「衛生安全」等議題擴大合作,將持續展現亮麗合作成果,締造中臺灣共同福祉。
歷次首長會議手冊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110年七縣市首長會議手冊(1100915)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109年七縣市首長會議手冊(1091007)
中臺灣區域治理平台-108年七縣市首長會議手冊(1081221)
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38ECD5BE5E003072
LOCALCULTURETW:推動地方創生相關訊息
LOCALCULTURETW:113年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成果發表會暨市集
我們正在尋找有志投入地方創生行動但經驗尚淺之青年夥伴,持續以行動支持地方創生的新能量!
國家發展委員會整合各部會地方創生資源,協助地方政府、民間團體、青年團隊等推動地方創生事業,發展地方新經濟,點燃全國地方創生之動能。為加速落實推動地方創生工作,110年起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規劃辦理「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透過補助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推動創生事業,設置青年培力工作站,建立青年返鄉創生支持系統,並強化城鎮機能及環境整備等地方基礎建設,有助於促進地方產業發展,加速達成地方創生目標。
在前述計畫基礎下,國家發展委員會進一步推動獎勵地方創生青年行動所需資金,尋找有志投入地方創生行動但經驗尚淺之青年夥伴持續以行動支持地方創生,並搭配專業輔導培力課程,幫助各地有意投入地方創生行動之青年團隊,將各種具實驗性或創新性的構想付諸行動,期望藉此培育更多種籽人才,蓄積未來地方創生、持續深耕發展的動力。
URBANSCAPETW: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112年度團隊簡介
臺中市捷運七線齊發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8231/post
https://www.taichung.gov.tw/3006112/post
URBANSCAPETW:【臺中市】交通局「捷運大臺中 打造完善路網」專案報告(113年3月5日第615次市政會議)
2021-01-31。台中再傳「捷」報!捷運綠線延伸 獲行政院核定
2023-12-14。行政院長允儘速核定中捷綠線延伸 盧市長致謝:藍線更迫在眉梢
2023-12-14。陳揆:行政院支持中捷綠線延伸大坑、彰化案 盼中央地方通力合作 早日定案動工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14)日於行政院會表示,行政院支持臺中捷運綠線北延大坑、南延彰化一案,所持的立場是附條件一次核定,請國家發展委員會盡速完成審查程序,行政院將盡速核定可行性評估報告,希望中央及地方政府能夠通力合作,讓本案早日定案動工,以捷運連結臺中及彰化的生活圈,造福中部地區民眾。台中捷運綠線通車2週年,運量攀升創新紀錄,台中市政府持續推動5條捷運路線的綜合規劃與可行性研究報告,目前進度持續向前!交通局表示,屯區民眾關注的「屯區捷運環狀線」及「捷運藍線延伸太平」,5月再度提送交通部審查,屯區捷運計畫將可完善鐵路及台74線東側地區與捷運路網連結,未來將從單一捷運綠線,推動與捷運藍線交會,接續和機場捷運(橘線)構成雙十字軸線,經屯區捷運與綠線串聯成環形路網,提供便捷的軌道運輸服務。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台中捷運整體路網在110年4月15日經交通部同意備查,同時推動各條路線的綜合規劃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捷運藍線綜合規劃,以及捷運綠線延伸、機場捷運(橘線)、屯區捷運等可行性研究,目前皆已進到中央審查的階段,進度持續穩定向前推進,後續將在整體路網架構下,逐步推動及完成各路線。
「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報告也在4月18日由交通部轉呈行政院續審,距離核定僅剩最後一哩路!」葉局長指出,市民朋友期待多時的台中市第二條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報告今年2月20日通過交通部審查,目前正等待中央審議,市府後續將積極配合審查作業,爭取行政院儘速核定捷運藍線,期盼早日開工及通車,與捷運綠線在市區交會形成十字軸線路網。
葉局長也向市民報佳音,攸關屯區重大交通發展的屯區捷運計畫,路線包含「屯區捷運環狀線」及「捷運藍線延伸太平」,市府已於今年5月1日再度提送交通部審查,預期屯區捷運計畫可帶動鐵路及台74線東側地區與連結捷運路網,繁榮沿線發展,市府正將積極爭取計畫及早通過。
葉局長進一步說明,市府大力推動捷運路網,除了捷運藍線及屯區捷運之外,包括捷運綠線延伸線與機場捷運(橘線)之可行性研究計畫,目前皆全力配合中央單位相關審查程序中,繼續爭取獲得中央的支持及核定,邁向「捷運台中、富強城市」,發展更便利的一日都會生活圈。
交通局強調,台中捷運路網發展願景,從捷運綠線單一路線,逐步推動成與捷運藍線交會形成的十字路網,並接續與機場捷運(橘線)構成雙十字軸線,建構出台中捷運系統骨幹後,也會由屯區捷運與綠線串聯成環形路網,擴大服務範圍,打造四通八達的捷運路網,台中市將繼捷運綠線、捷運藍線、綠線延伸段、藍線延伸段、機場捷運及屯區捷運環狀線逐步完善城市6大捷運路線。
2022-11-20。台中捷運4年推動6路線 打造完善路網
台中捷運綠線去年通車後,台中正式成為捷運城市,捷運整體路網也在去年4月15日經交通部同意備查,並同時推動5條路線的綜合規劃與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完成捷運藍線綜合規劃,也完成了綠線延伸、機場捷運(橘線)、藍線延伸太平、屯區捷運環狀線(紫線)等可行性研究,目前皆已送到中央進行審查,進度持續穩定向前推進,後續將在整體路網架構下,逐步推動及完成各路線。
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為提供市民完善的運輸服務,打造「捷運台中、富強城市」,市府這4年來積極建構捷運路網,市長盧秀燕上任後,聆聽民意需求,除加速捷運建設,也持續召開公聽會收集民眾意見,再加以優化規劃,提供優質且符合市民需求的軌道運輸。
葉局長說明,市民朋友最關心的捷運藍線綜合規劃,已於今年5月11日提報修正後報告書,交通部於11月1日召開審查委員會,市府於會中向委員詳盡說明,也獲多位委員支持肯定;委員會再建議市府應針對經費分攤權責歸屬、運量預測、機廠選址、都市計畫配合調整、過軌及共用機廠、轉乘及車站周邊人行動線規劃等議題補充說明,市府後續將依據審查意見,儘快補正資料後再提送審議,並積極配合審查流程,爭取行政院核定捷運藍線,期盼早日開工及通車。
此外,捷運綠線延伸線可行性研究,已於今年6月22日由交通部轉呈行政院審查,目前市府正依中央9月2日審查意見補充修正中,待修正完成後再儘速提報中央爭取核定。另機場捷運(橘線)中央去年召開初審會議後,市府於今年4月1日再次提報中央審查,屯區捷運亦於6月20日提報交通部審查,目前皆積極依中央意見補充及修正報告,後續將持續配合中央審查程序,爭取中央早日核定各項計畫。
葉局長指出,台中市的捷運發展願景將從捷運綠線單一路線,逐步推動成與藍線交會形成的十字路網,並接續與機場捷運(橘線)構成雙十字軸線,建構出台中捷運系統骨幹後,由屯區捷運與綠線串聯成環形路網,擴大服務範圍,打造四通八達的捷運路網。
葉局長強調,未來將逐步推動落實,將可連結高鐵台中站、台中港及台中國際機場的陸海空國際門戶,以及台中工業區、中部科學園區、水湳經貿園區、台中軟體園區及烏日高鐵特定區、北屯機廠特區等,串接前店、後廠、自由港,並強化市區與山海屯區的交通網絡,提供台中市民完善的運輸服務,也期盼藉由交通的便利性創造人流,進而帶動金流、物流及區域發展。
2022-06-21。中捷藍線延伸、紫線進度向前 盧市長:報部核定盼盡速開工
台中市政府全力推動捷運路網,接連傳出好消息,不僅綠線正式營運通車滿週年,藍線環評初審已通過,紫線(屯區捷運)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已於昨(20)日提報中央審議,市長盧秀燕今日於YouBike2.0突破1100站活動記者會上受訪強調,市府一定會將各條捷運期程與路線確定下來,報部核定後盼盡速開工,提供更便捷舒適的交通服務。
市長盧秀燕今日出席台中YouBike2.0突破1100站暨導入YouBike2.0E電輔車記者會時,針對媒體詢問紫線可行性研究報告昨日送到中央一事,盧市長表示,她在上任之前,藍線在太平地區被腰斬,受到影響,紫線部分也一直沒有定案,這幾天終於把紫線定案,關係到屯區好幾個行政區,從北屯、太平、大里、南區等整個路線定案,並於昨日提報中央。
盧市長指出,整個台中捷運路網規劃持續進行中,第一,送審中央的藍線環評通過,現在只等行政院核定就可開工;第二,藍線延伸到太平及紫線的可行性報告也都完成,現在報部核定中,台中是一個大城市,捷運大台中、大台中捷運,市府一定會把相關期程與路線確定後,編列相關預算並開工,感謝大家共同努力與幫忙。
交通局表示,屯區捷運可行性研究自107年啟動,盧市長上任後定案,並於111年6月20日提送交通部審查,計畫內容包含屯區捷運環狀線及捷運藍線延伸太平二段,透過屯區捷運環狀線連接捷運綠線,搭配十字交織的機場捷運、捷運藍線及捷運藍線延伸太平段,形塑更便利的一日都會生活圈。
交通局長葉昭甫指出,屯區捷運整合捷運綠線、藍線及機場捷運(橘線),相關工程界面,市府皆已審慎評估考量,後續也將全力爭取可行性研究盡快核定,早日啟動綜合規劃、完工啟用,完善台中捷運路網。
2021-04-25。台中第一條捷運通車! 盧市長:十年喜事 百年大計
歷時13年,台中捷運綠線興建過程面臨許多挑戰,市府「捷」盡全力、逐一克服,今(25)日正式通車。市長盧秀燕感謝歷任總統、市長、中央部會、台北市政府與市民支持共同完成艱鉅任務,見證歷史性的一刻,這是台中第一條捷運,不僅是十年喜事,更是百年大計,台中交通正式邁入新紀元!
市府今日上午在捷運綠線市政府站舉行通車典禮,盧市長與蔡英文總統、馬英九前總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交通部次長陳彥伯、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等人,共同按下象徵通車的列車LED燈,宣布中午12時起正式通車。
蔡總統表示,台中捷運是台中人的夢想,今天很高興見證綠線通車,台中市民經過多年等待,如今終於進入捷運時代,謝謝所有工作夥伴的付出,台中市民才得以實現夢想,未來則要依靠所有中捷夥伴繼續努力,祝福台中捷運「安全暢通、營運順利!」
蔡總統也說,台中捷運綠線是中央與地方團結合作、互相幫忙的成果,近期台灣面臨乾旱,國軍水車進駐台中送水,盧市長也非常關心抗旱工作,表達願與中央合作,齊心對抗旱象;未來台中捷運綠線延伸大坑及捷運藍線,中央前瞻預算都會支持,希望讓中台灣鐵道運輸更便利。她強調,台灣經濟蓄勢待發,台中扮演重要角色,綠線通車將讓中台灣未來發展更有希望,為城市發展帶來契機。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表示,台中捷運綠線由交通部、台中市政府、台北市政三方合作完成的計畫;捷運綠線完整串連高鐵、台鐵與捷運,以後烏日到市政府只要半小時、市區到高鐵站只要18分鐘;台中市政府日前提報的捷運藍線計畫也已獲交通部原則同意備查,盼藍線盡快完成,未來綠線、藍線將形成十字型交叉路網,從市政府站可轉乘到台中各地,中央會支持台中的交通建設。
盧市長指出,捷運綠線是大台中地區民眾引頸期盼的軌道建設,她民國97年時擔任立委時就積極爭取,並以財政預算委員會主席的身分,安排前交通部長毛治國與前台中市長胡志強交通團隊見面,協商台中三大交通建設預算,也因明確預算,使毛前部長、胡前市長與前台北市長郝龍斌順利簽署台中捷運三方協議書;接著民國98年由馬英九前總統與胡前市長擲下第一鏟,宣告大台中捷運建設的起跑。
盧市長表示,捷運去年雖然發生電聯車聯結器軸心斷裂事件後暫停試營運,自己從那時起也換上中捷公司同仁的制服,表示願意和同仁站在一起,直到捷運正式通車才願意換下,「明天起我可以換下這身制服,但不會卸下重擔」。
盧市長強調,通車不代表結束,而是兩個新使命的開始,第一個使命是「安全營運」,將以乘客安全為最大考量,讓市民安心享受捷運新生活;第二個使命是「建置捷運路網」,台中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光只有一條捷運是不夠的,市府已制定「捷運大台中計畫」,並在這個月剛獲交通部核定,未來也將積極布建,許大台中一個便利的交通環境。
盧市長也向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與台中捷運公司、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致謝,她表示,為了蓋完這條捷運,以嚴厲的態度和高標準來要求團隊,捷運團隊也全力以赴、使命必達,尤其是北捷局負責土建的主任洪崇坤、負責水環的主任張永昌與負責機電的副總工程司陳茂生和主任李正忠等大批工程人員,他們從98年起就被長期派駐台中,不眠不休為台中建設第一條捷運,大聲的唱出他們的姓名,只因他們不應該是無名英雄,而是應該被記住、被感謝的英雄。
盧市長也補充,歷時13年的台中捷運曾因工程進度遙遙無期,使得市民差點失去信心,也因此上任時便允諾市民「開不了工的要開工,像大智路打通;完不了工的要完工,像台中捷運綠線通車」,今天我們成功兌現承諾,再次感謝總統、每一位基層同仁,捷運施工期間造成鄰近店家及交通不便,也感謝市民對捷運建設的支持與無限包容。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交通建設是國家發展基礎,大眾運輸建設必須考量都市發展,是一項艱鉅任務,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代辦興建台中捷運,如今終於完工交由台中捷運公司營運;他也分享台北捷運經驗,捷運完工後仍須持續視民眾使用需求持續升級設備,例如北捷後來即再新增多處電扶梯改善無障礙空間;台中捷運試營運後運量已超過213萬人次,台中捷運能順利通車,是因為有大家的努力,祝福營運順利。
2021-04-19。捷運新生活! 台中捷運整體路網計畫獲交通部同意
「台中地區大眾捷運系統整體路網評估計畫」為台中市捷運建設推動基石,市府自108年9月提報整體路網評估報告至交通部審查,歷經多次會議,終於在今年4月15日獲交通部原則同意備查。交通局長葉昭甫表示,很高興交通部認同市府的捷運路網規劃,將持續完善交通路網,打造「捷運台中、富強城市」。
葉局長表示,配合交通部「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地方政府應提出整體路網評估報告送交通部審議,以作為後續捷運發展依據。市府自108年9月即提報整體路網評估報告至交通部審查,歷經多次書面審查,以及去年11月鐵道局「專家學者及相關單位審議會議」後,最終於今年4月15日獲交通部同意備查。
葉局長指出,「台中地區大眾捷運系統整體路網評估計畫」依據台中未來都市發展及運輸需求,分析出具有發展潛力的捷運路廊,擘劃未來捷運發展路網及分期推動規劃,為台中捷運系統後續推動的重要基礎。台中捷運近期將以完成捷運綠線(含延伸)、捷運藍線(含延伸)及機場捷運(橘線)所構成的捷運路網為首要目標,可連結高鐵台中站、台中港及台中國際機場等陸海空國際門戶,並強化市區與山海屯區的交通網絡,提供市民完善運輸服務。
葉局長表示,台中捷運發展願景將由4月25日正式通車的捷運綠線單一路線,逐步推動成與捷運藍線交會形成的十字路網,並接續與機場捷運(橘線)構成雙十字軸線,建構出台中捷運系統骨幹後,由大平霧捷運與捷運綠線串聯成環形路網,並持續向外輻射發展,擴大服務範圍,打造四通八達的台中捷運路網。
交通局說明,捷運綠線將於4月25日正式通車營運;捷運藍線已於3月4日提送綜合規劃至交通部審查;機場捷運(橘線)也於4月9日提送可行性研究給交通部審查;捷運綠線延伸大坑、彰化可行性研究已推進至行政院審查階段;紫線大平霧捷運正辦理可行性研究中,預計於上半年召開可行性研究說明會。
此外,中遠期路網包括崇德豐原線、豐科軸線及科工軸線等,可服務豐原、潭子、神岡、中部科學園區以及精密機械園區等地,未來將逐步推動,妥善串連周邊公共運輸及人行系統,營造優質、舒適、便捷且永續的交通環境。
臺中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臺中市公共運輸及捷運工程處
捷運路網
桃園捷運綠線明年第一階段通車、119年全線通車
2023-08-29。克服工程挑戰!捷運綠線首段隧道完成貫通 張市長:力拚115年通車至桃園藝文特區
2021-10-13。桃園捷運綠線「GC04標統包工程」年底招標,發展智慧航空城的關鍵工程
《織‧府中─2025新北永續風格日》6/7-6/8板橋府中登場 | 中央社訊息平台
新北市2030願景工程板橋府中美學計畫
府中美學 https://fuzhong-life.com.tw/
2022-01-21。打造城市新美學 府中雙城三廣場動工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全力推動2030願景工程,打造城市新美學,以板橋府中作為美學示範基地起點,採分期分區方式推動雙軸、三廣場改造,並在在去年底完成縣民大道一、二段和重慶路人行環境改善後,其中縣民大道一段(民族路至館前西路)及北門街即將完工,今年目標將改善府中廣場、市民廣場、站前廣場等人行空間,原本停放機車的府中廣場將改為下沉式停車場,提供行人更多休憩空間,打造結合安全、舒適、美學的人行環境,全案預計明年2月前完工。
新北市長侯友宜於今(18)日前往已完工的重慶路行人徒步區主持「新北市板橋區『府中雙城』環境改善工程」雙軸完工暨三廣場開工視察,由新工處負責府中廣場、市民廣場及板橋車站周邊人行空間改善,景觀處進行站前廣場改善,三廣場面積高達5.18公頃,完工後可以串連縣民大道及重慶路、北門街雙軸線,擘劃府中美學示範基地藍圖。
侯友宜說,板橋區位處新北市都會核心,加上捷運生活圈的便利性,已成為新北市重要的生活及消費場域,市府自去年起在捷運板橋站至府中站之新舊雙城間,提出「府中雙城」雙軸三廣場環境改善計畫,期望打造新美學意象,活絡在地商機與人文活動。
工務局長詹榮鋒表示,即將動工的府中廣場,原本有一半空間為轉乘停車場使用,未來將改為下沉式停車場,上層廣場為府中川堂,提供民眾更多休憩空間,同時也規劃將府中路北側、東側道路,與捷運2號出口廣場縫合,擴大人行空間;拆除影響行人通行的遊龍陸橋單側樓梯,優化當地生活及觀光人流動線;也將一併調整車行動線、公車停等區位置,結合廣場內休憩、多功能的活動空間,保留枋橋舊城文化氣息。至於市民廣場及板橋車站周邊人行空間、站前廣場部分,將改善既有穿越性人流動線阻隔情形,串連周邊靜態綠廊與動態廣場,透過亮點設施營造新城樣貌。
工務局說明,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以分期分區方式推動,雙軸部分,東西向為縣民大道、南北向為重慶路及北門街,三廣場則是府中、市民及站前等三廣場,市府在去年底完成縣民大道一、二段(新府路至民族路)、重慶路(中山路一段至館前東路)人行環境改善後,縣民大道一段(民族路至館前西路)和北門街即將完工。雙軸三廣場以友善高齡、行動不便人士等為原則,營造人本友善的步行空間,總經費約4.71億元,並獲得內政部營建署「109年度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前瞻建設支持與補助,營建署補助為48%,約2.26億元,新北市款為52%,約2.45億元,其中三廣場工程總經費約2.7億元。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視察中指示,本工程務必如期如質完工,期盼完工後的廣場可與周邊人行綠廊縫合,提供兼具人本、安全、綠意的友善環境,亦活化節點空間使用,促使地方創生,賦予府中地區全新的價值與風貌。
「府中雙城」雙軸完工暨三廣場開工 侯友宜盼提供人本永續通行環境
2022-01-18
【新北市訊】為打造城市新美學,新北市政府以板橋府中作為美學示範基地起點,採分期分區方式推動雙軸三廣場改造。市長侯友宜今(18)日主持「府中雙城環境改善工程」雙軸完工暨三廣場開工儀式時表示,希望提供市民兼具人本、安全及永續的友善步行環境,同時為府中商圈帶來更多觀光人潮。
侯友宜表示,板橋地區作為新北市的發源地,承載新北市的發展記憶,希望在新發展與舊歷史的碰撞下,打造融合現代化及傳承歷史文化的好地方。因此市府提出「府中雙城」雙軸三廣場環境改善計畫,盼改善捷運板橋站至府中站之間的通行環境,帶動商圈人潮,並提供充裕的人文活動空間。
侯市長指出,目前「東西向的縣民大道」和「南北向的重慶路及北門街」兩條軸線即將完工,「府中」、「市民」及「站前」等三廣場的人行空間也會陸續開工。即將動工的府中廣場與府中商圈緊密相連,未來整合商圈人行道,將提供市民舒適的步行與休憩空間,活絡商圈經濟。
工務局說明,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以分期分區方式推動,雙軸部分,已在去年底完成縣民大道一、二段(新府路至民族路)、重慶路(中山路一段至館前東路)人行環境改善,縣民大道一段(民族路至館前西路)和北門街也即將完工;今年目標將改善府中廣場、市民廣場、站前廣場等人行空間,期望打造結合安全、舒適、美學的人行環境,全案預計明年2月前完工。
雙軸三廣場以友善高齡、行動不便人士等為原則,營造人本友善的步行空間,總經費約4.71億元,並獲得內政部營建署「109年度提升道路品質計畫」前瞻建設支持與補助,營建署補助為48%,約2.26億元,新北市款為52%,約2.45億元,其中三廣場工程總經費約2.7億元。
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規劃成果 「府中雙城」城市願景展盛大開幕
2020-12-11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為賦予板橋府中老城區和現代化的板橋站城市新生命,正進行整體規劃強化區域品牌,推動「板橋府中美學示範基地」計畫,將於12月10日起至110年1月10日,在「板橋府中15」三樓展演廳舉辦「府中雙城 城市願景展」,向外界說明新北市政府如何擘劃2030年城市願景,並於今日上午由侯友宜市長主持開幕式,向民眾宣示新北市2030願景工程正式啟動!
侯友宜市長表示,「府中雙城」以「城市中心的城市」為規劃構想,一端為舊火車站為中心之古城區,另一端為四鐵共構的新板特區,將古城區與新板特區串聯一個「雙軸三廣場」主軸。透過「縣民大道」和「重慶路至北門街」這兩條綠帶通廊軸線與人本步行街道軸線串聯,融合古城區與新城區的城市景觀。同時,重新規劃位於府中的「府中廣場」、「板橋站前廣場」及新北市政府後的「市民廣場」,將三個廣場的節點可以和區域街廓與生活型態相結合,並在「府中雙城」整體視覺系統引導下,讓新舊城區一公里的街道巷弄距離之間,可以匯聚成一座歷史底蘊與都會能量並存的雙城。
工務局指出,「府中雙城 城市願景展」展出期間自12月10日至110年1月10日,展覽主題包含「府中雙城」、「府中態度」、「三代城市」、「城中劇場」、「雙城一公里」等五大主題。位於主視覺區域的「府中雙城」以大型平面輸出之看板定義了府中雙城及城市印象;「府中態度」係透過8位生活於府中的人物訪談影片敘述府中精神;「三代城市」以時間軸呈現枋橋城自1855年開城以來之大事紀;「城中劇場」則為本次展覽主秀,以1:1000之模型結合特殊聲光影音投射,呈現府中雙城樣貌與未來想像;「雙城一公里」呈現計畫範圍之設計主軸,包含「雙軸三廣場」之規劃圖面,令人了解如何翻轉新北城市風貌。
工務局長詹榮鋒進一步說明,展覽期間另於府中15一樓咖啡廳安排4場講座沙龍,民眾可自由入場參加,議題包括城市養成計劃(12月10日)、世代蹦出的文化味(12月19日)、生活養分大補帖(12月20日)、一個偉大城市的誕生(110年1月10日)等,透過設計界、藝文界、建築界等專業人士訪談,讓參加民眾了解一座城市如何透過軟體、硬體之結合與擘劃,成為一座偉大的城市。期待透過本次策展能為新北市打造出與眾不同的城市新價值,進而塑造2030年城市願景。
工務局進一步說明,展覽期間出席民眾只要在展覽現場拍照,並上傳工務局工程圖輯隊臉書於置頂貼文下留言,就可以參加抽獎,工務局將提供100份精美獎品,包括造型筆袋、樂高工程積木、運動毛巾、悠遊卡等,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臺東縣政府地政處 https://land.taitung.gov.tw/
臺東縣豐榮、豐樂地區(南區)區段徵收案抵價地抽籤及配地說明會圓滿完成 7月啟動配地作業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604 17:46:49) 臺東縣豐榮、豐樂地區(南區)區段徵收案抵價地抽籤及配地說明會圓滿完成 7月啟動配地作業2022-10-18。豐榮豐樂南區區段徵收工程已上網招標臺東縣府廣邀全國優質營造業者參與投標 打造出宜人久居的新生活區
為紓緩臺東都市計畫地區現況發展飽和的壓力,解決居住空間需求及公共設施缺乏等問題,提供在地居民及返鄉的年輕人一個友善宜居的生活環境,臺東縣政府刻正全力推動緊鄰臺東市鬧區的豐榮、豐樂地區(南區)區段徵收工程案,10月13日正式上網公開招標,縣長饒慶鈴十分重視這一項區段徵收案,指示地政處積極妥適規劃,縣府廣邀全省各大優質營造業者參與投標,期盼有共同理念價值的營造夥伴加入此工程案的行列,一同打造豐榮、豐樂(南區)韌性、永續、樂活的新風貌。
臺東縣政府表示,臺東市作為大臺東地區的行政、商業機能中心,近年來市中心的都市發展漸趨飽和,面臨可建築土地供給不足的問題,致使近年來房地價不斷攀升,而緊縮的住商空間,及有限的預算財源,同時也排擠了公共設施闢建的機會,無法提供在地居民及返鄉的年輕人一個友善宜居的生活環境,為此,縣府積極尋求改善策略。
地政處指出,豐榮、豐樂地區(南區)區段徵收案兼顧環境品質、居住公益、消防安全及原住民傳統文化之延續發展,將興建供弱勢縣民居住的公益性合理住宅,全區公共設施包含大豐消防分隊、大豐消防公園、馬當文化公園、馬當聚會所及停車場。同時為因應都市急遽發展及氣候變遷的雙重挑戰,藉由複合式防災公園、雨水再利用系統、透水鋪面以及滯洪池之規劃設計,強化地區防災、改善生活環境機能,以達成韌性海綿城市之規劃理念,期許不久的將來能建構臺東縣第一個宜居永續城市示範地區。
地政處並進一步說明,豐榮、豐樂(南區)區段徵收工程案已於9月30日至10月4日上網公開閱覽,10月5日、6日兩天則分別舉辦臺東場與高雄場邀標說明會,10月13日正式上網公開招標,臺東縣政府廣邀全省各大優質營造業者參與投標,期盼有共同理念價值的營造夥伴加入,一同打造豐榮、豐樂(南區)韌性、永續、樂活的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