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客庄369幸福計畫〔客庄文化發電機〕

 

URBANSCAPETW客庄369幸福計畫


文化發電機客庄鄉鎮圖書館營運服務提升先期輔導計畫


長治鄉立圖書館翻新啟用 客庄再添文化發電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高樹圖書館啟用 客家學習客廳打造全齡共融空間 | 中央社訊息平台


客家委員會核定14鄉鎮圖書館4.6億工程 盼共下落實客庄「文化發電機」政策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517 18:22:12) 客委會核定客庄14鄉鎮「文化發電機」計畫,共計補助新台幣4.6億元(含規劃設計及工程),推動客庄鄉鎮圖書館空間及服務性設施整體改造。鄉鎮圖書館是最基層地方自治僅有的文化場館,文化發電機專案就是要讓圖書館扮演客庄鄉鎮文化中心角色,並成為客庄文藝復興計劃推動之基地。

楊長鎮主委提到,針對圖書館改善工程,不論是修建或改建,應該是全鄉鎮最舒服的地方,讓人一看到就想去讀書的所在,營運上應將建築物的每年維修和生命週期納入營運的成本,並與周邊既有空間有完整的聯結,才能達到永續環境和政府投資效益的目標,成為鄉民及細人仔客語向下扎根和客家藝文交流的場所。盼獲補助的鄉鎭能珍惜得來不易的政府資源,朝這樣的目標和方向進行規劃設計及工程。

客委會進一步表示,延續2022年屏東縣六堆長治丶萬巒、內埔、麟洛、高樹及新埤鄉立圖書館示範計畫,本次文化發電機補助專案是競爭型計畫,由70個客庄重點發展鄉(鎮、市)公所依客委會訂定「文化發電機-客庄圖書館經營指引操作手冊」提出計畫需求,共受理21件提案,經近期組成專家學者小組召開審查會議審查後,於今(17)日核定補助新竹縣5案、臺中市2案、高雄市2案;苗栗縣、南投縣、雲林縣、花蓮縣、臺東縣各1案,共計14案。

此案除硬體建設,並同時要求提案鄉鎮加入軟體計畫,是一個「韌體建設」的新嘗試。本次核定的案件中,客委會也強調,會在「細部設計」、「遴選優良營造廠」、「工程施工」及「營運管理」等各階段加強督導把關,實踐客庄文化復振的持續積累及發展。

2023-03-31客委會推動客庄文化發電機為客家文藝復興基地

為深化客庄鄉鎮圖書館的價值與功能,打造客庄鄉鎮圖書館成為在地客家文藝復興基地,客家委員會於去(111)年5月持續推動「文化發電機─客庄鄉鎮圖書館營運服務提升先期輔導計畫」,期待圖書館能成為鄉民的生活重心,從而成為客家語言、文化與藝術復興最重要的據點,並預計於4月中旬出版《文化發電機-客庄圖書館經營指引》操作手冊,今(31)日搶先於官網公布電子書版本,歡迎各界踴躍下載運用。

客家委員會楊長鎮主委表示,鄉鎮圖書館是客庄聚落最基礎的文化基地,期待透過「文化發電機」政策的推動,讓其更進一步打造成為客家文藝復興基地,亦能成為在地居民沉澱、閱讀、創作及客語推廣多元場域,期待將來客庄社區的小朋友和各年齡層的居民,不是在家,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楊主委指出,文化發電機的精神在於透過空間美學與功能的改造,應用軟硬體工具想像,去翻轉成為新型態的鄕鎮圖書館,讓它帶動整個客庄聚落、社區、甚至整個周邊環境的改變,從最初的書房,因為功能的改變,再慢慢轉變為鄉民的客廳,成為帶動我們客庄鄕鎮聚落語言推廣最小單元的「文化發電機」。

本次《文化發電機-客庄圖書館經營指引》操作手冊,是由客家委員會與惇陽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及中原大學曾光宗教授研究團隊,進行產官學三方合作,針對客庄鄉鎮圖書館進行資源盤點及診斷,輔導建立各館館藏特色及發展制度,如徵集保存在地文化歷史之館藏、客家兒童閱讀推廣、建立客庄在地鄉親使用需求服務等,並透過客庄鄉鎮圖館實地現勘調查,以及訪談第一線的圖書館工作人員,紀錄編撰屬於客庄圖書館經營的軟硬體營運指引(手冊),持續推動各客庄圖書館之管理能量,建立館藏特色及發展制度。

現在可於客家委員會官方網站免費下載本手冊電子書,歡迎大家連結至首頁/服務園地/電子書(https://www.hakka.gov.tw/eBook/eBook?NodeID=611)。


2022-06-24創新改造六堆客庄圖書館 楊長鎮盼成為客語推廣多元場域

為讓六堆地區地方鄉親重新認識圖書館的價值與功能,讓在地客庄歷史文化精神持續積累及發展,客家委員會補助改造屏東內埔、長治、高樹、新埤、萬巒及麟洛等6個鄉立圖書館,期盼六堆地區6處鄉鎮級圖書館整建後作為在地居民沉澱、閱讀、創作及客語推廣多元場域,成為南部客庄文化建設新亮點。

客委會主任委員楊長鎮今(24)日於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主持「文化發電機-客庄鄉鎮圖書館營運服務提升先期輔導計畫」說明會,與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及內埔、長治、高樹、新埤、萬巒及麟洛各鄉出席代表約30多人共同討論交流,將以提升圖書館永續管理、服務能量及成為客語生活營造基地為目標。

楊主委主持說明會時表示,過去鄉鎮圖書館一向較不受到重視,在圖書資源、閱讀環境和空間設計觀念方面較為落後。客委會近幾年來陸續補助六堆地區鄉鎮級圖書館,期待從六堆地區出發,以軟硬體整體思維先期推動圖書館營運服務,建立地方圖書館長遠營運模式。

楊主委盼望客庄鄉鎮圖書館成為全鄉鎮最舒適的公共空間,地方鄉親不僅是來看書,同時也扮演地方文化中心角色,是客家語言、文化與藝術復興最重要的據點,讓客語講轉社區、故事媽媽、故事爸爸可以講客語故事;讓在地文獻或論文有最好的空間典藏,發揮文化發電機之客家政策理念。

客委會指出,各鄉鎮正在推動之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文化發電機政策系列計畫」,後續將由客委會制訂「客庄圖書館服務品質評核標準及經營管理指南」,可運用於全台11個縣市之70個鄉鎮客庄圖書館。

「客庄圖書館服務品質評核標準及經營管理指南」將針對補助示範之六堆客庄鄉鎮圖書館進行資源盤點及診斷,輔導建立各館館藏特色及發展制度,如徵集保存在地文化歷史之館藏、客家兒童閱讀推廣、建立客庄在地鄉親使用需求服務等;近期並預計邀集圖書館相關成員至優良圖書館案例參訪,強化圖書館人員之專業素養等。期待圖書館能成為鄉民的生活重心,將來六堆客庄的小朋友和各年齡層的居民,不是在家,就是在去圖書館的路上。

上午說明會結束後,楊長鎮主委下午前往屏東新埤及長治鄉立圖書館現勘訪視,他允諾客委會會透過「行政院客庄369治理平臺」之文化發電機政策系列計畫,在補助硬體資源同時,也挹注軟體經費提升營運服務機制,並整合跨部會資源投入客庄369區域,協助六堆成為建構客庄文化發電機示範區域,讓在地客庄歷史文化精神持續積累及發展。









2025-09-23

2025 第十五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


東海大學勇奪洄游農村競賽多項大獎 以跨域實作厚植文化永續與地方創生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3 11:40:46)  東海大學今年再度於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中蟬聯獲獎,繼去年拿下銅獎及5項大獎,此次更進一步奪得銀獎、永續獎及多項特別獎。兩支參賽團隊分別深入馬祖南竿打造味覺文化體驗、以及於苗栗南江串連多元族群記憶與在地故事,傳遞地方創生與文化永續的價值,展現年輕學子將專業轉化為社會行動的能量與影響力。

由農業部主辦的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頒獎典禮日前於台北盛大舉行,東海大學「津沙拾味」團隊榮獲銀獎,並囊括「最美農村故事獎」、「洄游新星獎」、「創智才獎」及「最佳舞台展現獎」等殊榮。團隊由景觀系與餐旅系跨域合作,成員於馬祖南竿津沙社區駐點兩個月,以「味」為核心,藉由與居民互動發掘地方精神,深化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與連結。指導老師鄒君瑋指出,學生透過繪本呈現老酒文化、食材與農漁故事;與介壽國中小合作創作奇幻食農教育繪本,同時舉辦「大地桌餐」,融合在地食材與藥草文化;團隊更重新設計聚落地圖、增設導覽系統與多媒材地景創作,讓文化、技藝與飲食成為教育資源。鄒君瑋強調,學生的創意與堅持為馬祖聚落注入新活力,也贏得當地居民高度肯定。


由景觀系與餐旅系組成的「津沙拾味」團隊榮獲銀獎,並囊括「最美農村故事獎」、「洄游新星獎」、「創智才獎」及「最佳舞台展現獎」。

由景觀系與建築系組成的「里山織語」團隊則以苗栗南庄南江休閒農業區為基地,榮獲「創智才獎」、「最佳職人工藝獎」與「SDGs永續獎」。團隊以「織布」為隱喻,串連南江的多元文化、歷史記憶與日常生活;在李麗雪老師與鄒君瑋老師共同指導的帶領下,學生向賽夏族長者學習傳統建構技藝,與客家耆老共創「點點畫」,並走訪20餘家民宿編纂《南江故事手冊》。

在「南江藝術祭」中,團隊以沉浸式展場呈現成果,並透過「九宮格風味餐會」串聯族群飲食記憶,讓民眾深度感受南江文化的厚度與溫度。李麗雪表示,學生希望將人與土地的連結轉化為值得世代傳頌的文化資產。


由景觀系與建築系組成的「里山織語」團隊榮獲「創智才獎」、「最佳職人工藝獎」與「SDGs永續獎」。

東海景觀系主任黃宜瑜指出,兩支隊伍齊獲佳績,副總統蕭美琴更親臨頒獎並巡禮各隊攤位,熱情與東海師生及社區代表互動,盛讚青年學子將專業知識化為實際行動,既推動地方創生,也展現新世代對農村永續的責任與熱情。

本次獲獎不僅肯定學生的專業實踐成果,更彰顯東海景觀學系長年扎根地方、重視實作教育的核心理念。未來,東海景觀人將持續透過跨域合作、師生共學以及在地實踐,讓農村故事在創意中被看見、於設計裡延續。


臺中教育大學區社系「不外乎Why埔」團隊 榮獲全國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創新設計獎」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22 11:28:29)  由農業部主辦的「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於114年9月14日辦理成果發表暨頒獎典禮。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吳幸玲老師指導的區社四甲學生李珮芸、彭韋晨、簡綺柔、黃靖彤、張恬甄,與中興大學鄭予欣同學共同組成「不外乎Why埔」團隊,在本屆競賽中,以卓越的創新思維與社區實踐力脫穎而出,榮獲「創新設計獎」。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不外乎Why埔」團隊師生合影

「不外乎Why埔」團隊於暑假期間駐村臺中市外埔區水流東休閒農業區,面對過程中的各項挑戰,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社會實踐力。

他們憑藉著創意構想與具體行動,提出兼具地方特色與永續發展願景的方案,充分體現大學生對農村議題的關懷與大學社會責任的行動,最終成果獲得評審一致肯定。


「不外乎Why埔」團隊簡報學生駐村計畫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團隊更以流利英文向副總統蕭美琴簡報計畫成果,展現青年學子跨文化溝通的能力與自信,並邀請副總統參與未來社區舉辦的「美酒音樂季」。這不僅是對團隊努力的肯定,也象徵著本校「以社會責任為核心的人才培育」理念正在發揮實質影響。


團隊學生以流利英文向副總統蕭美琴簡報成果,展現優秀跨域表達能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不外乎Why埔』團隊榮獲創新設計獎,並與副總統蕭美琴合影留念

臺中教育大學長期推動USR計畫,強調「實踐社會責任,共創永續價值」,透過跨域合作與實作訓練,培養學生具備社會實踐與問題解決的能力,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本次佳績充分展現學校在社會參與及人才培育上的努力成果,讓學生能在實務中成長,也為臺中外埔社區注入更多發展能量與無限可能性。


農業界的奧斯卡獎!聯大文創團隊奪金且狂掃第15屆洄游農村競賽金獎等5獎項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915 17:23:36)  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主辦的「第15屆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於9月12日至13日在臺北合庫銀行國際會議中心展出暑期駐村的靜態與動態成果,並於9月14日舉辦頒獎典禮,由副總統蕭美琴親自揭曉並頒獎。


20隊競爭激烈!聯大文創團隊抱回第15屆洄游農村競賽金獎

聯大文創系團隊「笑年ㄟ,安啦!」從最終進入決賽的全國20支隊伍中脫穎而出,勇奪本屆最高榮譽-金獎(獎金15萬元)!團隊在近3個月的駐村過程中歷經多次篩選、跨越層層關卡,不僅榮穫金獎,更同時抱回最美農村故事獎(獎金1萬元)、最佳舞台展現獎(獎金4萬元),以及黃信融同學榮獲洄游新星獎(獎金2千元)、楊子瑩同學獲育才千里獎(獎金2萬元)等5項殊榮,總獎金超過30萬元!由副總統蕭美琴親自頒獎,也讓這場由聯大文創推動、駐點臺中大安區大安農會的「扛貝殼計畫」,增添了特別的榮耀與溫度。

聯合大學文化創意與數位行銷學系自第12屆參賽以來,已累積1金、2銀、1銅的佳績,今年再度奪金,實力展現無遺。「笑年ㄟ,安啦!」由熊子扉助理教授擔任主指導老師,陳君山副教授為共同指導老師,團隊成員包括文創三甲黃信融(隊長)、楊子瑩(副隊長)、王文惠、楊濬瑜、林和昇、葉峻楷,以及文創二甲謝依蓁等7位同學。

他們以《扛貝殼come back計畫》為核心,駐點臺中市大安區大安農會,嘗試用儀式感設計與數位行銷,串聯農會物產與社區特色,設計創新遊程與體驗,期盼重現大安港的繁華,讓更多人看見大安區的美好。


「笑年ㄟ,安啦!」由熊子扉助理教授擔任主指導老師,陳君山副教授為共同指導老師,團隊成員包括文創三甲黃信融(隊長)、楊子瑩(副隊長)、王文惠、楊濬瑜、林和昇、葉峻楷,以及文創二甲謝依蓁等7位同學。

大安區農會蔡建宗總幹事感性地說,大安區過去常被視為台中的邊緣區域,甚至有人戲稱為「最難玩的台中區域」。然而「笑年ㄟ,安啦!」勇敢接下推廣的使命,透過田野調查、資源盤點與無數次與農會、農友及社區居民共識會議,提出3大遊程與遊程包設計:從「飛天豬、鯨寶寶」IP芋頭包開發、防沙牆文創杯墊,品牌IP建置、農遊網站規劃、數位互動遊戲設計,以及「鯨天ANNO BAR調酒自助吧」等行銷方案,逐步讓大安的在地風貌被看見。

團隊不僅在遊程規劃上付出心血,也進行實施檢測修正。他們辦理了兩場近50人的遊程體驗,超過95人次的遊程包DIY測試,讓設計成果更貼近真實需求。同時,透過5支不同的社群帳號,發布58支影片進行行銷,更設計了「飛天豬、鯨寶寶」4格漫畫來強化品牌理念,並在社區舉辦「至未來」攝影課程,提升居民與農友的自我行銷能力。駐村期間,楊濬瑜同學更創作了一首歌曲〈feeling myself〉,讓這段駐村故事化為動人的樂音。

「最後一次的30人試辦遊程,不僅創造了6萬元營收,還有2萬5千元的再次消費,遠超原先的評估值。」葉峻楷同學分享時難掩興奮。移動的在地故事「鯨天ANNO BAR調酒自助吧」在農會總幹事蔡建宗以及農村水保署陳榮俊分署長的見證下隆重開幕,並快閃大安濱海樂園試賣,獲得許多外地遊客甚至外國遊客的讚賞好評!而社群經營成效也亮眼,累積4萬多次觀看、1萬多人觸及。林和昇同學則補充:「我們成功促成大安區農會與蔡家包子的合作,讓『飛天豬、鯨寶寶』芋泥包正式簽約上架,未來將在農會的農遊活動中推廣。」


「鯨天ANNO BAR調酒自助吧」等行銷方案,逐步讓大安的在地風貌被看見。

當獲獎的剎那,家就在大安區農會不到6km的黃信融隊長與隊員們因著對家鄉的情感與對陪伴師長夥伴的感恩緊緊相擁,淚水止不住流下。一路陪伴的老師們、農會夥伴、農村水保署的隊輔與輔導團隊們,也在那一刻紅了眼眶,為著笑年ㄟ不停歇的努力被看見、被肯定而喜悅,微笑中滿是感動與欣慰。

指導老師熊子扉表示:「同學們常會問,我們能為農村帶來什麼改變?事實上,卻是農村改變了我們!在這次駐村中,最難的大概就是引導他們能用不同角度觀看、溝通、同理、再溝通,也因為難以在農會與社區間找到平衡,過程中的碰撞、爭吵、否決也曾讓團隊猶如52赫茲的鯨魚,變成孤單無助,迷失方向。

然而來自農會夥伴、社區居民、大安區夥伴、農村水保署的分署長、隊輔們以及指導老師們對笑年ㄟ無微不至的關愛,使笑年ㄟ們重拾信心、勇敢逐夢,成為一群自信又堅定的洄游青年!此次獲獎更成為大家對君山老師退休最好的獻禮。」

大專生洄游計畫一路走來,培育了無數眼神有光、敢夢敢行的青年。這段旅程,不只是比賽,而是一次次與土地、與人的深刻對話。因著對家鄉的熱愛,大家真誠付出,也讓學校、公部門、社區居民緊密連結成永續的夥伴。故事仍在延續,聯大也將繼續帶領學子深耕地方,陪伴土地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副總統親頒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獎項   盼跨世代和跨領域專業共同為農村創新機會

1140914日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39452


2025-09-19

【國家發展委員會】委員會議新聞稿(113年5月20日起)


國家發展委員會      https://www.ndc.gov.tw/

114-09-18。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33次委員會議


國發會今(18)日召開第133次委員會議,會中就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勞動部提報「產業投資五大要素優化政策續階計畫-人才及勞工要素之規劃」案及院交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陳報「南部科學園區沙崙生態科學園區籌設計畫」草案等案進行討論。

一、國家隊挺你!政府推動產業五大要素優化政策續階計畫,掌握產業關鍵職能,協助穩定就業,打造有感未來!

「產業五大要素優化政策」(110至113年)業已執行完竣,行政院考量面對全球化激烈競爭與多項重大政策投資需求,爰請相關部會研提114至116年五大要素續接計畫方案,俾便落實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計畫之推動。本次係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及勞動部分別就「人才」及「勞工」要素進行報告。

二、強化半導體產業根留臺灣與競爭優勢,國科會將推動南科沙崙生態科學園區計畫。

國發會9月18日召開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陳報「南部科學園區沙崙生態科學園區籌設計畫」(草案)一案,全案將陳報行政院並建請同意。葉主委表示本計畫完成後將於台南沙崙地區新增科學園區面積約531公頃,預估創造年產值約22,437億元,並提供35,000個優質就業機會。


114-08-28。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32次委員會議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今(28)日第132次委員會議報告,截至7月底整體公共建設計畫經費達成率45.6%,已執行3,680億元,執行數創近18年新高。同時為持續強化公共建設推動效能並兼顧環境永續,國發會亦提出多項改善策略及綠色支出減碳措施,期以提升建設效益,實現淨零轉型目標。

114-05-15。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9次委員會議


國發會今(15)日召開第129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經濟部陳報「中部精密智慧新核心推動方案」一案,審議意見將陳報行政院核定。政府將透過「核心產業雙軸大轉型」、「現有核心再造新核心」及「國家精密智慧中心」等三大策略,加速培育中部新核心產業,並透過十大生活配套措施加強基礎建設,藉由產業與生活品質同步升級,打造中部新未來!


國發會今(15)日召開第129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經濟部陳報「首都圈黃金廊帶推動方案」一案,審議意見將陳報行政院核定。鑒於首都圈所涵蓋之北北基宜為我國政治經濟核心,肩負經濟發展重任,國發會表示,本方案推動將有助於驅動首都圈產業創新動能與適地適性發展,透過資源整合與均衡公共建設布局,打造首都圈為兼具經濟發展與宜居生活圈,逐步達成均衡台灣政策目標。


114-04-17。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8次委員會議


國發會於今(17)日召開第128次委員會議,由經濟部就「因應氣候變遷強化臺灣供水韌性」提出報告。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變遷挑戰及不斷增長的產業用水需求,政府各部門將與地方政府緊密合作,進一步推動水資源建設,強化流域治理與供水韌性,以確保全國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農業、民生未來的穩定供水,支持民生需求及各項產業發展。

臺灣雖降雨豐沛,惟時空分布不均,不易蓄存,氣候變遷影響下豐枯加劇,加上灌溉用水占水庫供水比率大及經濟發展快速產業用水需求,供水風險大,政府透過開源、節流、調度、備援及管理超前部署,從水源頭到水龍頭,跨部合作強化系統治理,自106年起迄今累計增加每日237萬噸水源,相當全國22%公共用水,各項水資源建設已有顯著成效,並同步打造西部廊道供水管網及推動科技造水如再生水及海淡水等,力求創新突破,除導入智慧化水資源管理外,水利署也成為全球第一個通過 PAS 2080驗證之水利政府機關,推動水利工程減碳,邁向2050淨零轉型,更與農業部門跨域整合,推廣稻作轉旱作及圳路復興改善,提升農業用水效率下兼顧糧食安全,均衡臺灣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農業、民生用水無虞。


國發會劉鏡清主委表示,行政院於110年8月核定臺灣各區水資源經理基本計畫為整體水資源規劃的藍圖,各項水資源建設已見成效,各部會及地方政府持續合作,強化流域整體治理,已核定的水資源建設應加速執行,如新竹、台南海淡廠、大安大甲溪聯通管等工程,規劃中水資源建設計畫請加速提報,並依行政院核定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重大工程優先評估以促參方式辦理之可行性,以滿足未來六大區域產業及生活圈農業、民生用水需求。

劉主委進一步指出,為利流域整體治理成效,經濟部將運用行政院水及流域永續推動小組策略會議機制,強化政府跨部門協調,以系統性治水與韌性提升為核心,整合部會相關圖資、逐步推動建構精準分配資源模式,訂定治理優先順序,以有限資源提升流域治理效能,為未來世代奠定水資源永續利用與發展的堅實基礎。

精進畜牧廢水處理成效斐然,每年淨化達一座阿公店水庫蓄水量、減碳達218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納量

國發會於今(17)日第128次委員會議,聽取農業部就「畜牧廢水管理及精進作為」提出報告。國發會指出畜牧業為我國農業生產中重要的一環,畜牧場每日產生約13萬公噸廢水,隨著環保意識抬頭,須妥善處理至符合放流標準,以符合永續經營目標。

國發會表示依據「畜牧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關規定,推動三階段廢水處理,並配搭源頭節水、資源化再利用等措施,輔導畜牧場將廢水自場處理至符合環保排放的標準,已有初步成效,包括推動節能型畜舍,每年節水量相當於555萬國人一日用水量;辦理廢水處理品質提升,年淨化水量1,784萬噸,達一座阿公店水庫蓄水量。另推動資源再利用措施(包括沼液沼渣澆灌)、沼氣發電等,每年減碳量相當於218座大安森林公園碳吸納量


114-03-20。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7次委員會議


114-02-20。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6次委員會議


國發會於今(20)日第126次委員會議,就整體公共建設計畫去(113)年度之執行情形提出報告。去年整體公共建設計畫經費超過7,800億元,執行金額約7,392億元,創近17年新高,執行量能超過九成三,整體公共投資仍維持高檔,且執行成果豐碩,涵蓋交通、文化、經濟、水利及衛生福利等多項民生需求建設,今(114)年仍將持續穩健推動各項重大建設。劉主委請各部會務必妥善排列資源配置之優先順序,加強管控公共建設計畫重要查核點,發揮計畫預期效益。

深度節能節電成效達標,公私協力邁向淨零

經濟部於今(20)日國發會第126次委員會議,就「深度節能推動進展」提出報告。去(113)年我國全年新增節電48億度,超越原先設定的45億度目標,達成率106%;114年節電目標更進一步提升至55億度,預計至116年累計將可節電206億度。



113-12-19。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5次委員會議

國發會審議通過經濟部「因應氣候變遷縣市管河川及排水整體改善計畫(115-120年)」

國發會12月19日召開第125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之經濟部「因應氣候變遷縣市管河川及排水整體改善計畫(115-120年)」,全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本計畫透過部會資源整合協助地方政府持續推動系統性治理及水域環境改善,降低淹水風險及營造宜居水域空間。針對與會首長關切之儲水系統和畜牧廢水等議題,國發會劉鏡清主委表示將協同各相關部會持續關注。

碳費制度上路,我國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

國發會於今(19)日召開第125次委員會議,由環境部就「我國碳定價推動現況及展望」提出報告。國發會劉鏡清主委表示,國發會未來將協同各相關部會持續關注碳費制度之推動和與會首長關注之綠領人才培育。

113-10-17。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4次委員會議


國發會於今(17)日召開第124次委員會議,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執行情形提出報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目前執行至第4期,業投入7,697億元。第4期截至113年第3季(112年1月至113年9月)止,計畫經費達成率為76.89%,各項建設均穩健推展中,預估年底可達成96%的目標。

第5期(114年)特別預算案703億元,刻正於立法院審議階段,請各部會提前安排如計畫審核、用地取得及證照申請等前置作業,並排定明年度預定達成重要里程碑,合理編列預算及加強執行管控。另為促進地方整體發展及區域平衡,針對地方補助型計畫,藉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及嚴格把關,合作克服計畫執行所遭遇困難,以提升整體交通、環境、數位、綠能、教育及社福等基礎建設水準。


國發會於今(17)日第124次委員會議,提報最新2024-2070年人口推估結果,顯示我國未來長期少子高齡化現象將更趨明顯。國發會表示,人口結構變遷已逐漸擴大對我國社會各方各面的影響,後續將偕同各相關部會針對少子化、勞動市場、經濟/產業、財政收支及社會環境等面向人口課題,研議強化性因應對策。


113-09-26。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3次委員會議

衝刺最後一季建設量能,擘劃國家永續發展藍圖

國發會於今(26)日第123次委員會議,就整體公共建設計畫截至8月底之執行情形提出報告。今(113)年整體公共建設計畫截至8月底經費達成率近5成4,為近17年同期次高,依往例年底大量結案款項支付後,9成5目標應可實現。

劉主委表示,政府推動公共建設可以發揮擴大內需、穩定經濟成長、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效果。今年已完成多項交通、水利、文化建設,例如高雄輕軌全環線通車營運,可與紅橘線串聯,增加大眾運輸系統可及性及服務範圍;國道1號增設銜接台74線系統交流道通車,有效轉移鄰近交流道車流,優化地區交通運轉效能;翡翠原水管通水啟用,解決風災後原水濁度升高的民生供水問題;桃園市立兒童美術館啟用,提供學校及親子家庭親身參與藝文活動;苗栗火車頭園區竣工將可保存珍貴鐵道文物,並讓民眾參觀瞭解鐵道發展的相關人文歷史。

劉主委指出,年底前亦有臺鐵鳳鳴臨時站、桃園會展中心、北臺灣郵件作業中心及訓練中心、故宮北部行政大樓及圖書館新建工程等將陸續完工啟用。請各部會把握最後一季加速推動,展現更亮眼的執行績效,確保重大建設能如期如質完成,也請適時對外說明,讓社會大眾共同享受公共建設成果。

劉主委強調,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衝擊及實現臺灣淨零轉型目標,請各部會在規劃未來各項建設計畫時,務必強化極端氣候的調適能力,並將淨零排放目標納入考量,以帶動國家朝永續發展方向持續邁進。

113-08-08。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2次委員會議

國家發展委員會提報「國家發展計畫(114-117年)」(初稿)

行政院交議,衛生福利部陳報「114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範圍」(草案)

113-07-18。國家發展委員會第121次委員會議

國發會審議通過114年度政府重大公共建設計畫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公共建設類計畫先期作業經費編列

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今(18)日第121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114年度重大公共建設計畫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先期作業經費編列,將陳報行政院納入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送立法院審查。

公共建設不僅能滿足民眾基本生活所需,並關係著社會的運作、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家的競爭力,政府刻正推動中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即為因應國內外新產業、新技術、新生活關鍵趨勢,發展地方的重要基礎設施,藉以促進地方整體發展及區域平衡,提升交通、環境整備、數位、綠能、教育社福等基礎建設水準。因此,推動公共建設計畫一直是當前政府施政重點。

劉鏡清主委表示,114年度重大公共建設計畫,各部會提出266項計畫,加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特別預算案49項公共建設計畫,經本會初審、複審,邀集財政部、主計總處及工程會等會審機關共同審議,並邀請相關部會副首長會商後,於今(18)日提報本會委員會議審議通過,其中,中央公務經費建議匡列2,405億元,除逐年提高,更創近10年來新高,充分突顯政府對公共建設之高度重視。至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部分,因114年為前瞻計畫最後1年,建議匡列517.5億元。

考量交通為建設之母,可帶動產業布局與地方發展,114年公共建設計畫先期作業之經費編列,即以交通建設約1,284.9億元(占53.4%)最高,期透過交通建設計畫均衡臺灣各方面發展;其次,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污水、再生水、垃圾處理等環境資源計畫約569.5億元(占23.7%),第三則為農田水利、森林與農漁業永續、整體治山防災的農業建設為223.7億元(占9.3%)。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部分,則以城鄉建設約180億元(占34.8%)最高,以闢建臺灣未來30年的基礎建設;其次為強化國土韌性,以因應氣候變遷、環境衝擊的水環境建設約179.7億元(占34.7%);第三為因應綠色交通運具的趨勢,建構安全便捷的軌道建設約87.6億元(占16.9%)。

賴總統曾強調政府責無旁貸,打造安居樂業環境,並揭示均衡臺灣是下階段政府的努力目標,希望帶動臺灣整體向前。為落實總統政見均衡臺灣、行政院國家希望工程的政策,劉鏡清主委特別請各部會往後籌編年度政府公共建設各類預算時,應優先滿足國家希望工程相關計畫的經費需求,落實國家進步、增進社會福祉的目標。

劉主委表示,政府財政資源有限,民間力量無窮。雖然每年政府均儘量寬籌公共建設經費,但國發會正進一步協調各部會與民間,希望引導民間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更加擴大公共建設財源,期減輕政府龐大的建設財政負擔,並能讓民間資金活絡經濟,而且達到提升公共建設服務水準的目的。


URBANSCAPETW:【國家發展委員會】委員會議新聞稿(109年5月20日起)



2025-09-01

公共建設制度面改善策略

 

公共建設執行數創新高,國發會:攜手部會持續升級公建管考制度

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114AAE178CD95D4C&s=81FA1070276953CA

臺北捷運東側南北向(東環段)






臺北市捷運局環狀線東環段土建工程CF763工程標歷經2次招標流標後再上網公告,於10月1日開標有一家符合資格廠商投標,並於10月9日召開評選會議,經評選評定日商華大林組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互助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攬商為最有利標廠商,於今(18)日順利決標,後續將依規定完成簽約程序後,預計今年底前開工。

臺北市捷運局第二區工程處說明,捷運東環段規劃路線行經臺北市內湖、松山、信義及文山等行政區,工程全線與捷運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及信義線轉乘,並與施工中的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及已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路線銜接形成一車直達之全環路線,提供轉乘服務。東環段路線全長約13.25公里,均採地下化方式興建,包含10座地下車站,1座地下機廠。其中本次辦理招標之CF763標工程範圍自Y39站(不含)松仁路底往南穿越拇指山系、萬芳交流道、景美溪,至新光路二段銜接南環段Y1動物園站,長度約為3,157公尺,本標之長隧道設置1座通風豎井。



112-12-27。
臺北捷運局今舉辦東環段土建工程廠商說明會 最快113年初陸續發包

112-10-13。捷運東環段為設計需要辦理管線試挖 同時兼顧工程進度及維護居民生活品質


112-04-28。陪同行政院長視察東環段進度 蔣市長指示捷運局以完善內科交維為首要

112-04-28。視察捷運環狀線東環段規劃情形 蔣萬安感謝行政院協助並以兩年內開工為目標


112-03-29。行政院核定東環段 蔣萬安:感謝中央支持 朝2年內動工努力

臺北市政府一直積極爭取的捷運東環段今(29)日獲行政院正式核定,臺北市長蔣萬安表示,非常感謝中央的支持,會朝2年內動工努力,未來完工通車後,可以大幅縮短台北都會區整體的通勤時間,有效改善內湖交通問題,盼早日解決內湖民眾上下班塞車的困境。

東環段全長約13.25公里,總經費1024.86億元,共設10座地下車站,預計9年半完工。蔣萬安表示,東環段串聯4條捷運路線,不僅可紓解內科聯外交通瓶頸,分擔文湖線最大站間運量約15%,完工通車後如由象山站至至內湖科學園區可由32分鐘縮短為14分鐘,士林站至內湖科學園區可由39分鐘縮短為12分鐘。

蔣萬安指出,交通為城市發展的基礎,為了因應臺北市東側廊帶未來發展需求,配合港湖產業發展構想,期藉由東側捷運系統之建構,改善內科交通,並以大東區概念發展,串連大直-休閒娛樂、信義-金融商業,並配合內科2.0發展計畫,讓優勢產業發揮群聚效益,地區機能相互支援,增進產業發展綜效。


112-03-29。行政院核定東環段 實現首都環線願景 即將展開細部設計 預計2年內動工興建


總長約49.3公里的首都環狀線願景即將實現!臺北市政府一直積極爭取的捷運東環段今(29)日獲行政院正式核定,捷運局表示,東環段串聯4條捷運路線,不僅可紓解內科聯外交通瓶頸,分擔文湖線最大站間運量約15%,完工通車後如由象山站至至內湖科學園區可由32分鐘縮短為14分鐘,士林站至內湖科學園區可由39分鐘縮短為12分鐘,將可大幅縮短台北都會區整體的通勤時間及帶動沿線地區的發展。

臺北捷運局表示,東環段全長約13.25公里,總經費1024.86億元,共設10座地下車站,預計9年半完工,將採用與環狀線第一階段系統相容的鋼軌鋼輪中運量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

捷運局說明,東環段路線起自環狀線北環段劍南路站後尾軌,經敬業三路、沿樂群二路後轉進瑞光路,於瑞光公宅後,西轉進陽光街321巷,通過國1後進入舊宗路,經成美橋、南港路至松山新店線松山站(台鐵松山車站),後經松山路行經板南線永春站、沿松德路後轉松德路168巷經興雅國中與博愛國小後,轉至松仁路抵達淡水信義線象山站,再續往南行通過國3甲萬芳交流道後,穿越景美溪至新光路下方與環狀線南環段動物園站銜接。

捷運局指出,東環段完工後與興建中的南北環段及已營運的環狀線第一階段,構成首都環狀線,共有14座車站可直接與捷運、輕軌、臺鐵及高鐵交會轉乘,串連16條輻射軌道路線;環型路網再加上目前興建中的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等,10年後臺北捷運路網可達到210.4公里及182站以上,將大幅提升雙北運輸效能。

捷運局表示,感謝行政院及交通部支持東環段建設計畫,該局將遵照行政院指示,精進捷運東環段計畫期程管控,儘量縮短施工時程,儘早提供捷運服務。

臺北捷運局進一步說明,東環段環評於111年7月獲環保署審查通過,同年9月都市計畫變更亦經內政部核定。捷運局進一步表示,為加速推動東環段,機電系統已採擴充方式納入南北環機電合約。今日獲行政院核定後,將正式啟動細部設計、用地取得及發包施工等相關作業。

捷運局強調,為提供市民優質便利的旅運服務,東環段與松山新店線松山站、板南線永春站、淡水信義線象山站,皆規劃設置地下連通道相互轉乘。

累計旅次超過百億的臺北捷運已多次被評定為世界最可靠的捷運系統,負責興建的臺北捷運局進一步強調,不僅要蓋出聰明的捷運,也要聰明地蓋捷運。東環段必須穿越台高鐵隧道下方,也穿越既有捷運車站下方,困難度相當高。

捷運局說,工程雖有一定工期,但該局會努力縮短行政審查流程,讓工程2年內動工。捷運局提及,東環段於設計階段將會研擬完善周延的交維計畫,以減輕對內湖交通的衝擊。

臺北捷運局又指出,為因應臺北市東側廊帶未來發展需求,配合港湖產業發展構想,期藉由東側捷運系統之建構,改善內科交通,並以大東區概念發展,串連大直-休閒娛樂、信義-金融商業,並配合內科2.0發展計畫,讓優勢產業發揮群聚效益,地區機能相互支援,增進產業發展綜效。






首都環狀線東環段基本設計正式啟動!北市捷運局於721日順利完成「捷運環狀線東環段土建基本設計服務暨測量、地質及管線調查工作」委託技術服務評選案,將與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共同辦理相關設計作業。

東環段未來將與已核定的北環段、南環段以及已通車的環狀線第一階段形成完整的首都環型路網,不僅能因應臺北市東側廊帶未來發展需求,亦透過捷運串聯既有16條軌道路網,大幅提高大台北地區交通便捷性。

北市捷運局表示,柯市長非常重視環狀路網之推動,並列為第一優先施政要項,於1077月成立首都環狀線推動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追蹤進度。東環段為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行政院214日核定可行性研究前,該局已超前部署,於108925日啟動綜合規劃及環評等相關作業,預計明年初送交通部審議,行政院核定後即可興建。隨著東環段基本設計的啟動,首都環狀線成環願景更近一步。



捷運局進一步表示,捷運東環段全線採地下型式核定,路線全長約13.12公里,共設10座地下車站及一座地下機廠。路線規劃起自環狀線北環段劍南路站後,經敬業三路、沿樂群二路轉進瑞光路,於瑞光公宅後,西轉進陽光街321巷公園綠地,通過國1後進入舊宗路,經成美橋、南港路至松山線松山站(可與台/高鐵松山車站轉乘),後經松山路行經板南線永春站、沿松德路後轉松德路168巷,轉至松仁路抵達信義線象山站,再續往南行進入山岳隧道,經過國3甲萬芳交流道後穿越景美溪後與環狀線南環段動物園站銜接。

捷運局說,未來東環段將串聯文湖線、松山線、板南線及信義線,並與已核定的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銜接,提供更多元、更便捷的轉乘服務,讓台北捷運路網更省時、更省錢及更便利。




為因應臺北市東側廊帶快速發展需求,北市捷運局規劃透過東側南北向捷運系統(以下簡稱東環段)之建構,以大直-休閒娛樂、內湖-科技重鎮、信義-金融商業、文山-遊憩生態等地方特色,透過捷運串聯既有軌道路網,達成發展大臺北地區共榮之理念。本路線目前正依據「大眾捷運系統建設及周邊土地開發計畫申請與審查作業要點」規定進行可行性研究作業中,捷運局將於明(27)日起接連3天辦理路線說明會,聽取地方鄉親寶貴意見,預計107年下半年完成可行性研究,並提報中央審議,爭取早日核定,以利接續辦理綜合規劃及環評等作業。 

運局表示,考量沿線地區未來發展潛力、運輸系統特性、道路系統條件與臺北都會區捷運系統整體路網銜接便利性,並參酌地方民意意見,初步研擬具可行性的二條路線方案,計畫與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串聯,預期可串聯文湖線劍南路站、松山新店線松山站、板南線永春站、淡水信義線象山站及文湖線動物園站,提供轉乘服務,完善整體捷運路網。

捷運局說明,東環段於內湖地區所研擬之替代方案分為瑞光路案與堤頂大道案,均採地下型式興建,未來會與環狀線採「一車到底」方式結合,共同形成「山手線」完整環型路網。其中瑞光路案全長13.12公里,共設10座地下車站;堤頂大道案全長12.23公里,共設9座地下車站。目前東環段路線方案研究作業已趨近完成,為利民眾瞭解本路線規劃,並蒐集來自多方民眾的相關意見,納入規劃作業參考,將於27日、28日、29日分別於信義、文山、內湖分三場次辦理路線說明會,徵詢民眾意見。

捷運局說,本次研究初期為瞭解市民對於大臺北捷運路線之需求,已於106829日至97日分別於內湖、松山、信義及文山地區,辦理6場民意工作坊與相關網路活動,透過民眾的腦力激盪與參與,提出臺北市東側區域節點間的運輸需求。明(27)日起接連3天的路線說明會,已於107316日在捷運局網站公告,歡迎市民朋友踴躍參與,大家一起為我們的便捷交通加油。

臺北市東側南北向路線說明會召開之時間與地點

場 次
時 間
地 點
第一場
107327(週二)
下午7
信義國中視聽教室()
(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1581號)
第二場
107328(週三)
下午7
文山區萬興區民活動中心
(臺北市文山區萬壽路277樓)
第三場
107329(週四)
下午7
內湖區行善區民活動中心
(臺北市內湖區行善路2513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