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國家發展委員會】業務報告(110年3月)第10屆第3會期

 
 
【國家發展委員會】本會向立法院報告
 
業務報告
 
 
110-03-15立法院第10屆第3會期經濟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
 
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國家發展委員會業務報告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龔明鑫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0/1100315/04.pdf
 






























0

2021-03-03

【臺中市】建設局「臺中美樂地-共融100‧幸福滿百」專案報告(110年3月2日第476次市政會議)

2021-03-02
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台中美樂地計畫,以共融公園、陽光公廁打造優質全齡休憩環境,目前建設共融公園112座、改善陽光公廁35處、改善兒童遊戲場安全280處,今年預計再完成共融公園65座、陽光公廁18處並改善281處兒童遊戲場,全台中561座兒童遊戲場也將改善完畢。市長盧秀燕表示,美樂地計畫市民最有感,市府以一年50座的速度新闢改建,讓台中處處景點,打造花園城市。
台中市政府今(2)日召開市政會議,由建設局長陳大田進行台中美樂地計畫專案報告。盧市長表示,台中美樂地是市府重要施政計畫,市民迴響熱烈,公園是市民健身、運動、與家人及鄰居聯誼最近的遊憩地點,市府以一年50座的速度新闢改建,包括大到67.34公頃的中央公園、3.15公頃的太平公5公園,小到1740平方公尺的烏日溪邊公園都陸續完工啟用或興建中。
此外,不只新闢整建,廢地及公墓也改建成公園,如神岡區第四公墓改建新興公園、烏日區第4公墓改建東園稻田森林公園等,當地居民都很開心;另因應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修法,市府也積極改善遊具,預計今年底改善完成;另外,市府也將馬路變公園,綠化北區太原路二段至進化北路、豐原區豐原東北街與鐵路高架化間,種植紅、粉、紫、白色植栽,搭配裝置藝術打造花之道亮點建設,讓台中成為花園城市。
陳局長說明,美樂地計畫建構共融休憩環境、打造陽光公廁、改善兒童遊戲場安全設施並引入民間資源共創雙贏,共融公園設置共融遊戲場、體健設施、無障礙步道等;陽光公廁改善通風、照明,設置置物區、背包掛環、求救鈴等,男女廁間比例也達1:4;兒童遊戲場安全改善則提升安全係數、整修再利用舊遊具。
目前共融公園建設112座,公園綠地增加92.6236公頃;陽光公廁改善35處,市府也媒合民間企業參與公廁及公園維護,並建置公廁QRCode通報及滿意度回饋,民眾可掃描公廁中張貼的QRCode通報問題,市府人員將通知廠商即時處理;兒童遊戲場安全則改善280處。
陳局長指出,去年調查,近9成受訪民眾對建設局美樂地計畫的各項努力表示滿意,今年預計再完成共融公園65座、改善陽光公廁18處及兒童遊戲場281處,其中,全台中561座兒童遊戲場預計今年底將全數改善完畢,比中央規定期限112年提早達標,為市民打造優質的全齡休憩環境。

2021-03-01

院會議案【行政院】內政部「城鄉風貌20年成果與展望」報告(110年2月25日)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製作「城鄉建設20年成果」政策說明資料

為改善臺灣城鄉景觀環境,20多年來各地方在政府多元政策引導下已逐步蛻變,並型塑出地方文化獨特又多元的特色,未來除將繼續協助鄉鎮改善空間環境,亦將支援在地創生產業加值發展,落實城鄉均衡發展,並朝永續與韌性的城鄉新家園目標邁進。行政院新聞傳播處特製作旨揭政策說明資料(eDM),檔案已公開於行政院全球資訊網「政策與計畫─政策櫥窗」項下。


城鄉風貌20年成果與展望


以前瞻基礎推動城鄉建設 蘇揆:落實「3好」原則留下美麗家園

110-02-25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5)日在行政院會聽取內政部「城鄉風貌20年成果與展望」報告後表示,每個地方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故事,型塑出的地方文化既獨特又多元。政府推動城鄉建設20年來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績,是一代傳一代的累積努力,期許相關部會推動城鄉建設,除須結合地方政府、融入地方感情及培養城鄉設計專業人才外,也一定要簡單、自然,落實「好使用、好維護、好管理」的設計原則,未來6年政府將再投入60億元,持續協助地方改善城鄕景觀環境。
 

蘇院長指出,蔡總統上任以來,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在八大計畫中,就特別有一項「城鄉建設」。政府一定要為臺灣留下好山好水,城鄉建設也一定要結合地方政府。若無地方政府自覺、自發,並充分地配合推動,中央再如何投入,也難以做好,地方政府應有此積極認知。另城鄉建設也一定要融入地方感情,不能一味地移植;且要培養城鄉設計專業人才,鼓勵年輕人投入城鄉設計領域發展。
 

此外,蘇院長強調,城鄉建設一定要簡單、自然,並且「好使用、好維護、好管理」,任何建設若沒做好維護及維修,可能會連帶使其他部分也遭受影響,院長並以過去擔任臺北縣長建設的淡水漁人碼頭木棧道為例表示,淡水落日景色優美,但木棧道若無地方政府隨時緊盯督導,善加維護,極易損壞,期許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務必在簡單、自然,且「好使用、好維護、好管理」的設計原則下,推動城鄉建設。
 

蘇院長也強調,他在去(109)年6月已核定新一期「城鎮風貌及創生環境營造計畫」,未來6年將再投入60億元,持續協助地方改善景觀環境,請內政部積極推動。
 

蘇院長表示,因時代及工作的變化,他有機會從臺灣尾拚到臺灣頭,從基層到中央,當過農業縣和工商大縣縣長,也再度擔任行政院長。現代人非常幸福,這要感謝先人的努力,一代又一代累積至今。當年什麼都沒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現在國家經濟好、人民吃得飽,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因此政府要回顧檢討還有哪些做得不夠好。
 

蘇院長指出,國家肇基於家,家是我們的根本;家鄉是我們努力的一切,這些成果不是哪個政黨的專利,而是不分黨派、中央、地方及全民的共同努力,政府將這件事情做好,是我們的幸福,也是國人的榮譽。
 

內政部表示,過去20年來,營建署共協助地方政府執行城鄉景觀改造計畫8千餘件,例如宜蘭河與舊城再生、桃園林口線路廊活化、新竹步行城市、臺南月津港水綠縫合、屏東殺蛇溪與萬年溪藍綠帶系統整合,烈嶼戰地文化保存與小鎮創生、連江縣閩東傳統聚落保存與活化等,讓城鄉重新蛻變後,生生不息,越變越美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