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 星期五

【嘉義縣】大埔藍色公路遊憩廊帶計畫


嘉義縣大埔鄉建置「全台偏鄉唯一數位APP」 晉級台灣首選秘境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927 09:33:28)「大埔藍色公路遊憩廊帶計畫」入選交通部觀光署111-113年重點景區遊憩廊帶計畫,獲得最高補助1億5000萬,成為大埔有史以來觀光工程補助的最高經費,建築工法串聯水陸三大亮點工程案,包含「琴鷹薈館」、「曾文水庫碼頭友善環境改善工程」、「賞鷹平台新建工程」,其中又以曾文水庫碼頭無障礙設施(接駁廂體)其工法特殊,未來有機會申請金氏世界紀錄,打造觀光秘境。

「深入大埔,觸控山林」宣傳記者會今26日在嘉義縣府中庭舉行,由縣長翁章梁、大埔鄉長吳明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長徐振能等人邀遊客暢遊大埔。

大埔鄉公所表示,在前立委陳明文、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鄉長吳明勲等通力爭取下獲得補助,行銷面更打造「歡迎來大埔」全台偏鄉唯一數位APP,彙整有史以來最完整的各項資訊,走訪了103家業者,目前已有81家加入APP系統。

大埔鄉公所指出,店家透過教育訓練課程及數位行銷運用,包括Google、FB、YT、LinePay、台灣pay、數位電子菜單;全家、蝦皮電商等新興平台與通路,打破偏鄉差距、奠定行銷基底。同時搭配國內及國際KOL踩線報導,聘請金穗獎新銳導演製作吸引眼球視覺的形象影片,將大埔整體建設與商圈從點線面完整串聯。

遊大埔只須透過APP規劃藍色公路旅遊,再運用定位導航功能直接點選想造訪地點,無需另行輸入設定,即可一次查好查滿各景點、旅宿、美食店家、消費優惠券、KOL推薦美食行程等,是款結合觀光與地方的全方位多功能APP。

吳明勲表示,大埔鄉史無前例,一次性投入大筆金額逐步打造觀光成型,三大建設以及軟體建置可強化藍色公路遊憩體驗,未來會加速大埔的食衣住行,甚至連結有潛能發展的區塊,令大埔以觀光為主軸飛快成長,「好山、好水、不無聊」值得深度旅遊,

翁章梁說,大埔是絕美的世外桃源,最近旅遊很夯,很多人去過口耳相傳,認為是台灣的秘境之一,最近投入相當大的經費建造基礎設施,彙整大埔鄉的特色,小提琴、老鷹、釣魚、還有無障礙設施方便遊覽,以及數位APP搭載中、英、日、韓語,結合代言人山豬妹與老鷹哥智慧導覽,還沒有來過的鄉親一定要來玩一次。

嘉義縣府盼啟用後能結合最具賣點的曾文水庫遊艇賞鷹活動,將人潮一波波推進,遊客可依個人預算、時間長度、地區位置特性,精準規劃專屬遊程及消費及停留時間,大幅提升觀光量能及產值,讓大埔成為台灣秘境旅遊首選鄉鎮,深入大埔觸控山林宣傳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BBVvUjsJrM

嘉義縣大埔鄉建置「全台偏鄉唯一數位APP」 晉級台灣首選秘境

嘉義縣大埔鄉建置「全台偏鄉唯一數位APP」 晉級台灣首選秘境

嘉義縣大埔鄉建置「全台偏鄉唯一數位APP」 晉級台灣首選秘境

嘉義縣大埔鄉建置「全台偏鄉唯一數位APP」 晉級台灣首選秘境

嘉義縣大埔鄉建置「全台偏鄉唯一數位APP」 晉級台灣首選秘境



2024年9月24日 星期二

【交通部觀光署】觀光圈輔導計畫

 

交通部觀光署    觀光圈

https://www.taiwan.net.tw/m1.aspx?sNo=0042000

成立觀光圈是交通部觀光政策之一,期望能藉由地方產官學組成的觀光圈在地組織,重新盤點在地資源,透過強大的區域個體概念,行銷與推廣在地旅遊,打造各具特色的區域性旅遊目的地,吸引國際旅客多次來台,除了首都圈,更能深入各地、拉長旅遊天數,看見更深度的台灣。

觀光圈行政專區


觀光圈

大東北角觀光圈

皇冠海岸觀光圈


馬祖觀光圈

金門觀光圈


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屏東觀光圈輔導計畫



LOCALCULTURETW【交通部觀光署】資訊資源索引

LOCALCULTURETW大東北角觀光圈

LOCALCULTURETW中彰觀光圈

LOCALCULTURETW大阿里山觀光圈

LOCALCULTURETW大草嶺觀光圈

LOCALCULTURETW大西拉雅觀光圈

LOCALCULTURETW雲嘉南濱海觀光圈

LOCALCULTURETW235區域觀光圈

LOCALCULTURETW日月潭觀光圈

LOCALCULTURETW屏東觀光圈

LOCALCULTURETW台東縱谷觀光圈

LOCALCULTURETW竹竹苗觀光圈

LOCALCULTURETW皇冠海岸觀光圈

LOCALCULTURETW高雄觀光圈

LOCALCULTURETW東海岸觀光圈

LOCALCULTURETW花東觀光圈

LOCALCULTURETW花蓮觀光圈

LOCALCULTURETW澎湖觀光圈

LOCALCULTURETW馬祖觀光圈

LOCALCULTURETW金門觀光圈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臺中市海岸資源漁業發展所】Fisheries and Fishing Port Affairs Management Office

 

臺中市海岸資源漁業發展所    https://www.links.taichung.gov.tw/


漁業向中看 | Facebook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Marine Bureau, Kaohsiung City Government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https://kcmb.kcg.gov.tw/ 

高雄海味地圖-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 Kaohsiung | Facebook


2023-03-08海洋局積極辦理海域監測 維護海域環境品質

為維護高雄市海域水質環境,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透過辦理「高雄市海域環境監測計畫」檢測結果顯示,近3年海域水質皆符合海洋委員會所訂「海域環境分類及海洋環境品質標準」,其中民眾所關心海域重金屬(如鎘、鉛、六價鉻、砷、汞、硒、銅、鋅、錳、銀、鎳)濃度皆低於法規標準。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長張漢雄表示,為維護市轄海域環境及防治海洋污染,透過向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海域環境監測計畫」,成功爭取到112年補助本市經費新臺幣102萬2仟元,配合海洋局預算217萬8仟元共320萬元,持續辦理本市海域環境監測工作。由於本市海域鄰接各河川出海口、軍港、商港、漁港、海岸公園區及其他海岸地區等,其海域水質常受到自然環境變化或人為因素呈現劇烈變化,造成對海洋環境的不利衝擊。海洋局執行本市海域環境監測,可有效掌握高雄市各區海域水質現況,了解每一海域垂直水層的分布水質概況,以全盤了解本市海域立體空間的全貌。

海洋局指出,自93年起依據「海洋污染防治法」執行市轄海域監測作業,100年縣市合併後,將原有14個監測採樣點增至現有36個,其監測頻率仍維持每季監測一次水文及水質、每半年監測一次底質及生態,並定期將監測結果上傳至海洋環境資訊系統網頁(http://kcmb.nkust.edu.tw),以提供民眾查詢本市海域環境監測資料。











臺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


臺南市漁港及近海管理所    https://fishingharbor.tainan.gov.tw/


臺南漁港介紹




將軍漁港拚觀光 「蚵連郎」休閒園區開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3/05/25 05:30

勞動部補助 由地方創生 發展永續旅遊 盼打造馬沙溝新亮點

〔記者楊金城/將軍報導〕地方創生,發展永續旅遊,將軍馬沙溝社區發展協會在將軍漁港港區成立「蚵連郎休閒園區」昨天開幕,要打造馬沙溝觀光新亮點。

馬沙溝海洋休閒運動渡假中心  Facebook




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2024第十四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


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團隊「木玉石光」獲得第十四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金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916 16:54:25)由農業部舉辦的第14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於9月15日上午舉辦頒獎典禮,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自100年開始辦理,為大專院校同學組隊提出駐村計畫,利用課餘和暑假期間,協助農村社區進行產業升級、品牌建立、文化技藝傳承等。

此次頒獎典禮蕭美琴副總統親自出席,並頒發金獎給由黃福康老師帶隊指導的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木玉石光」團隊,木玉石光團隊希望以國產材加上花蓮的特色玉石,讓花蓮的社區發光。在暑假期間,前進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駐村,以推廣傳承玉石歷史文化為主,用文化轉譯的方式,將豐田玉的歷史及玉石相關知識變成漫畫書,並嘗試創造石材的新價值,利用藝術設計的專業,設計出不同的課程,並推廣到社區,在眾多大學中脫穎而出,獲得今年的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金獎,著實不易。

蕭副總統與東華大學得獎人員合影。


蕭副總統與國立東華大學得獎人員合影。

東華大學木玉石光團隊海報。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高雄市】都會生態綠廊帶。楠梓產業園區


南部半導體S廊帶效應 信義房屋解析楠梓發展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911 15:22:09)根據高雄市地政局不動產買賣統計分析,今年上半年交易移轉棟數第一為楠梓區2977棟,進一步分析109年至113年五年期間高雄市區交易移轉量,前四年都是三民區第一,今年楠梓區首度超車三民區,顯見高雄房市熱區已實質移轉;信義房屋專家表示,因應南部半導體S廊帶政策、台積電設廠等因素,楠梓房市受到全台矚目,加上區域內多為屋齡較新的社區大樓,受到年輕首購族喜愛,種種因素推升交易量。

信義房屋高三區協理周清源表示,由此數據看來,可以看出高雄城市的發展隨著區域開發、政府挹注資源、發展重心轉移,都影響了房市的交易量,而楠梓因受惠於南部半導體S廊帶政策,地理位置佔據優勢,往北往橋頭、岡山、南科,往南往小港,周邊的科技業、物流業、重工業產業發展之下,產業的人口紅利也為楠梓房市增添動能。

信義房屋高一區協理邱嘉鈴分析,楠梓區交易量亮眼有三大原因,第一,因為
南部半導體S廊帶、台積電設廠等議題,楠梓區成為全台灣矚目的區域,因此來自雙北、新竹、台南的購屋族,若是放眼全台房市布局,會選擇基期相對低又有未來發展性的高雄楠梓區。

邱嘉鈴表示,第二為楠梓區為新興重劃區,多為屋齡較新的社區大樓,因此正中年輕首購族群的購屋喜好,建商推案與釋出物件也相對傳統舊商圈多,都推升交易量;第三則是因應台積電設廠,高雄市政府也針對周邊的道路基礎建設投注資源,包括拓寬聯外道路、整合周邊道路、公園等等,政府同步思考,未來大量的科技人才進駐之後,勢必要交通便利,才能吸引更多上下游產業鏈的廠商,發揮更大效應。

主要購屋族群有科技園區上班的園區客,他們看過竹科、南科周邊房市的發展,對於發展很有信心,因此來到高雄,跟著科學園區題材置產;部分為首購族,他們看到這一波房市上漲速度快,擔心再不出手會買不到房子,因此加快決定速度,區域內屋齡10年內的社區大樓,單價約30-33萬,屋齡2-3年內的社區大樓單價約35萬,預售案單價約40萬,也有少數個案已開價5字頭。

邱嘉鈴表示,隨著高雄陸續建設,許多購屋族從高雄的市容、政府大力推動公共建設、觀光等面向,看到高雄已經跟從前不一樣,北高雄又有捷運紫線與科技園區題材,未來會有更多高薪就業人口,許多大型連鎖品牌也陸續進駐,生活機能穩定成長,未來性可期。

高雄楠梓區今年上半年交易移轉棟數為各行政區第一。


2023-03-06台積電進駐 楠梓產業園區6月納南科高雄第三園區 - 自由財經 


2023-01-26原高雄煉油廠蛻變為半導體暨材料創新研發專區 共塑南部半導體S廊帶聚落核心

高雄煉油廠配合行政院打造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及「循環經濟推動方案」,已華麗轉身為兼具半導體晶圓製造與材料創新研發的產業研發製造核心。目前楠梓產業園區及材料創新研發專區都市計畫變更案,均通過中央地方兩級都委會審議,正進行園區道路公設等基礎工程中,在台積電與中油及周邊產業陸續投資興建,預計可帶動17,500人就業機會。

都發局長吳文彥表示,舊煉油廠褐地再生在行政院國家計畫的支持下,已成為楠梓產業園區(台積電設廠)與循環技術材料研發等產業群聚,是晶圓製造與材料研發互補創新園區,也是全台唯一與捷運場站及國家級自然公園鏈結的生態綠園區。

都發局說,高煉廠區55公頃無污染行政辦公土地,轉型材料創新研發專區,依中油計畫預計投入近60億元,建置綠能所、材料國際學院及材料研發中心等項目,帶動16,000人就業人數,整體園區融合半屏山水池、文資再利用及廠區場所記憶等,與捷運TOD複合使用共同發展,蓄積材料創新研發能量等變身成為北高雄材料研發核心,是工業褐地轉型典範,也奠定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基礎。

都發局指出,中油將捐贈回饋半屏山公園、停車場、道路等公共設施約33%(18.31公頃),賦予中油保存活化再利用契機,也作為休閒遊憩與結合半屏山及半導體產業園區,形成綠手指、生態廊道、連續退縮綠帶等空間,兼顧文資保存與生態綠廊。

市府為因應半屏山與左營高鐵周邊等開發計畫,交通局正評估規劃聯外交通路網短、中長期優化計畫,包含園區南路40米、北路30米及東路等,以連結園區、世運大道、翠華路及左營高鐵站,短期優先拓寬翠華路(明潭路-左營大路段)由30米至40米,中期加速新台17往南打通進度,逐步優化園區整體聯外交通路網。


2022-08-07高雄楠梓產業園區動土 蘇揆:台積電將進駐,並持續引進國際半導體大廠 積極打造南部半導體S廊帶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7)日出席「楠梓產業園區動土典禮」時表示,為達國土均衡發展目標,蔡英文總統2019年提出「大南方、大發展」南臺灣發展計畫,高雄市在歷任市長的共同努力下,市政發展已飛躍進步。去(2021)年4月,行政院會通過規劃建置南部半導體S廊帶,並選定高雄煉油廠為研發核心,除中油已在此處設置「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專區」外,其餘土地則劃設為楠梓產業園區,並分為二期園區,由台積電設廠進駐一期園區,以及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規劃國際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大廠進駐二期園區,未來將與臺南科學園區、高雄路竹科學園區及橋頭科學園區共同串連成南部半導體S廊帶,讓臺灣科技產業更蓬勃發展。


2022-08-07台積電進駐楠梓產業園區正式動土 市長陳其邁:高雄產業再次華麗轉身

被視為高雄市產業轉型、建構半導體產業鏈關鍵樞紐的楠梓產業園區,今(7)日舉行園區動土典禮,代表園區進入開發與建廠階段,行政院長蘇貞昌特別親臨見證。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時感謝中央的支持與所有市民的信任,讓他在兩年任期即將屆滿前完成加速產業轉型、創造就業機會的兩大優先政見,實現他對鄉親的承諾。他表示,高雄半導體產業鏈已逐漸成形,代表高雄產業再次華麗轉身。

今天這場「科技綠廊、導向新機」楠梓產業園區動土典禮,在園區旁中油舊高煉廠區內舉辦,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高雄市長陳其邁、政委兼發言人羅秉成、政委黃致達、國科會主委吳正忠、經濟部長王美花,以及即將進駐建廠的台積電公司及其產業鍊關鍵大廠代表,包含荷商艾司摩爾、美商英特格、德商默克與日商華爾卡等。此外多位立委、逾半數高市議員及在地里長等貴賓都蒞臨現場,見證高煉廠褐地重生轉型為高科技園區,帶動高雄從工業城市蛻變為兼顧產業發展與環境共生共榮的智慧科技城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致詞時表示,在台灣經濟起飛過程高雄承擔重大的辛苦,「我們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高雄負重前行!」在地鄉親受環境衝擊為台灣做出巨大貢獻,也因此總統蔡英文上任提出大南方大發展計畫,要讓曾經辛苦貢獻的人也能在轉型過程飛躍前進。

蘇貞昌指出,高雄過去有前市長陳菊打下堅實基礎,中央支持完成鐵路地下化、衛武營、高流中心,市長陳其邁接續緊緊緊主政衝刺舉辦台灣燈會與國慶煙火,5G AIoT、亞洲新灣區快速前進,如今楠梓產業園區動土,在他有遠見擘劃及強大溝通能力下,獲中央與中油支持,加上與經濟部、國科會密切配合,謝謝台積電進駐,政府也做到國際大廠要求,高雄的蛻變讓人刮目相看,相信有效率與魄力的政府在總統蔡英文領導下,高雄發展未來會飛耀前進。

高雄市長陳其邁致詞時首先感謝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及所有行政院團隊支持高雄,楠梓產業園區開設代表蔡總統的大南方大發展經濟戰略完成最重要的樞紐。他也感謝議會及在地里長共同支持,對鄉親允諾園區開發包括環境監測、相關二次汙染防治都依照里長的建議採最高標準執行,好還要更好,絕對不會讓楠梓區環境受到二次汙染。

陳其邁也感謝台積電信任高雄,給高雄機會,讓市府成為台積電設廠投資的工作夥伴,市府從中學習到國際一流企業如何兼顧環保並能時時保有競爭力、如何創造更多價值服務人類社會,強調台積電的進駐將改寫高雄產業發展的歷史,意味高雄產業再次華麗轉身,從楠梓產業園區到橋科、路科,行政院規劃高雄到台南、全球最有價值的半導體S廊帶產業聚落儼然成形,後續台積電設廠包括供應鏈廠商進駐,會讓很多青年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回到高雄。

陳其邁致詞最後也引用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所提,強調晶圓廠是非常精密的製造設施,仰賴即時跟外界的連結,匯聚各國相關人才與公司才能讓工廠運作,即使用武力攻下也不可能讓它有辦法運作,這也印證台積電在國際間的價值,兼顧產業發達與對人類經濟的貢獻,成為這個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台積電的精神就是高雄的精神,高雄的價值就是在創造我們成為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

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代表市府簡報時特別細數高煉廠在台灣產業上的發展與轉型脈絡,配合行政院台灣半導體前瞻科研及人才布局,從煉油廠轉型為晶圓廠,加速半導體S廊帶的部署,在市長陳其邁緊緊緊帶領下發揮高效行政效率完成整治報編,未來除建構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包含5G AIoT、電動車、航太、循環材料及醫材等產業的亞洲高階製造中心也將成形。

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楠梓產業園區所在地為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從計畫啟動、整治到完成核定報編短短不到一年,高市府已與台積電完成簽約,目前園區內的道路、滯洪池及綠帶等公設已依程序申辦開工,今日動土典禮後台積電建廠將可併同動工,預計113年開始營運後初期可增加至少1,500個就業機會、1,576億元年產值。

廖泰翔特別強調,楠梓產業園區開發與建廠、營運後的各項環保相關議題,經發局會依照環評決議承諾事項落實監督,整體園區規劃納入當地生態考量,將與台積電以最嚴謹的態度面對環境生態議題,以較法規更高規格的積極目標,持續致力節能、節水及減廢,落實綠色製造與環境共生共榮理念。

代表艾司摩爾出席的客戶支援副總Jaap Burghoorn表示是首次參與如此盛大的動土儀式,對各橋段安排印象深刻,也說楠梓產業園區能夠開發是很多單位共同努力的成果,很榮幸與相關企業參與見證。


台積電高煉廠第1期設廠用地都市計畫 獲內政部都委會審議通過 4月底前發布實施

台積電高煉廠第1期設廠用地29.8公頃變更為產業專用區案,於今年3月8日林副市長親率市府團隊簡報說明,終獲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通過,市府刻依程序陳報內政部核定計畫書圖,全案預計4月底前依法公告發布實施,屆時併同產業園區環評審定及核准設置等書件,即可提供台積電設廠動工。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美中貿易戰及疫情導致科技產業鏈重組,台灣半導體製造在全球展露舉足輕重角色,行政院去年提出高煉廠轉型蛻變為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核心,其中原工廠區29.8公頃土地,可提供台積電設置第1期晶圓廠用地,預計於111年下半年動工,於113年開始量產,可望增加1,500人就業機會,產值約1,576億元/年。

林欽榮說,經市府團隊向內政部都委會專案小組及大會說明,包括高煉廠整體規劃建構城市生態綠廊、水電供應、土污整治進度、教育公托及社宅等配套;同時分期紓解交通作法,如短期優先拓寬翠華路,中期推動新台17往南打通,長期評估東側鐵路立體化等交通整合方案,爰獲內政部委員一致認同並審查通過。

都發局長吳文彥說,本次變更範圍為原高煉廠工廠區29.8公頃土地,是由經濟發展局依產業創新條例報編設置產業園區,並依都市計畫法第27條第1項第3款「為適應經濟發展之需要」辦理個案變更。未來在台積電進駐後完成S廊帶關鍵拼圖,北接南科、路科及橋科,成為新興半導體製造聚落;往南與仁武、大社、林園、小港等半導體材料與石化聚落,整體串聯成南部半導體S廊帶。

都發局說,目前29.8公頃土地屬第三區土污部分,環保局已於3月29日公告解列,產業園區開發環評也於4月12日審議通過,因此本案都市計畫依程序陳報內政部核定計畫書圖後,預計4月底前依法公告發布實施,屆時經發局依產業創新條例核准設置產業園區,並優先施作工區開口、便道及排水等園區公共設施,讓台積電進駐同步建廠

都發局再說,楠梓產業園區於台積電進駐後,將與材料研發專區形成晶圓製造與材料研發互補創新園區,成為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核心,兩園區預估提供就業機會1.75萬人,並投入約89億元興建基礎公共設施,服務進駐產業使用及地方需求。同時,都發局也按部就班盤點北高雄產業聚落周邊社會住宅、企業安家或教育等配套,共同形塑優質的產業投資與居住生活環境。




打造環境生態綠廊科技園區,楠梓產業園區環評審查通過

「楠梓產業園區設置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經過環評小組兩次初審會議後,於今(4/12)日上午召開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72次大會進行審查,經環評委審議後,請開發單位應補充說明下列事項:本案應比照環保署環評案成立監督小組、空氣品質監測地點增加文府國小、地下水位監測設置至少三點以上,決議本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

開發單位於會議中說明:本案產業區是中美科技戰下建構半導體廊帶政策下推動,視產業發展需求做報編,其中產業用地為22.8公頃,增加綠帶後開發面積為29.8公頃,環評程序由地方審查符合法令規定,另市府水利局已同意本案廢水由下水道排入楠梓污水處理廠。

後續將增設地下水測點並於文府國小增設空品監測點,有關綠電及節電議題,市府經濟發展局將積極規劃能源管理推動政策與行動方案,未來將積極增加太陽光電,朝屋頂光電方向進行。

環保局張瑞琿局長表示,後續本案將比照環保署環評案成立監督小組。本次環評大會,環評委員在確認相關環境議題及疑慮已釐清處理後始作成通過環評審查之決議。後續本案於開發及營運過程中,環保局亦將不定期辦理環評監督作業,以要求該開發案落實環評承諾使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得以兼籌並顧。 


楠梓產業園區今通過環評審查 目標6月同步建廠 經發局:攜手台積電共創產業升級與環境共榮

【高雄訊】高雄市政府經發局提報的楠梓產業園區設置計畫,今(12)通過高市府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審查,預計今年4月底完成園區核定程序、5月份土地點交及廠商取得建照,6月份園區公共設施及台積電建廠就可同步動工。經發局表示,針對在地居民及環團關切的建廠環保議題,除依照環評決議比照環保署環評案件成立監督小組,並將攜手台積電合作,兼顧產業升級與環境共生共榮。

經發局提報的楠梓產業園區設置計畫,園區所在地為中油高雄煉油廠舊址,歷經環評委員會兩次專案小組審查通過,今進入環評委員會大會審查,會中環團及在地里長均到場登記發言表達關切,環評委員則關心廢棄物及廢水處理、交通影響、空氣品質監測點、地下水位監測、土方暫置計畫、綠電等議題。

對相關提問,開發單位經發局回應承諾事業廢棄物回收率會提升至90%,將增加空氣品質監測點,至於交通改善部分包含停車位、接駁車及自行車等將再補充進環說書。另楠梓產業園區的綠電設置目標將納入市府綠電小組討論,環評初審專案小組會議承諾都會納入環說書,此外將協助台積電進駐後園區周邊居住環境需求。

針對審查委員會要求比照環保署環評案件成立監督小組、空氣品質監測地點增加文府國小,以及地下水位監測設置至少三點以上,經發局也允諾將補充說明資料並納入環說書定稿。

經發局長廖泰翔指出,楠梓產業園區是依循行政院美中科技戰下臺灣半導體前瞻科研、人才布局及產業發展政策所規畫設置,台積電進駐設廠可結合高雄既有材料與石化產業聚落、循環技術及高值材料生產等優勢,帶動材料與石化產業就業與研發升級,鏈結既有半導體及科技走廊,建立南部半導體材料S廊帶,進一步落實市長陳其邁所提的加速產業轉型、增加就業等市政優先政策。

廖泰翔強調,外界關切新廠區建廠及營運後的環保議題,高市府會依照環評決議落實監督,整體園區規劃將納入當地生態考量,攜手台積電以更嚴謹的態度面對環境問題,不僅符合法規,甚至比法規更高規格的積極目標,持續致力節能、節水及減廢,落實綠色製造與環境共生共榮理念。

經發局表示,今天楠梓產業園區設計計畫通過環評,後續整體進度預計今年4月底完成園區核定、5月辦理土地點交及台積電取得設廠建照,6月園區公共設施及台積電建廠將可同步動工,以配合台積電預計112年7月營運需求,預計將來可創造1,500名就業人口及每年1,576億元產值。




高煉廠土污整治完成解列,地下水自主驗證符合標準

目前中油高煉廠第三區已公告解除土壤污染列管場址及土壤污染管制區劃定,相關土壤驗證成果同時公布於官網。

目前中油高煉廠第三區已完成地下水污染整治作業,自行驗證報告均低於地下水污染管制標準,環保局表示相關採樣規劃及整治業者自行驗證成果已召開專案小組審議通過,後續將依土污法規定辦理地下水查證作業。

高煉廠整治期間,環保局仍持續透過微型感測器、移動式空氣品質監測車、氣相層析/火焰離子化偵測器24小時連續監測空品,隨時掌握整治過程是否影響到周邊環境空氣品質,根據氣相層析/火焰離子化偵測器110年12月25日起至111年4月4日監測結果,空氣中苯濃度介於0.19~0.7 ppb之間,均小於1 ppb,低於周界標準40 ppb,監測資料均公布於環保局官網之中油高煉廠-土污整治環境監測專區另開新視窗),第三區環保局土壤驗證成果同步公布在該專區。

楠梓產業園區設立經過環評小組兩次的初審會議,在聽取里長、民代及公民團體表示的寶貴意見後,針對生態公園及如何建構城市綠色廊帶等關注議題,開發單位也都納入妥善規劃。未來設廠退縮地將會營造多樣化、多空隙的生態棲地,並垂直延伸至牆面,創造立體綠帶,廠房棟距之間也會規劃綠帶及高密度植栽,藉由法定空地與退縮帶形塑一系列生態綠手指(Green Fingers)與鄰近社區串接共融共生,將生態綠廊往北延伸至後勁溪、高雄都會公園,向南銜接半屏山、蓮池潭、鐵路新生綠廊、美術館、中都溼地、愛河流域及柴山、金獅湖、澄清湖和雙湖公園,建構綿延完整的都會生態廊帶系統,這些生態系統將扮演著半導體園區環境監測功能。未來的發展將是真正生態綠廊公園內的科技園區、智慧園區,帶來城市轉型與就業機會,增加政府稅收,創造多贏的局面。


兼顧居民訴求高雄煉油廠將重生為生態公園中的科技園區

隨著高雄煉油廠土汙整治作業進度超前,高雄市政府各局處正積極籌備將特種工業區轉型為楠梓產業園區的行政作業,而在地居民所提倡的生態公園,高雄市政府也從善如流,在經濟、就業、休憩及生態等多方面的考量下,將會把半屏山生態綠廊延續到未來的科技園區,串聯北邊的都會公園,往南延伸到柴山自然公園,成為高雄市的生態綠廊帶。

  工務局楊欽富局長表示,高雄煉油廠土汙整治工作進度超前約10%,第三區的汙染土已經在111年1月28日全數移除,經過環保局驗證後也都符合管制標準,未來園區的開發將會結合再生能源、工業遺址、文化資產及經濟發展等面向,以生態公園內的科技廠為願景,建構綠色永續的生態科技園區,並透過綠手指的設計理念,往北串聯都會公園,往南延伸半屏山自然公園、蓮池潭風景區、洲仔濕地、舊左營國中及龜山,之後銜接另一個國家級的柴山自然公園進而通達西子灣銜接愛河口,建構出一條連續不中斷的都市生態綠廊。

  楊欽富局長指出,高雄煉油廠的位置得天獨厚,剛好位於都會公園及半屏山自然公園之間,未來的整體規劃,北側以30米寬園區北路綠園道及60米寬綠帶與後勁聚落相鄰;南側則以40米寬園區南路綠園道及文化資產延續半屏山的生態綠廊,此外,材料創新研發專區與楠梓產業園區亦依法劃定必要性公共設施用地,保留文資遺址,兼顧生態串接與綠色生產等機能,高煉廠材料創新研發專區共55.49公頃,其中作為公園及文資保存面積高達14.67公頃,占全區26%,較法定的10%多上一倍,兼顧生態、文資保存及開放居民使用,而楠梓產業園區第一期共29.83公頃,留設公園綠地達6.86公頃,占全區23%,並作為滯洪功能使用,達到開發前後逕流零增量,使用再生水與鼓勵零碳生產,讓生態與產業共融發展。

  楊局長最後表示,高雄煉油廠在從高污染石化工業區轉型的過程中,將在地居民所期望的生態公園機能納入考量一直是市府努力的目標,未來除了延續半屏山自然公園的綠色廊帶以外,將再聯結東側的澄清湖風景區、金獅湖風景區及愛河流域的景觀步道,打造一個綠廊不中斷且兼具生活、生產、生態的永續智慧城市。


把握42年來高雄首度城市轉型契機 營造高雄永續共榮新展望

111-03-15

1974年台灣啟動10大建設,其中重大交通經濟發展建設,例如,高雄國際機場、高雄國際商港、中山高速公路、加工出口區、臨海工業區,以及中鋼、中船、台電、中油等國家經建計劃投資高雄,創造就業機會,促成1977年高雄人口首度破百萬,1979年升格為院轄市。此一歷史沿革向為高雄人所津津樂道。高雄市的鋼鐵、石化、塑膠、金屬加工和交通轉運機能,使高雄發展為傳統產業的大本營,成為引領國家經濟起飛的搖藍。

1990年後,全球化啟動,產業轉型與再結構加速進行。PC、筆電產業,半導體產業的昌盛,國家啟動科學園區政策與空間布局,帶動了竹科、南科所在城市新竹、臺南的繁榮發展,即使臺中也在爭取中科精密機械園區的興建營運獲得繁榮發展。隨著網路與資通訊科技飛速躍進,「滑經濟」興起,手機製造、行通裝置app、物聯網關聯性產業又讓科學園區與半導體產業所在的新竹、臺南、臺中城市發展邁向高峰,臺中甚至誇口已超越高雄成為臺灣第二大城。在這一波,新竹、台中、臺南產業重構、 脫胎換骨的過程中,中央對高雄的投資有限,讓高雄錯失了這波轉型的機會!高雄仍舊滿布石化管線,到處是煙囪與污染的鋼鐵、石化重工大城。

中油高雄煉油廠自1994年五輕煉油廠營運以來,對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與健康而言就是夢魘。在後勁居民與環保團體力爭下,雖終在2015年兌現承諾關廠,然卻換得中油對土壤與地下水污染整治的消極態度,中油曾宣稱要花20年才能完全整治廠區環境,才能讓這塊褐地活化再利用。高雄已經錯過上一波產業與城市轉型的機會,不禁讓市民抱怨,還有多少個20 年可以等待?

陳其邁市長在2020年補選上任,即宣示「兩年拚四年」政策,陳市長毅然決定由市府來代替中油整治高煉廠土水污染,加速褐地再生,並親自多次拜訪、說服台積電到高煉廠設廠、投資高雄,這不僅是高雄城市發展與產業結構脫胎換骨的關鍵,也是國家半導體S廊帶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台積電半導體晶圓在當前世界經濟產業鏈具有關鍵零組件的地位,被視為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灣民眾對企業的好感度也很高。台積電素來生產製程嚴謹,在污染防治,廢汙水回收、生態保育、救災復建和企業社會責任各方面的表現,向為國人所推崇。也因此歐盟、日本、美國爭相邀請設廠,顯見先進國家對於台積電在前述的優越績效表現也給予高度肯定。

過去20年來,高雄已陸續完成捷運、輕軌、高鐵、鐵路地下化、國10快速道路、全市綠色生態廊帶系統等基礎建設,高煉廠周邊有四個捷運車站( R17、R18、R19、R20)、一個高鐵站、一個台鐵車站、一條快速道路及二處高速公路匝道,具備優越的交通條件,加上陳其邁上任後,加速打造亞灣5GAIoT新創園區,發展「無處不在經濟(Ubiquitous)」,台積電進駐高煉廠,國家設置半導體學院,加上已經成形的海空雙港基礎設施條件,是臺灣國土計畫工業區更新政策工業區更新的典範,同時在全世界科技園區當中,發展條件優越世所罕見。

按台積電中科及竹科的實際案例,未來設廠退縮地將會營造多樣化、多空隙的生態棲地,並垂直延伸至牆面,創造立體綠帶,廠房棟距之間也會規劃綠帶及高密度植栽,藉由法定空地與退縮帶形塑一系列生態綠手指(Green Fingers)與鄰近社區串接共融共生,將生態綠廊往北延伸至後勁溪、高雄都會公園,向南銜接半屏山、蓮池潭、鐵路新生綠廊、美術館、中都溼地、愛河流域及柴山、金獅湖、澄清湖和雙湖公園,建構綿延完整的都會生態廊帶系統,這些生態系統將扮演著半導體園區環境監測功能。未來的發展將是真正生態綠廊公園內的科技園區、智慧園區,帶來城市轉型與就業機會,增加政府稅收,創造多贏的局面。這些論述業已獲得在地環保綠色團體的支持和回應參與生態園區中的半導體科技園區規劃設計過程。建構參與式規劃與共同監督的機制,期待市政府能進一步推動鄰近後勁、中油宏毅社區營造與半導體園區的共融設計,建立社區共好共榮發展共識。

當下高煉廠污染整治正如火如荼進行中。高市府會採取三個創新的方式來回應地方及民間團隊對於污染防治的訴求,包括1、以循環經濟的模式,對應污染。2、以創新的園區公共設施,來平衡與補強藍綠帶生態網絡。3、期待台積電以企業社會責任,與地方共同發展碳排認證基地,建設綠色地方社區;並且全力協助台積電通過環評審議。

台積電為高雄帶來南臺灣半導體產業整個產業鏈的進駐,是68年高雄升格院轄市42年來,首度高雄城市轉型契機,我們理當歡迎台積電進駐高煉廠,共同參與協助台積電做好企業社會責任,與鄰近社區共榮發展,也期盼台積電能為高雄城市及產業轉型展開創嶄新的一頁。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臺南市】財政稅務局「公產資源 全齡共享」專案報告


南市公有閒置空間活化有成 黃偉哲上任後已媒合117處

為回應市民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臺南市政府成立「市有土地及建物利用規劃專案小組」,定期清查閒置空間。自市長黃偉哲上任以來,已成功媒合117處閒置土地及房舍。黃偉哲於今(5)日市政會議聽取財政稅務局專案報告推動進度後,指示持續活化閒置公產,盼有效節省資金,同時為市民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黃偉哲強調,閒置公產應做有效運用,市府透過一站式服務,媒合供需雙方,並長期追蹤活化成效,盼創造更多活化公產的成功典範。他指示財稅局持續統籌推動,並請各局處積極配合。

財稅局指出,臺南市擁有15萬餘筆土地與1萬餘筆建物,總值達1.5兆元。市府近年來依據財產特性、用途與區位,進行合理配置並有效運用,尤其在應對新興公共服務需求時,採取資源共享策略,支持社會公益、城鄉發展、民間投資與地方創生等多個層面。

財稅局表示,過去媒合的成功案例包括東區小東公宅、新市安居住宅、鹽水親子悠遊館、海安路地下停車場ROT專案等。此外,首府大學退場後轉型再利用,成為全國首例開放全民共享的退校場域,並成為臺南第三處市政中心,服務24萬人口,可望促進地方全面發展。

財稅局進一步指出,公產資源共享效益具備「加、減、乘、除」四個面向:首先是資源「加值」與永續利用;再來是有效「減少」購地支出,例如110至112年之間,就節省了約17.89億元,尤其是交通設施及社福設施的效益顯著;第三則是引入公私協力讓效益「加乘」,例如於110至112年總計簽約30件,吸引民間投資總額達554億元,並獲得財政部頒發1.48億元獎勵金;最後則是積極「除去」閒置公共設施,改善城市形象,例如安平航海城的轉型成功就是典範之一。



113年9月5日第662次市政會議

財政稅務局報告「公產資源 全齡共享」


























2024年9月4日 星期三

南鐵綠園道設計規劃


南鐵綠園道應該是什麼樣子? 邀請市民一同擘劃城市願景,綠園道設計公民參與活動開放報名


當鐵路地下化之後,臺南這座城市將會變成什麼模樣?原有在路面上的鐵道空間,將被改造為兼具往來交通及遊憩功能的綠園道,但起迄範圍由大橋車站到保仁路、南北總長約5.5公里的綠園道,應該成為市民日常怎麼樣的風景?臺南市文資處將分別於9月15日及10月5日,在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辦「南鐵綠園道設計規劃 你來發聲」公民參與說明會及工作坊,邀請市民朋友共同討論這條城市綠帶的未來模樣。

 

臺南鐵路展開地下化施工期間,陸續發掘出包含史前、清領、日治時期等20處不同年代的文化遺構,包含糖漏、大北門城垣、南、北轉車台及機關車維修庫、砲管與砲彈集叢等。反映臺南古都歷史演變與產業發展的多元風貌。為將珍貴的文化遺留與城市未來的綠園道空間相互融合,臺南市文化局先執行「綠園道設計原則擬定案」,建立「以人為本」的空間基礎架構,同時為了即時回應市民與大眾在日常使用的需求與期待,希望透過本次公民參與說明會和工作坊,蒐集鄰近居民、學校、團體及各方意見,作為後續工程規劃的參考依據。

 

文資處表示,從原本的鐵道設施變身為綠園道,將一改過去市區被軌道貫穿而東西區隔的景況。市區東西兩側縫合之後,結合綠色廊帶與人文展示的文化地景,勢必成為臺南城市的全新地景。歡迎16歲以上的市民朋友踴躍報名參與,集思廣益,一起規劃古都臺南的新面貌。第一階段說明會自8月30日上午8點起開放報名,相關資訊詳見活動海報或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臉書專頁。


【南鐵綠園道設計規劃 你來發聲】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現正如火如荼進行中,臺南市政府規劃將原有地上區域改建,地面上的空間將形成一條貫穿城市中心的「綠園道廊帶」,不僅改變台南的面貌,也有可能對每個市民的生活造成影響。

台南市政府希望將市民意見納入,作為綠園道設計規劃時的參考方針之一,設計為以「市民的生活廊道」為概念的綠園道,打造「以人為本」的都市空間。對於台南市民而言,您認為綠園道具備怎樣的功能,會是最符合市民需要的呢?

本活動將蒐集市民意見,提供給各相關單位作為綠園道未來設計規劃時的參考。歡迎所有關心台南都市發展、公共建設、文化資產保存的市民,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


活動時間:2024年9月15日(星期日)10:00-16:30
活動地點:臺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4樓B區 長壽富貴文創講堂(台南市東區北門路二段16號)
參與對象:16歲以上臺南市民
本活動提供報名參加者每人一份午餐,全程參與者會後將可獲得一份精美禮品。

  • 欲瞭解更多關於「綠園道內容」,歡迎看看懶人包,也歡迎轉貼給您的親朋好友:https://reurl.cc/VMNZ2A
  • 若您身邊有其他同樣關心本計畫的親朋好友,但當天不克出席參與,也歡迎填寫本計畫的線上問卷,分享您的想法,線上問卷連結:https://polis.tw/4xb7tixefp

活動報名人數上限220名,額滿為止。本報名表開放至9/11 中午12:00為止。

本活動聯絡窗口
聯絡人:王小姐
電   話:06-223 8051
 
指導單位 | 臺南市政府
主辦單位 | 臺南市政府工務局、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執行單位 | 稚葉社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高鐵車站特定區





































































                         收文編號:1040002997
                         議案編號:1040501071002900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中華民國41年9月起編號)中華民國104年5月13日印發

院總第887號  政府提案第 14717 號之 2598

 

交通部函

受文者:立法院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04327
發文字號:交路()字第1048700058
速別:最速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普通
附件:如文

主旨:有關中華民國10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案審查總報告(修正本),非營業部分審議結果,本部主管交通作業基金之通過決議第41項,「高速鐵路相關建設基金長期投資之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區段徵收土地開發計畫財源主要來自舉債,為免徒增行政費用與利息費用資本化墊高投資成本而侵蝕報酬,要求高速鐵路工程局應加速車站特定區土地之處分作業,並應在1個月內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改進計畫」乙案,檢送書面報告如附件,請鑒察。

說明:
一、依據中華民國10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營業及非營業部分案審查總報告(修正本)之通過決議辦理。
二、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區段徵收土地開發計畫之計畫年期截止日為1081231日,屬於100%自償之計畫。現今編列之行政費用與利息費用,係為因應本計畫每年之土地處分作業所需之行政費用及支付本計畫貸款所需之利息費用。有關高鐵車站特定區土地處分不如預期,主要之原因如下:
()有土斯有財觀念,期待長期資產增值;
()地上物期滿無償歸政府所有,導致投資效益偏低;
()高鐵車站地區土地非位於發展成熟區域,市場缺乏需求支撐。

正本:立法院
副本:本部總務司、會計處、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均含附件)


高鐵車站特定區區段徵收土地開發計畫檢討及加速招商開發策略說明
提案摘要:

高速鐵路相關建設基金長期投資之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區段徵收土地開發計畫財源主要來自舉債,為免徒增行政費用與利息費用資本化墊高投資成本而侵蝕報酬,要求高速鐵路工程局應加速車站特定區土地之處分作業,並應在1個月內向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提出改進計畫。

說明:

一、現況說明

()交通部高鐵局管有站區土地說明
政府為辦理高鐵沿線站區土地開發業務,於民國88年間陸續公告實施桃園、新竹、臺中、嘉義、臺南等五車站特定區之都市計畫,其總面積為1,507.53公頃。該計畫並由交通部主管交通作業基金項下「高速鐵路相關建設基金」,辦理「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區段徵收土地開發計畫」。其中由交通部取得五站剩餘可建地共計305.24公頃土地(產業專用區132.84公頃、商業區33.31公頃、住宅區70.81公頃、其他168.28公頃),其中包含以設定地上權方式交予台灣高鐵公司負責開發經營之附屬事業用地30.14公頃。
1 其他包括高鐵附屬事業用地、有償撥用公設及事業、灌溉設施用地、特定事業用地、原土地所有權人優先買回土地及增配抵價地等。
高鐵局截至目前為止,已開發處分共計167.38公頃,待開發處分土地共計137.86公頃,約佔45.17%。然若進一步分析各站開發處分情形(詳表1),可發現開發處分進度落後之車站特定區以臺南為主,進度未達總面積之20%,而桃園站開發處分進度達71%,新竹站更高達88%,臺中站則約57%

1 高鐵局管有剩餘可建地已開發處分情形
資料截止日期:104.01.31
車站
桃園
新竹
臺中
項目
已開發處分
待開發處分
已開發處分
待開發處分
已開發處分
待開發處分
面積
(公頃)
46.93
18.80
60.09
7.62
37.37
27.95
百分比
71.40%
28.60%
88.75%
11.25%
57.21%
42.79%
車站
嘉義
臺南
合計
項目
已開發處分
待開發處分
已開發處分
待開發處分
已開發處分
待開發處分
面積
(公頃)
7.80
10.53
15.20
72.96
167.38
137.86
百分比
42.55%
57.45%
17.24%
82.76%
54.83%
45.17%
資料來源:交通部高鐵局
註:嘉義站高鐵局僅管有一筆產業專用區土地,面積9.87公頃,其餘土地多為台糖公司所有。
()開發招商作業對區段徵收財務計畫之挹注

高鐵局剩餘可建地開發處分之目標在滿足區段徵收自償為主,因此在辦理開發處分作業時,仍需一併考量市場胃納及兼顧區段徵收財務需求之影響,以避免短期內大量釋出土地而影響標售價格及招商作業。
高鐵局剩餘可建地的開發處分,經考量各筆土地之不同屬性,包括區位、規模等,在策略上採取標售及土地開發模式並行的模式,部分土地以標售方式處分,以支應每年公債利息之資金需求,其他土地採出租、設定地上權或聯合開發方式收取租金與權利金,待特定區土地長期增值效益顯現後再予處分,以達到財務自償的目標。依據高鐵局截至目前為止之辦理情形,整體財務計畫預估應能達到自償的財務目標。以下就處分及招商成果分別說明:
1.土地處分成果
總計5站已處分土地面積約167.38公頃,處分收入約446億元。
2.已招商簽約案件
截至目前為止,高鐵站區土地已完成9件招商簽約案件,主要集中於桃園、新竹、臺中及左營站,吸引民間投資金額約306億元(不含土地租金及權利金)。
高鐵站區土地開發已招商簽約案件表
項次
案名
土地面積
(平方公尺)
簽約年期
民間投
資金額
桃園站
高鐵桃園產業專用區開發經營案
218,803
101
112
桃園機場捷運A19站土地開發案
16,814
101
51億元
新竹站
新竹世興段4647地號開發經營案
9,180
102
30億元
新竹世興段43地號招商開發案
5,037
97
15.5億元
臺中站
臺中新高鐵段101108地號開發經營案
37,056
104
31億元
臺中站新高鐵段2831地號 開發經營案
29,225
99
2.0億元
臺中站新高鐵段3839地號 開發經營案
17,947
100
1.4億元
左營站
高鐵左營車站事業發展專用區開發經營案
10,563
94
58.2億元
左營附屬事業開發大樓出租案
7,915
98.
5.1億元
資料來源:交通部高鐵局
()嘉南地區招商困難度高,為本計畫推動主要課題

由上述統計資料顯示,目前高鐵局承辦高鐵車站周邊之土地招商業務,主要面臨之課題係來自於嘉義及臺南地區招商困難度高所致,亦為高鐵局後續推動招商亟待克服之重點。

二、中南部地區招商進度不若預期之檢討

高鐵局過去為吸引廠商參與地上權招商案件,除採用經營權利金方式,降低廠商開發初期一次繳納開發權利金之負擔,同時並採營運初期底價較低,後期營運穩定、成熟後底價較高之方式,惟於嘉南地區仍無法吸引廠商參與,顯示出南部廠商對於出租或地上權招商尚無法認同。

另一方面,參考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辦理之中南部地上權案件,其脫標率亦遠低於北部。分析地上權案無法於此地區獲得投資人認同之主要原因,可歸納為下列因素:

()有土斯有財觀念,期待長期資產增值

由於地上權最大的優勢是土地取得成本相對較低,產品價格較相同地區的所有權產品較具市場競爭力,因此國產署或地方政府過去就非公用土地採設定地上權方式辦理作業,在土地成本屢創新高的雙北市,成為投資者爭相競逐的重要標的。例如102年國產署辦理之臺北學苑舊址設定地上權案、101年臺北市政府辦理之世貿二館舊址地上權標售案,其標售價格均創下當期之新高。然而在地價仍具漲幅空間的中、南部地區,因市場土地存量高與房價相對較低,導致地上權招標並非市場主流。若投資人在短期內對投資標的之商機較為審慎保守,則其將更需以長期持有土地(而非逕行開發)賺取資產增值之利得。高鐵局在幾次嘉義及臺南站招商流標之檢討中,訪談廠商未參與投標理由時,廠商皆數度表達中、南部地區對所有權持有的偏好。

()地上物期滿無償歸政府所有,導致投資效益偏低

採出租及設定地上權招商方式,地上物於合約期滿需無償歸政府所有或拆屋還地,由於投資人對不動產建物殘值的興建投資將於合約期滿後歸零,加上投資人無法享有土地增值之效益,使投資效益偏低,在嘉義及臺南市場環境尚不成熟之地區,以出租及設定地上權方式招商,確有其困難度。

()高鐵站區土地非位於發展成熟區域,市場缺乏需求支撐

嘉義及臺南車站特定區同樣面臨發展遲緩之問題,依據建照申請統計資料及實際勘查,目前嘉義車站特定區開發面積約為13%,臺南車站特定區開發面積僅約8%,大多數土地均未開發。
經訪談潛在投資者,均表示目前嘉義及臺南車站周邊無重大開發及商業設施,距離市中心約30分鐘車程,商業活動無法延伸至本區域,臺南車站特定區周遭除了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及零星之住宅開發外,多數土地均處於閒置狀態。

三、加速高鐵車站特定區土地處分策略

依據國內新市鎮之開發案例,從規劃開發到區域發展成熟,往往需要20~30年的時間。目前高鐵站區之開發推動約十年,其中桃園及新竹站區受惠於政府重大建設的投入,其發展歷程較國內其他新市鎮開發案例快速,顯示循序引導產業及重大建設進駐帶動特定區開發具有一定之效益,基於過去之辦理經驗、檢討中南部地區之特性,高鐵局已研擬加速招商開發策略說明如下。

()因應南部地區市場特性,擬採階段性標售促進招商開發

截至103年底,高鐵局於桃園、新竹、臺中及左營車站地區已陸續完成9件招商案,然於嘉義及臺南車站特定區,高鐵局就產業專用區及商業區土地,於99年底起,陸續辦理過共計6次標租或地上權招商案,惟均無法成功引進投資人參與。在各特定區市場成熟度不一的情形下,針對市場成熟度較為不足的嘉義站及臺南站,為加速車站特定區之招商開發,擬採取更為積極的策略。
高鐵局於1037月研擬「高速鐵路車站特定區土地階段式標售作業計畫」,擬先行就嘉義、臺南車站特定區產業專用區部分土地改以階段式標售方式辦理(即以標售、先租、後建、再辦理產權移轉之方式式),以加速車站特定區之發展,並符合地方政府之期待。案經報行政院,於104126日奉院核復略以:原則尊重……審慎妥處。

()積極督促台高公司就附屬事業用地進行開發

高鐵局完成五站用地交付並設定地上權予台灣高鐵公司辦理高鐵車站用地(41.47公頃)及附屬事業用地(30.14公頃)開發部分,由於該等土地位於車站第一排之區位優勢,依過去高鐵局辦理招商之經驗,許多廠商均表達高度投資意願,然台高公司因該公司財務狀況、站區開發合約及地上權抵押予銀行團等規定與限制,影響開發廠商合作意願與進度,致使站區土地目前未能進行長期開發。未來將視台灣高鐵公司有關財務改善方案之辦理狀況,再行決定附屬事業用地之開發策略。

()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提高招商誘因及行銷管道

從桃園、新竹車站發展經驗及前述案例可歸納出,政府重大公共建設的投資,將有助於加速站區的發展速度,過去國發會亦曾建議政府10億元以上公共建設優先選擇於高鐵車站特定區內設置。然檢視如臺中軟體園區、嘉義故宮南院及臺南都會公園等地方重大建設,最後仍未選擇於站區內開發,其中有關土地取得成本為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未來除仍需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爭取重大建設之設置,如目前國發會審核中之中研院南部分院計畫等,同時高鐵局就土地提供之機制上,將參考如國產署與觀光局推動平價旅館計畫、或台北市政府與經濟部貿易局開發南港展覽二館之模式,由土地管理機關與產業發展權責機關合作,或在土地價款支付上採取分期繳付等方式,皆為可促進政府重大建設設置之誘因。

此外,從桃園車站及台北大學特定區的發展經驗得知,透過都市計畫檢討作業,使土地使用規範能符合市場期望,亦為另一種促進土地開發的重要策略。惟高鐵車站特定區之都市計畫權責為地方政府管轄,過去高鐵局已積極與各縣市政府就都市計畫及土地使用管制放寬議題進行溝通,除在桃園、新竹及嘉義已獲得初步成效外,目前包括臺中及臺南皆進行相關檢討作業中,未來仍需持續與地方政府溝通,以加速相關作業之進行。

()兼顧市場胃納及財務計畫資金需求,分年辦理招商及標售作業

鑒於高鐵局剩餘可建地開發處分之目標在滿足區段徵收自償為目標,因此在辦理標售及招商作業時,仍需一併考量市場胃納及兼顧區段徵收財務需求之影響,以避免短期內大量釋出土地而影響標售價格及招商作業。高鐵局已就待標售及招商土地擬定分年辦理計畫,並且逐年進行滾動式檢討,期透過穩定釋出土地供給之策略,使土地處分成果得以達成財務自償之目標。

四、交通部高鐵局將依上述策略,逐年檢討、擬定土地處分計畫,104年度土地處分計畫如下:

()挑選各站特定區區段徵收賸餘住宅區或商業區土地辦理標售

已挑選桃園站3筆住宅區土地、新竹站1筆住宅區土地、臺中站6筆住宅區土地、臺南站8筆住宅區土地,共18筆土地,預計擇期分批辦理標售。

()新竹站世興段43地號建物辦理標售

新竹車站特定區世興段43地號土地聯合開發分回房產尚有2戶建物,預計擇期辦理標售。

()新竹站世興段2425地號商業區、臺中站新高鐵段899096地號商業區擇期辦理招商作業。

()臺南站武東段276地號產業專用區與臺南市政府合作辦理階段式標售作業。






高鐵彰化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