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新北市「大型多功能場館」大巨蛋選址方案專題報告

 

第726次市政會議專題報告:新北市「大型多功能場館」專案報告  PDF


新北大巨蛋選址6大潛力地區 侯友宜:加速凝聚共識 盼今年定案

【新北市訊】新北市長侯友宜今(19)日主持市政會議,並由副市長劉和然以「新北市大型多功能場館」為主題進行專題報告。侯友宜裁示,新北大巨蛋代表新北市的未來願景,也乘載市民的期待,經過初步評估,其選址共有6大潛力地區,市府團隊會全力以赴,期盼在半年內凝聚各界共識,並在今(114)年底前能夠定案,帶動北臺灣運動賽事及藝文產業的發展。

侯友宜說,北部區域約有1,000萬的龐大人口,新北市位於大台北生活圈核心位置,近年來國人消費型態逐漸轉變,積極參與運動賽事及藝文展演活動,能容納萬人以上的室內展演空間需求大增,以新北市為例,雖擁有新莊棒球場做為職棒主場,卻容易受到氣候的影響,導致賽事及活動無法順利進行,新北市幅員遼闊且位處大臺北中心,加上三環六線軌道建設發達,介接臺北、桃園、基隆、宜蘭等縣市,適合做為北部大型場館發展中心。

侯友宜指出,目前的新北大巨蛋選址方案,包含板樹體育館、樹林大柑園、樹林機五南側、土城看守所、三峽麥仔園及淡海二期共6大潛力地區。市府團隊將會向專家學者諮詢專業意見,包含體育界、觀光娛樂、交通運輸及空間發展等相關部門。後續進行現地勘查、廣納民意,希望能在半年內凝聚共識,從6個場址中聚焦1或2個地點,再進一步的評估討論,預期於今年底前定案,以選出最適合的地點進行相關規劃,帶動新北運動與經濟發展。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新北市三峽區公所「 建設.安居.觀光 幸福三峽」專題報告

 

第725次市政會議三峽區公所專題報告:建設.安居.觀光 幸福三峽  PDF


三鶯線今年底完工 侯友宜:結合歷史文物及在地特產帶動三峽觀光發展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今(12)日召開市政會議,移師三峽舉行並由三峽區公所以「建設·安居·觀光,幸福三峽」為題進行專題報告。市長侯友宜表示,三峽區地靈人傑、人文薈萃,其中三峽老街的巴洛克建築保存良好,結合周邊歷史文物及在地農特產品,包括綠竹筍、蜜香紅茶、碧螺春、蜂蜜及白茶等,形成非常有特色的旅遊休閒區。

侯友宜說,三峽長福橋正在進行改建工程,同時進行周邊環境營造,包括修復歷史文物館等,以及預計今年底完工的捷運三鶯線,相信未來可以帶來更多的人潮,帶動觀光產業發展。

侯友宜指出,近年來三峽的重要建設主要為橋梁,例如三角湧大橋除外型像美麗的蝴蝶,每晚還有不同的光雕色彩;三鶯大橋改建工程於去年9月通車,讓民眾通行更為便利。另外,市府也持續改善人行道、通學步道,並提升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優化當地民眾生活品質。

三峽區公所表示,市府努力打造友善行人空間,陸續完成民生街、高速公路下復興路、安溪國小、三峽國小等人行道改善,並完成8所學校通學步道改善;三鶯污水下水道系統第十標、第十二標於113年發包。

另外,市府將老舊公園改造為全齡化公園,包括海洋公園、介壽公園等,並持續開闢國慶路及中園段等綠地,增加民眾休憩活動空間,提升社區環境品質。


建設.安居.觀光 幸福三峽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新北市捷運工程局「三環六線 鶯盼實現」專題報告

 

第724次市政會議捷運局專題報告:三環六線 鶯盼實現  PDF


捷運三鶯線力拚114年底完工 侯友宜:串聯北北桃交通路網 帶動地方蓬勃發展

【新北市訊】新北市政府今(5)日召開市政會議,由捷運局進行「三環六線 鶯盼實現」專題報告,說明捷運三鶯線興建工程最新進度及未來展望,市長侯友宜責成捷運局及各單位全力以赴,完善捷運沿線環境規劃,盼今(114)年底如期完工、明年順利通車,帶動地方發展。會中,侯友宜也提醒民眾落實流感防範措施,除了施打疫苗外,不忘勤洗手、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侯友宜表示,三鶯線整體工程進度已達到81.2%,預計4月進行優先段模擬營運狀態的無人駕駛動態測試,8月全線動態測試,最後全線系統整合及穩定性測試完成後,年底即可完工並提報中央測試,預期明年初全線通車,交由新北捷運公司營運。

侯友宜提到,三鶯線通車後,估計能為三峽、鶯歌、土城地區帶來1.4萬移入人口,隨著區域發展,捷運沿線基礎建設必須盡速到位,結合捷運站TOD開發基地,招商引資並爭取公益回饋空間,全面提升環境讓居民有感。

侯友宜指出,新北捷運路網自他上任已增加26公里、26座車站,新北市的捷運系統興建規劃量能為全國最高。他強調,三鶯線通車後,將串聯起北北桃交通路網,包含頂埔站可站內轉乘捷運板南線直通大台北都會區,鶯歌車站可轉乘台鐵網絡,鶯桃福德站則規劃與桃園綠線銜接,實現北台共榮。

侯友宜說,三鶯線12座車站皆導入綠建築設計,並融入在地文化,尤其捷運行經新北市美術館、陶瓷老街、三峽老街,同時周邊也有客家族群及原住民族群,在捷運列車、站體設計上會結合相關元素,充分展現地方特色。


三環六線 鶯盼實現







【國土計畫】專業教育訓練專區

 

國土計畫專業教育訓練專區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nlma.gov.tw/ch/titlelist/bizupdates/5172


112年國土計畫專業教育訓練    https://112ecnsp.wixsite.com/index


國土計畫專業教育訓練專區 | 內政部營建署

112年度「國土計畫專業教育訓練」核心課程教材

(一)國土計畫法及相關子法

(二)全國及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

(三)國土功能分區圖及使用地繪製作業

(四)國土計畫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五)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推動原住民族土地空間規劃作業

(六)應經申請同意及使用許可制度

※本教育訓練教材版權係屬本署所有,非經同意禁止公開使用



2025年2月13日 星期四

國家風景區橋梁維護管理及督考違失案

 

114-02-12監察委員新聞稿

橋梁維護的重要性,攸關遊客生命安全,觀光署雖已建立國家風景區橋梁維護管理及督考相關機制,迨本院立案調查後,方趕辦完成近4年首次督考作業,確有違失,爰予提案糾正

監察委員:張菊芳、陳景峻、郭文東

橋梁維護的重要性,攸關遊客生命安全,交通部觀光署(下稱觀光署)為落實執行行政院「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規定,對於所轄13個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經管之橋梁、補助直轄市與縣(市)政府興建橋梁之養護作業,雖已於「風景特定區橋梁維護管理作業要點」建立橋梁維護、督考相關機制,卻未能依要點善盡督導及考核責任,監察院交通及採購委員會於114年2月11日審查通過張菊芳、陳景峻及郭文東等3位監察委員提出之調查報告,糾正觀光署。

監察委員張菊芳、陳景峻及郭文東表示,觀光署所轄國家風景區經管橋梁數總計94座,其中88座為人行天橋(不包含建築空橋,計有63座屬於特殊性人行天橋)。該署所轄部分管理處於「人行天橋管理資訊系統」登載橋梁基本資料及檢測紀錄,逾百筆內容有不一致或缺漏情形,復未積極辦理維護管理人員之教育訓練,且該署迄未掌握補助地方政府建置之橋梁狀況,迨至上開要點生效後近4年,始完成轄管橋梁首次督導及考核作業,核有違失。

監察委員張菊芳、陳景峻及郭文東進一步指出,特殊性人行天橋之維護管理,依內政部「人行天橋檢測與維修及補強規範」應另訂定維護管理作業計畫,觀光署各管理處多委由橋梁專業檢測團隊編製,但事後卻無確認機制,致使作業計畫多未納入「經費概估」必要項目,部分計畫之檢測頻率相較過往更為寬鬆,且除卻「維修及補強建議」外,內容與其定期檢測報告書如出一轍等情事,觀光署未能督促管理處落實辦理,核有疏失。

又,國家風景區人行天橋定期檢測採用DER&U方式對劣化情況進行評等,檢測評等分為「1」至「4」,評估值「U」為「3」需於1年內維修、「4」則需緊急處置;觀光署雖稱維修不只參照U值,如有安全疑慮即緊急處理,阿里山、日月潭、東部海岸等管理處卻有未於U值期限內或至最後期限始完成修繕等情事,殊值檢討。

此外,3位監察委員另發現,觀光署對於所轄管理處178條步道,雖有巡查缺失案件列管機制,惟112年度竟有高達數十筆列管逾4個月仍未完成修繕,或有經費不足無法修繕之情事,顯未善盡運用空間資訊整合平台資訊落實步道維護管理之目的;又從本院2次履勘發現,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木棧道部分鋼構件及螺栓鏽蝕問題存在已久,目前僅以木製橋墩包覆原有鋼構橋墩之補強措施,基於觀光安全重要性,允應審慎評估後續處理方式;另近年地方政府以發展地方觀光名義增建空中步道,卻因重複性及相似性過高,終致門可羅雀或關閉荒廢之情形,觀光署允宜強化與地方溝通協調機制,多加督促檢討改善。



內政部推動自辦重劃修法

 

URBANSCAPETW【監察院】臺中市自辦市地重劃問題頻出案(113內正11)


地方政府落實監督權責 內政部推動自辦重劃修法 共同保障民眾權益

有關報載政府疏於監管自辦市地重劃衍生爭議,內政部重申,已盤點全臺自辦市地重劃涉訟案件,並針對監察院調查意見,邀集地方政府會商檢討自辦市地重劃相關法令,將儘速完成修法程序;未來並將納入一定面積以上的重劃案優先以公辦重劃方式開發的作法,以強化重劃的公益性、必要性。

在修法完成前,也已函請地方政府嚴格把關自辦市地重劃案件,強化審議監督機制,妥善協調處理民眾陳情意見。

內政部表示,為使自辦市地重劃作業程序更公開透明,已於106年7月修正發布「獎勵土地所有權人辦理市地重劃辦法」,其修法重點包含提高自辦重劃發起門檻,限制短時間內取得小面積之土地所有權人不計入會員大會表決人數,以杜絕虛增人頭地主問題,規定主管機關辦理審議自辦重劃作業過程,應給予民眾陳述意見或舉辦公開聽證,並以合議制方式審議自辦重劃案。該次修法不僅強化政府的監督責任,也明確規範民眾參與機制,大幅減少自辦市地重劃爭議。

內政部進一步補充,自辦市地重劃是為輔助公辦市地重劃量能不足,藉由民間力量,以達到改善地區環境、提升土地利用之效益。地方政府於核准實施自辧市地重劃時,除確實查核私有土地所有權人及其土地面積超過半數以上之同意,對於開發區規劃內容及開發之必要性,亦應本於權責加以審議,於核准後監督管理重劃會依法執行各項重劃作業。

內政部最後說明,有關監察院提出自辦市地重劃問題,內政部已依該院建議,研修自辦市地重劃法規,對於加強審查自辦市地重劃之公益性及必要性、強化重劃會及開發公司管理機制、增加地方政府監督管理措施,以及重劃拆遷戶居住權保障等議題,均已納入修法內容討論,將儘速完成修法作業,以落實民眾權益之保障。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5年總體經濟情勢及未來展望」報告

 

2025年總體經濟情勢及未來展望   〔院會議案


卓揆:臺灣經濟穩定成長 盼持續引資及創造多元就業機會 提升經濟韌性及產業競爭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3)日於行政院會聽取國家發展委員會「2025年總體經濟情勢及未來展望」報告後表示,近年來,臺灣經濟加速轉型、穩健發展,面對地緣政治、關稅保護等因素所興起的不確定性風險,在全球穩步成長、通膨壓力趨緩,以及AI等新興科技需求持續暢旺帶動之下,2024年我國經濟成長率達4.3%,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民間資金與國家稅收皆有明顯增加,這有賴於國人各項努力,同時政府穩健推動各項政策,中央及地方通力合作執行也是一大助力,我們必須珍惜此一成果,並再接再厲。

卓院長指出,我國民間投資及消費動能延續,今(2025)年經濟可望溫和成長,請行政團隊密切掌握國際情勢變化,持續引導全球臺商及指標型國際企業投資臺灣。

同時,積極推動五大信賴產業、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經濟發展委員會所決議的各項重大計畫,營造更優質的投資環境,以提升我國經濟韌性及產業競爭力,確保供應鏈領先優勢。

卓院長表示,面對未來國際經貿秩序變化,行政院已成立經濟外交工作及臺美經貿工作小組,擴大國際經貿合作,請相關部會積極研商盤點各項方案,持續深化臺灣在國際上經濟、商業及安全等各面向的合作。

卓院長強調,臺灣經濟穩定持續成長,政府會重視物價平穩,創造多元就業機會,以達成創新經濟、均衡臺灣、包容成長的目標。


報二 2025總體經濟情勢及未來展望_國發會 新聞稿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