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臺北捷運路網


112-12-25。臺北隊就職周年 首都環狀線願景正在實現 捷運路網未來改變讓你看得見

今天是蔣萬安市長「臺北隊」就職一周年,過去一年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在市府「永續共融 希望首都」的願景藍圖下,將環型路網之推動列為第一優先施政要項,首都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東環段在今年獲得行政院核定,總長約49.3公里的首都環狀線願景正在實現!

為打造綠色運輸典範城市,打造低碳、永續、無縫的大眾運輸,臺北捷運局持續興建中的路線有信義線東延段 (1.4公里,1座車站) 截至11月底的進度為73.8%,預計114年底完工;萬大線第一期 (9.5公里,9座車站) 截至11月底的進度為70.91%,預計116年底完工;萬大線第二期 (13.3公里,13座車站)尚有1區段標未發包,另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 (20.66公里,18座車站),目前尚有3區段標案將陸續發包。東環段目前正進行細部設計中,先期工程於113年第1季招標文件備妥後將公告招標;規劃中的民生汐止線臺北市段綜合規劃報告預計今年12月底完成初稿,113年3月底送交通部審查。

為帶動都市發展及確保臺北捷運之永續經營,臺北捷運局持續推動土地開發,本年度在土地開發招商獲得重大成果;投資金額達263億元的捷運金城機廠暨莒光站/加蚋站完成招商;今年亦有中正紀念堂站、廈安站、中和站、連城錦和站及環狀線南環段,共5處開發基地進行公開招商,預計投資金額合計超過85億元,將帶動民間源源不斷的動能注入公共建設,攜手共創嶄新未來。捷運局也提到,預估投資金額達606億元的「臺北車站特定專用區C1/D1(東半街廓)土地開發案」開發大樓今年已舉行立柱典禮,預計116年完工,將成為「西區新風貌 ˙ 臺北新起點 ˙ 臺灣新門戶」。

捷運路線有預算高、工期長、工程界面複雜及工種多等特性,加上疫情、原物料價格上漲及缺工、缺料等大環境影響,以致環狀線南北環等土建工程歷經多次開標而流標。蔣市長上任後,南北環工程招標除各標工程經費依法採用招標當時最新市場行情調整價格外,捷運局並積極研修財務計畫報請中央審議,蔣市長及鄭德發局長均多次利用機會向中央爭取儘速核定財務計畫,並爭取經費補助;鄭德發並主動拜會營造廠商,邀請廠商前來投標。捷運局指出,蔣市長上任後已陸續完成北環段CF680B、CF680A、CF690C標、南環段CF670A及萬大二期CQ880A等5標之決標作業。

臺北捷運局指出,首都環狀線採一車直達,共有14座車站可直接與捷運、輕軌、臺鐵及高鐵交會轉乘,串連16條輻射軌道路線;環型路網再加上目前興建中的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等,10年後臺北捷運路網可達到210.4公里及182站以上,將大幅提升雙北運輸效能。

蔣萬安市長強調,臺北市是引領「基北北桃首都圈」協同發展的臺北,也是躍上國際綻放光彩的臺北,臺北捷運局將持續加速推進北環、南環及東環段建設,為未來千萬人口的「基北北桃首都圈」立下比美日本山手線、首爾地鐵環線的首都格局。

112-11-20。市議會第14屆第2次定期大會市長專案報告:議題六 捷運環狀線工程進度 (含北環、南環、東環)








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捷運興建路網



110-03-19臺北捷運路網結構再進化 未來改變讓你看得見

民國85年3月28日,捷運木柵線完工通車,不但讓臺北升格為臺灣第一個有捷運行駛的都市,同時也是國內第一條無人駕駛的中運量捷運系統的啟用。臺北市政府捷運局表示,當時有4萬2,548人次搭捷運嘗鮮,正式開啟大臺北的交通運輸新紀元。時至今日,日旅運量超過200萬人次的台北捷運,運量已在108年3月達到100億人次。通車25年來,民眾對捷運的觀感從早期的不安轉變為信賴肯定,現今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捷運局說,為打造綠色運輸典範城市,目前該局仍持續興建中的路線有萬大線第一期(9.5公里,9座車站及一座機廠)截至2月底的進度為53.24%,預計114年底完工;信義線東延段(1.4公里,1座車站)截至2月底的進度為47.31%,預計112年底完工;另萬大線第二期 (13.3公里,13座車站)與環狀線北環段及南環段(20.66公里,18座車站)均已完成細部設計,今 (110)年將陸續發包施工,預計117年底完工。



捷運局進一步說明,北市府將環型路網之推動列為第一優先施政要項,目前規劃中的東環段為環狀線最後一塊拼圖,綜合規劃報告書已送中央審議。東環段全線採地下方式興建,未來會與環狀線一期、南北環銜接採「一車直達」方式結合,共同形成「山手線」完整環型路網,全環路線共49.2公里、42個車站,串連既有輻射捷運6條路線,其中有14站與16鐵(包括高鐵、臺鐵、機捷、捷運及輕軌計畫)交會轉乘,提供直接高效運輸系統及更便捷多元的服務。捷運局表示,環型路網再加上目前興建中的信義線東延段、萬大線等,10年後臺北捷運路網可達到210.4公里及182站以上,臺北捷運路網結構再進化,改變讓你看得見。

捷運局同時表示,目前負責興建之臺北捷運路網建設的長度已達152公里、131個車站,為建構世界一流的優質公共運輸路網系統,該局將持續以「建的好、養的好、管的好」三好策略,將都市發展、公共智慧綠色運輸服務及環境品質提昇相互整合,為打造宜居永續的城市而努力。

捷運局說明,臺北捷運系統藉由各運輸走廊縱橫交織的行駛路線,透過由地下、高架、平面等不同方式構建的路網,將大臺北各重要地標環節都緊扣在一起。捷運局說,回首來時路,民國77年,捷運正式動工,為了早日通車,該局採取「六線齊發」的施工方式,堪稱臺北市交通最黑暗的一頁。經歷了籌建與營運初期的風風雨雨,86年起,台北捷運開始收割工程成果。如今捷運不僅是雙北兩都最重要的公共運輸系統,也活絡了經濟活動與區域發展,更是打造低碳永續城市的幕後推手。

捷運局說,回顧民國89年,木柵線 淡水線 中和線 新店線 板南線陸續完工通車加入營運,捷運局還徵選了雙十路網成型紀念歌(台語發音),「坐捷運,真趣味 木柵線無司機 淡水線,好景緻 中和線 藏水冞 新店線,看溪魚 南港線龍山寺 坐捷運,真稀奇 買票驗票攏機器 閣會共『多謝你』台語客語ABC  大家坐甲笑嘻嘻」。歌曲內容寫實而饒富趣味,當時捷運不僅新鮮也代表了多項臺灣在交通科技的進步。而如今逐捷運而居更是臺北人最愛的築巢首選。


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

大新竹輕軌計畫


大新竹輕軌

大新竹輕軌再推進! 竹市府擔任主政整合可研報告 滿足大矽谷交通需求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329 13:14:25) 行政院日前公布將大新竹輕軌納入「桃竹苗大矽谷計畫」,因應未來科技廊帶所衍生的交通需求,交通處表示,交通部鐵道局於3月27日邀集新竹市政府、新竹縣政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議題,會中竹市府也主動請纓擔任主政單位,將整合新竹縣、市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114年1月提報交通部審查,加速推動大新竹輕軌計畫,有效因應未來交通需求,發揮最大運輸效能。

市長高虹安表示,市府團隊日前拜會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會中鄭副院長責請交通部鐵道局整合新竹縣、市輕軌路網,以提高大新竹輕軌計畫自償率及財務可行性、共用機廠,發揮最大效益,不僅舒緩園區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也因應未來大矽谷科技廊帶衍生的交通需求,感謝鄭副院長承諾由交通部研議以專案補助提高補助額度,協助地方推動軌道建設。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園區從業人口與私人運具持續成長,新竹縣、市積極合作提出交通改善方案,但改善效果有限,必須透過縣市整合打造全新輕軌路網,方能紓解園區長期以來的交通問題。對此,竹市府勇於承擔,在會中主動表達同意擔任竹市輕軌紅線、竹縣輕軌藍線優先路網可行性研究報告整合的主政單位,致力落實「交通暢行」城市願景。

倪處長也表示,為加速實現桃竹苗大矽谷計畫,會中交通部鐵道局也允諾將循程序協助新竹縣、市,向交通部爭取可行性研究報告整合規劃所需經費,並在規劃階段由2縣市邀請交通部鐵道局出席相關工作會議,預計114年第1季完成大新竹輕軌計畫可行性研究報告,並提送交通部審查。

交通處說明,透過此次會議已確認大新竹輕軌可行性研究報告執行方向,並凝聚高度共識,將儘速啟動可行性研究報告整合規劃採購作業,各方建議會納入後續考量,期盼透過中央地方攜手,加速大新竹地區公共運輸建設,共創人民福祉。圖1.交通部鐵道局日前邀集竹市府、竹縣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

圖1.交通部鐵道局日前邀集竹市府、竹縣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圖2.交通部鐵道局日前邀集竹市府、竹縣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
圖2.交通部鐵道局日前邀集竹市府、竹縣府共商「新竹縣市輕軌計畫整合」圖3.大新竹輕軌優先路網
圖3.大新竹輕軌優先路網

大新竹輕軌啟動在即 竹縣市今簽備忘錄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28 13:50:40) 大新竹輕軌計畫合作備忘錄(MOU)今(28日)在新竹縣政府,由新竹縣長楊文科、新竹市長高虹安在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處長盧秉志見證下共同簽署。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計畫新竹縣藍線與新竹市紅線串連,行經大新竹人口密集地區,是大新竹地區所需要的路網,「突破了過去的框架」。新竹市長高虹安(左起)、新竹縣長楊文科、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處長盧秉志

新竹市長高虹安(左起)、新竹縣長楊文科、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處長盧秉志

楊文科說,原本新竹市端的路線「紅線」,從新竹火車站、光復路、新安路接到新莊火車站為止,但現在延伸到六家火車站,「這是很大的進步」。新竹縣端的「藍線」能從高鐵新竹站延伸至光明六路、跨頭前溪銜接回光復路並直到新竹火車站,串連紅線與藍線,會行經整個大新竹的人口密集地區,包括新竹科學園區、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等都能運用上,這才是大新竹地區需要的路網。至於機廠用地,他向高虹安表明竹縣能夠配合、提供縣市可以共用,「這樣才會節省成本」。

目前竹縣的進度為整體路網規劃已送交通部審查,待通過後再送可行性規劃,接著設計、建造。大新竹地區交通雍塞是因竹科園區與縣市間的蓬勃發展所致,解方有二,一是捷運系統要建設完成,二則是盡快完成國道1號的楊梅至頭份高架段。

楊文科指出,國家發展委員會昨天審查通過楊頭高架段工程可行性規劃報告,全長約36公里,總經費1314.15億元,湖口路段則要下地。在工程前會先拓寬竹北交流道兩側車道,讓縣、市及園區間的交通更加便利。他也提到全台的東西向快速道路,唯獨新竹的快速道路沒有連接國道,已向中央建議並獲允諾納入規劃。同時,他也提出湖口第二交流道計劃及竹北交流道改善計劃,也獲中央允諾規劃。楊頭高架整體計劃預定115年動工、121年完成。

高虹安說,原本的輕軌路線因為運量及機廠位置、路線規劃等因素,在交通部審查過程中不甚順利,不過這次在新竹縣、市合作下,盼凝聚雙方共識、一起推動計畫。機廠選址在輕軌建設上非常重要,非常高興楊縣長表明可以配合,表達出很大的善意和誠意,她也希望縣、市能共用機廠。

縣府交通旅遊處指出,藍線規劃在高鐵新竹站銜接新竹市紅線,行經光明六路,串聯高鐵特定區、台知園區、竹北市區,在台鐵橋東側向南跨頭前溪進入新竹市,並在光復路銜接新竹市紅線,形成環狀路網,以「一車到底、不須轉乘」,達到串聯路網有效節省交通時間,紓解新竹縣、市與新竹科學園區之間道路壅塞問題。

至於紅線部分則串連新竹火車站與高鐵新竹站,沿線行經食品路、光復路後進入竹科園區內,走新安路、園區一路、介壽路、關新路與公道五路。

突破溝通阻礙! 竹市攜手竹縣、園區公會簽署MOU 共推大新竹輕軌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28 14:55:46) 團結合作、城市不再單打獨鬥!新竹市、新竹縣將共推「大新竹輕軌計畫」,新竹市長高虹安主動發起計畫,今(28)日偕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處長盧秉志,前往竹縣府拜會新竹縣長楊文科,突破過去縣市溝通阻礙,三方一同簽署「大新竹輕軌計畫推動合作備忘錄MOU」,市、縣、園區攜手共推大新竹輕軌,共同爭取中央支持與協助,加速大新竹地區公共運輸建設,提供大新竹地區民眾未來更便利、優質的公共運輸服務。


縣市合作共推大新竹輕軌! 竹市府召開「新竹輕軌專家座談會」聽取專業凝聚可行方案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09 16:46:49)新竹市政府昨(8)日召開「新竹輕軌專家座談會」,邀請逢甲大學退休副教授李克聰、前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蔡輝昇及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副局長鄭佳良等交通專家與會共商研議,淡江大學教授、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羅孝賢、陽明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張新立等專家也提供書面意見,共促竹市交通建設發展。市長高虹安表示,感謝專家們的寶貴意見,後續將依委員意見務實檢討,並研究本案延伸至高鐵新竹站,以縣市合作共推大新竹輕軌,市府也將持續傾聽各方回饋與反應,做為新竹輕軌推動方向的重要參考依據。

高市長表示,新竹科學園區為國家重要科技產業聚落,園區14萬從業人員盼擁有優質、便利的大眾運輸服務,紓解園區交通。感謝與會委員提供專業建議,明確指出輕軌先期路線(紅線)應延伸至高鐵新竹站,並應與新竹縣藍線合作發揮最大效益、務實檢討運量等關鍵課題,同時也建議推動「先導公車」培養客群運量與搭乘習慣,市府將按專業意見提出修正路線,儘速與新竹縣、園區取得共識,進行路線方案評估,將大新竹生活圈公共運輸效益最大化。

前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蔡輝昇表示,輕軌先期路線應連接至高鐵新竹站,一次到位!縣市紅線及藍線一起做、機廠共用,才能發揮軌道運輸效益。逢甲大學退休副教授李克聰表示,大新竹地區一定要有軌道運輸,和高鐵相連發揮軌道經濟效益,並針對新竹科學園區交通與環境特性,分期分階段施工。前台北市交通局副局長鄭佳良也表示,輕軌先期路線(紅線)至少延伸至高鐵新竹站, 加強轉乘規劃,解決台鐵與高鐵轉乘不便的情形。

淡江大學教授、前台北市政府交通局長羅孝賢書面意見也指出,建議以先導公車培養運量及私人運具管理,引導使用大眾運輸;軌道建設為百年建設,宜以大新竹生活圈整體考量,以發揮軌道運輸效益。交通大學退休教授張新立書面意見表示,應將台鐵六家線競合關係納入考量,並加強輕軌與公共運輸轉乘接駁計畫,提升輕軌運量。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過去新竹輕軌先期路線紅線與新竹縣政府多次協調未有共識,且涉及台鐵六家線競合關係,故以先期路線紅線從新竹火車站至台鐵新莊站方案提報交通部審查;交通部亦在去年12月5日召開審查會議,當時會議結論針對此計畫尚有路線規劃方案、運量過於樂觀、園區內經費分攤方式、維修機廠規模配置與選址及其他相關議題等意見。

交通處指出,高市長上任後即指示市府團隊依交通部審查意見,責請秘書長張治祥率交通處積極拜會新竹縣政府、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工研院及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等單位,釐清新竹輕軌先期路線方案、縣市合作等課題,盼突破瓶頸,發揮新竹輕軌最大效益。

交通處表示,新竹輕軌先期路線(紅線)原規劃串聯舊城區、工研院、2所大學、科學園區及台鐵新莊車站,為發揮大新竹輕軌路網效益,竹市府秘書長張治祥與竹縣府秘書長陳季媛於今年7月27日主持協調會議,初步凝聚共識,竹市先期路線(紅線)從台鐵新竹站延伸高鐵新竹站,完成三鐵串聯,竹縣府也正在規劃新竹縣整體路網及先期路線藍線,紅線與藍線串聯新竹舊城區、科學園區、高鐵新竹站及竹北生活圈等四大生活圈,後續將共同努力向中央爭取核定。

交通處補充,座談會多位專家學者皆表示,應將先期路線(紅線)延伸至高鐵新竹站,並和新竹縣藍線串聯,發揮軌道運輸最大效益;新竹輕軌路線行經國內產值最高之新竹科學園區,經費分攤宜由行政院協調,讓科技重鎮的大新竹地區也能享有優質、便利的公共運輸服務。市府也將按專業意見提出修正路線,積極與新竹縣、園區協調進行路線方案評估,並依審查意見修正可行性研究報告,儘速呈報交通部審查核定。

2022-04-18新竹市議會支持新竹輕軌計畫 市府感謝議會支持 全力衝刺年底核定可行性研究

新竹輕軌可行性研究在12日向新竹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今(18)日市議會函文回覆市府支持推動新竹輕軌計畫,新竹市長林智堅表示,感謝議會支持,新竹輕軌計畫獲中央與地方肯定,市府團隊將儘速將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報交通部審查,全力衝刺年底核定。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軌道建設計畫相當專業且評估過程繁瑣,必須全方位考量各個面向,經市府向市議會專案報告後,議員們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市府未來會在綜合規劃階段充分討論與溝通。
 
林智堅市長也表示,過去市民期待30年的公道三路即將通車,新竹輕軌自86年以來,多次可行性研究卻最終未來啟動綜合規劃,市府將努力實現市民的期待,持續與教育部、科技部、交通部攜手合作推動新竹輕軌計畫,創造新的里程碑,核定可行性研究,啟動綜合規劃。
 
交通處表示,新竹輕軌計畫可行性研究正依交通部審查意見修正中,今獲得市議會支持,將儘速修正提送交通部審查,今(111)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核定,並啟動綜合規劃作業,市府也將積極向中央爭取最大經費補助,以減輕市府財務負擔。


新竹市議會 | Facebook

第十屆第20次臨時會 「新竹輕軌計畫」專案報告





2022-04-11市府公布新竹輕軌最新進度 可行性研究預計6月審查、年底啟動綜合規劃

市府今(11)日說明新竹輕軌最新進度,交通處指出,新竹輕軌整體路網評估計畫已於110年4月8日已獲交通部同意備查,本府並積極向交通部提送新竹輕軌可行性研究案,目前正依交通部審查意見修正報告書中,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再提送交通部,預計今年完成本計畫核定。

市府指出,新竹科學園區14萬就業人口進駐,市區往返園區道路長期壅塞、公車系統缺乏專用路廊,導致大眾運輸發展受限,亟需引進軌道系統,提供市民不塞車的路廊,大眾運輸全新選擇。

市長林智堅表示,感謝行政院在106年4月獲前瞻軌道建設補助新竹輕軌計畫,過去20年4次輕軌可行性研究,代表新竹輕軌發展的必要性。

交通處長倪茂榮表示,自民國86年起,新竹市政府業已5度辦理相關研究計畫,前4次計畫皆未獲中央核定。推動過程中,與各單位皆密切協調,並與新竹縣政府歷經8次會議協商,大新竹輕軌整體路網110年4月獲得交通部同意備查。

新竹輕軌整體路網4條路線是以民眾交通需求進行,涵蓋新竹市區、科學園區、高鐵新竹站、竹北生活圈、竹科X基地及新竹漁港等具有發展潛力區域,全長46.3公里、51個車站。優先路線-紅線從新竹車站出發,沿光復路穿越特2號計畫道路,銜接新安路進入科學園區、新莊車站,至高鐵新竹站,全長14公里,設置15座高架車站,完工後全日運量約12.5萬人次,預估建設經費約350.4億元,市府會與新竹科園區管理局共同向中央爭取最大補助。

林智堅市長說,新竹輕軌是國內第1條進入科學園區的輕軌,優先路線-紅線連接2鐵(台鐵、高鐵),串連3學術單位(陽明交大、清大、工研院)並滿足通勤、通學、就醫、購物等4大需求,新竹縣、交通部、科技部、經濟部及教育部等5單位樂觀其成。

交通處表示,新竹輕軌與六家線最大的不同是服務範圍更廣,站點可及性也比六家線高,未來也將配合公車路線調整、設置YouBike及人行道讓民眾轉乘更為便利。

交通處表示,新竹輕軌目前正依交通部審查意見辦理修正計畫中,將於今年上半年修正完成後提送交通部審查,並預定於今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核定。核定後,市府將儘速啟動綜合規劃案,讓輕軌建設能早日成真。


〈建築攝取網〉攝取系列網誌

台灣都市城鎮形貌|URBANSCAPETW

2017年3月增闢第九個網誌台灣都市城鎮形貌原來是要紓解分流〔台灣城鄉發展脈動〕滿載壓力,實質上較偏重整體性議題,同時也可登錄更多施政計畫與個案成為攝取系列網誌之首


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臺東樂齡養生休閒長照園區

 

111-04-27推動多元土地活化利用 臺東「太平榮家」招商今啟動 打造樂齡養生休閒長照園區




 

加速活化多元養生土地利用 太平榮家招商作業27日將正式啟動

111-04-25

「臺東新東漂基地-樂齡養生休閒長照園區」為了加速整體招商作業、活化土地發展,臺東縣政府爭取花東基金補助111-04-27。約700萬元之經費,已於去(110)年9月完成太平榮家報廢建物之拆除作業,並將於4月27日在娜路彎大酒店召開「太平榮家舊址開發活化計畫-地上權招商作業委託專業服務案」招商說明會,廣邀醫療、健康、休憩與商業設施等各產業界人士參與,建設處將於招商說明會中詳述開發案之招商規劃,期讓投資人充分了解,作為後續投資決策之參考。


  臺東縣政府表示,成立於民國45年的太平榮家,鼎盛時期收容近5千位居民,而隨著環境變遷及人口結構變化,103年正式關閉;經縣府、國有財產署、退輔會三方多年合作及努力下,107年正式委託由縣府辦理招商作業,以促進地方發展及提升長照水準為目標,利用約9.12公頃的閒置土地,推動興建具有醫療照顧、預防保健功能的樂齡養生休閒長照園區政策規劃。


  建設處指出,活化國有土地、發展社會福利設施是縣府重要工作項目之一,太平榮家原址為卑南鄉發展樞紐,為順應在地需求及活化土地發展,縣府多次與國產署臺東辦事處討論、至現場勘查並修正合約,逐漸凝聚確認招商量能,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導致招商受限制,經縣府重新評估開發模式,以開發多元長照園區為目標,藉此增加廠商投資的吸引力。


  此次招商地點位於臺東縣卑南鄉之太平榮家舊址,鄰近臺東市市區及車站,交通便捷,未來發展可期,預計說明會後建設處將帶領投資廠商至招商基地現勘,了解基地及其周邊地區整體環境;「太平榮家舊址開發活化計畫」案未來將以樂齡養生休閒長照園區為構想,配合國家長期照顧服務與縣政府「東漂吧!現在正流行」政策,活絡在地經濟,期能創造太平榮家舊址與卑南鄉之間的共生共榮。


  縣政府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相關招商及簽約作業,透過專業顧問團隊協助遴選具整體開發專業之廠商合作,期望今年順利完成設定地上權之相關事宜,竭誠歡迎廠商踴躍投標,公私部門協力合作,共同達到雙贏的合作目標,創造最大價值與社會利益,成為臺東縣「真、善、美」的下一片拼圖。



太平榮家舊址推國際級高齡照顧園區 縣府4日與國有財產署簽約合作

107-09-14

財政部國有財產署與臺東縣政府合作改良利用卑南鄉原退輔會太平榮家舊址閒置國有土地,推動高齡照顧園區,並於今(4)日舉行簽約儀式,正式委由臺東縣政府辦理招商,預計年底前將公開上網以設定地上權方式招標。黃健庭縣長表示,若順利吸引民間投資,不僅提昇本縣高齡及長期照顧能量,更可藉由合作機制獲得部分權利金充裕縣庫,未來期許結合臺東縣觀光美地特色,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太平榮家於民國45年11月成立,歷經58個寒暑,於民國77年最盛期曾有5千多人居住其中,但近年隨著榮民逐漸凋零,居住人數大幅減少,於102年僅餘1百餘人,經退輔會評估後,所有榮民移轉至馬蘭榮家照顧,原太平榮家舊址於103年正式關閉,土地閒置至今。經由3年多的努力,在縣政府、國有財產署、退輔會三方合作及努力下,於日前獲得財政部核定,今日下午2時在國產署曾國基署長、臺東縣議會饒慶鈴議長、議員江堅壽、卑南鄉許文獻鄉長、代表會主席楊招信、副主席鄭崗山及多位代表、縣府社會處長曹劍秋等縣府主管、東基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呂信雄、馬蘭榮家主任葉慶聰等及地方人士等人與會共同見證,由南區分署長黃莉莉與黃健庭縣長簽訂合作改良利用契約,後續正式委託縣府進行招商。


黃健庭縣長表示,臺東縣卑南鄉利家段7552(內)、7552-1、7552-5及7553-3地號4筆國有土地的太平榮家原址,面積10.5公頃,位居卑南鄉太平村,自然環境優美,為促進地方發展及提昇本縣整體長照水準,未來經由正式招標程序,由得標廠商妥善規劃,目標希望興建具有照顧、醫療、居住、預防保健功能的高齡養生休閒長照園區,要感謝江堅壽議員在議會的提案及地方溝通協調工作的協助,以及鄉公所支持縣府的規劃,未來除了公益性質的長照機構外,希望充分結合臺東國際觀光要素,配合適當的設施,吸引各縣市退休人士旅居,更希望吸引國際人士來臺東長住(Long stay)。


同時,舊有太平榮家園區未來並保留部分約1.5公頃土地將為地方使用地,後續將由卑南鄉公所辦理撥用,作為地方部落聚會所及公所新行政中心。本開發案民間投資金額估計超過30億元,可增加本縣約150個就業機會,同時有效活絡地方經濟,期許為東部地區的高齡長照事業樹立良好典範。


國產署曾國基署長表示,健全國家資產管理,創造資產活化效益是國產署重要施政目標,以靈活運用出租、招標設定地上權、改良利用、都市更新及結合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推動產業發展等方式來活化利用國有土地,這是國產署非常重要的工作項目之一,今日很高興能與臺東縣政府合作,以活化國有土地發展社會福利設施,除可以配合國家推動長期照顧服務政策外,也可以創造在地產業發展及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是對地方有益的事,應該支持!


截至107年7月,國產署與中央或地方主管機關已簽約且存續者56案,其中已營運者19案,已完成招商刻辦理興建者20案,刻辦理招商者17案,預估創造總收益311億元、吸引民間投入1,237億元資金及提供3萬9,600個就業機會,因此國有資產如果有效運用,對國家整體發展是有非常大的助益,希望今日的簽約能帶給臺東縣另一發展契機。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農地重劃區基礎建設升級計畫(114至117年度)



113-03-25
國發會審議通過農業部「農地重劃區基礎建設升級計畫(114至117年度)」

國發會3月25日召開第119次委員會議審議通過行政院交議之農業部「農地重劃區基礎建設升級計畫(114至117年度)」,全案將陳報行政院核定。本計畫以「加強農業基礎建設、提升農業韌性及競爭力」為目標,制定具體策略方案,期能強化全國重要農業生產區基礎建設,提高農路運輸效能及水路輸水效率,強化農業生產環境,以促進農業永續發展


國發會表示,全球氣候變遷及國際政治因素造成糧食生產不穩定,農業環境變遷造成對基礎設施的需求改變,提升農地生產力日益重要。其次,因應農業生產運輸機械化,大型農機及冷鏈物流運輸需求增加,提升全國農地重劃區生產力及穩定性,為當前重要工作。

國發會強調,因應國土計畫法施行後,公告國土功能分區,為確保農地與農業永續發展及國家糧食安全,未來農業施政資源將合理配置,優先投入農業發展地區建設,引導優良農地資源有效利用,穩固農業生產區域基盤整備,維護農民權益與生活環境提升。經盤點,全國農地重劃自民國47年迄112年止,累計31.3萬公頃,約86.9%為國土計畫法規定於114年實施國土功能分區之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及第二類,為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農業部考量國土功能分區帶來的影響牽動農業在整體國土空間發展,及廣大農民生產權益,在遵循行政院施政方針原則下,農業部提報「農地重劃區基礎建設升級計畫(114至117年度)」,計畫總經費為78億元,制定3項具體工作,包含辦理「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整體更新改善」、「農地重劃區農路併行水路分級改善」及「優良農地重劃」等。投入農業生產環境基礎建設,以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促進農業發展,提升農業韌性及競爭力,增進農路運輸品質、減少運銷成本、提高農業水資源效率、具抗旱韌性效益、增加農作收成、提升農業產值、增進農業現代化、減輕農業人口勞力負擔、改善農業經營環境,及促進農村整體發展等。

國發會進一步表示,農地重劃區為國家重要的糧食生產區域,對於重劃區內的農路及水路等基礎建設,是影響農業發展韌性與競爭力的關鍵,需要政府大力投資,有助於國家農業整體發展。本計畫直接影響全國農地重劃區內基礎建設,且該等農地屬於我國最重要農業生產基地,為維護農民權益、糧食生產安全及提升整體農業生產環境,具推動必要性。



【基隆市】和平島地質公園


永續旅遊|和平島地質公園|Taiwan   https://www.hpipark.org/

和平島地質公園 Heping Island Park | Facebook

和平島公園內擁有兩千三百萬年的地質景觀、3000 年的史前遺跡及 400 年大航海歷史與豐富海洋生物多樣性,隨著時代更迭,在這塊土地上累積了珍貴文化自然資產。


2024-03-25觀光署智慧景區再加一亮點,力推全臺第一座地質公園裸視3D互動系統 北觀處和平島地質公園景觀「3D 探索號」成果發表

交通部觀光署本(113)年3月25日以多重建模技術完成地質景觀影像重建,配合手勢追蹤人機互動之數位科技整合應用,發表和平島地質景觀互動平台《3D探索號》(3D EXPLORER),遊客毋需接觸機台及穿戴任何裝置,即可近距離360°探索基隆和平島世界級地景,欣賞全球最美日出阿拉寶灣風光,來場全新驚艷的數位科技旅遊體驗。


基隆和平島推秘境導覽解說 欣賞鬼斧神工奇岩 | 生活 | 中央社 CNA

2024/3/23 18:46(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基隆23日電)基隆和平島地質公園阿拉寶灣5月至9月再度開放觀光,推出秘境導覽解說,即日起開放預約,每日上限300人,屆時將有專業導覽人員陪同,欣賞鬼斧神工的奇特海岸景觀。


2022島嶼生活節 | 和平島公園官方網站

https://www.hpipark.org/2022-island-festival


2022基隆和平島公園「島嶼生活節」!市集、音樂會、SUP體驗等8大活動一次看|La Vie


今夏必去「2022島嶼生活節」嗨起來!為期一個月基隆登場,SUP、市集等8項活動Chill到不行 |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2022島嶼生活節」基隆和平島公園登場!市集、小旅行等8項活動體驗海洋文化 - 活動大聲公 - 微笑台灣 - 用深度旅遊體驗鄉鎮魅力


基隆2022好熱鬧!和平島嶼生活節一個月即將開跑:2日音樂會入圍金曲新人獻唱、島嶼市集、攝影展、戶外SUP體驗! | Tatler Asia


2022島嶼生活節|Long Time No Sea | ACCUPASS 活動通


隱藏在基隆和平島的文化路徑 看見小島的歷史軌跡與硝煙歲月|欣傳媒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202148

 

基隆和平島公園華麗蛻變 勇奪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欣傳媒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201351


2022-01-20百觀海事的地質公園 基隆和平島公園華麗蛻變 勇奪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 翻轉對地景設計的感動

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北觀處)以地景、觀光、友善、永續四大特色,進行「基隆和平島公園更新」計畫,不僅提升園區休憩設施及服務品質,更突顯和平島公園所承載地質景觀風貌,以及從大航海時代推演至今的人文風情,獲頒「2021第九屆台灣景觀大獎」風景遊憩類「傑出獎」殊榮,同時於所有參選171件提案中脫穎而出,為年度大獎。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特定區經營管理範圍經交通部103年12月25日公告擴大納入和平島公園,北觀處即啟動整體規劃作業,以軸線翻轉與大地景相遇、北台灣國際門戶鏈結世界海港城市、九孔池的蛻變、友善環境恢復綠地、無障礙旅遊實踐等規劃設計理念,分年分期進行「基隆和平島公園更新」改善計畫,歷時近8年、投入約1.68億元改善經費,除了完成既有遊客服務設施改善之外,更同步將閒置空間活化、形塑親海與親近自然的環境,大幅提升休憩環境品質,帶動和平島公園觀光旅遊。

北觀處陳美秀處長表示,北觀處秉持「設施減量」、「環境優先」、「國際水準」及「便利遊客」4項原則不僅針對園區硬體進行改善,同時也在107年引入民間專業經營管理團隊,提供更多元、優質、活潑的遊憩服務,本次榮獲「2021第九屆台灣景觀大獎」傑出獎也對團隊為莫大鼓勵,和平島公園經過改善蛻變後,民眾除可前來基隆和平島公園賞景、戲水,享受在地特色餐飲服務,亦可預約岩石地景與歷史文化導覽、實境解謎遊戲、環境教育課程與當季特色活動等寓教於樂行程,深度體驗基隆和平島公園自然人文風光。

北觀官方網站
北觀FB粉絲團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橋頭科學園區


URBANSCAPETW高雄新市鎮


2024-03-22高雄橋科園區開發成型 林右昌:助南部半導體產業S廊道鏈結成長

內政部長林右昌今(22)日到高雄來關心「高雄新市鎮第二期發展區(配合科學園區)開發案區段徵收公共工程」推動進度,同時也對所有工程人員的努力給予鼓勵及肯定。林右昌表示,過去大高雄地區是臺灣重要的重工業發展基地,讓在地民眾承受了許多生活上的不便及環境問題,為平衡南北產業開發及協助高雄進行產業轉型,中央全力支持高雄半導體S廊帶的建置,現在高雄橋科園區開發及南臺灣的高科技廊帶已成型,未來在大高雄及大南方的整體發展、民眾就業及生活水準的提升有極大助益,也會對生活的城市產生光榮感及驕傲感。

林右昌指出,高雄橋頭科學園區是國土管理署所主導的開發計畫,開發範圍以北高雄燕巢區及橋頭區為主,總開發面積為337公頃,包括科學園區約257公頃及住商區80公頃,工程經費約124.17億元,全數由內政部新市鎮開發基金支應,完工後預計可創造1.1萬個高科技就業機會及年產值可達1,800億元。未來透過園區聯外交通路網,往北可連接臺南科學園區、岡山本州工業區、永安工業區;往南銜接楠梓科技產業園區,加速高雄產業轉型,並成為南部興新產業發展的重要樞紐,有效帶動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效益。

林右昌進一步表示,本案區段徵收公共工程為縮短廠商進駐時程且能如期如質完工,開發主要基地分為6大區並推動分期建設,去(112)年已全數完成發包,預計將在114年陸續完工。其中,今(113)年2月底已將整理好的10處土地優先交給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讓半導體、電動車、ICT、航太及精準健康等創新產業,可以同步建廠施工及盡早進駐,讓原定6年施工期程將大幅縮短成3年,目前整體開發進度大約超前5%。此外,也提醒工區現場同仁務必要留意整體施工安全及環境衛生,讓好的工程文化及經驗能繼續傳承。

林右昌進一步表示,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將是國內重要的高科技產業聚落,因此新市鎮及園區周邊的道路建設需同步考量。其中,通往岡山交流道的重要聯外道路-友情路已在110年通車,另國土管理署委託高雄市政府代辦橋科園區通往岡山的重要聯外道1-2道路,也預計在今(113)年底完工;1-1園區外環道路也預計在明(114)年底完工。

林右昌部長說,日前在立法院質詢時,在地委員也有針對橋科整體聯外道路建設表示關注,在此謝謝地方議員、民意代表對本案的重視。同時他也說明111年3月行政院已核定「橋科匝道及聯絡道」、「台39延伸線優先段」與「新增3座橋涵」等道路建設,分別由內政部與交通部辦理中,強調會在期程內加速推動,待未來全數建設完成後,將可提供高雄半導體S廊帶更便捷的交通路網,打造出臺灣強韌的產業生態鏈。

林右昌補充,行政院也核定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可享有「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及「新市鎮開發條例」的租稅優惠,以帶動發展新動能及促進週邊區域蓬勃發展。另高雄市政府在111年10月底已成立「半導體S廊帶產學大聯盟」與服務中心,經由公私協力合作,集結產官學力量,培育國內專業人才、強化國際合作及技術研發,達到國內產業永續發展的目標。

今日出席的貴賓,包括內政部長林右昌、高雄市議員林志誠、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長楊欽富及新建工程處副處長黃振發、國土管理署長吳欣修、國土管理署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代分署長林瑞德、國科會南部科管理局副局長李信昌、及地方民意代表等共同參與。

2023-03-08中崎有機農場將於3月底完成遷址 以確保橋科工程可如期完工

位於高雄市的高雄橋科園區其區段徵收,已於今(112)年2月全數完成發包作業。其中位於範圍內的中崎有機農場,已由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輔導農民遷移至「高雄燕巢有機農業園區」,預計3月底完成搬遷。高雄市政府將協助農民發展智慧農業,並提供包含7年的租金補貼、溫網室、有機轉型期、設施設備、有機肥料、有機驗證及檢驗費等補助,且新有機農業示範區比中崎農場面積更寬廣。

營建署指出,為協助中崎農產的農友可在新農場順利進行農耕事宜,今年2月24日邀請專家召開「高雄中崎有機農場農民辦理農業設施申請登記許可說明會」,讓其瞭解辦理農業設施申請登記許可的程序與規定。

營建署最後表示,橋科園區開發案,後續將開放科技廠商先行選地及設廠規劃,以加速進駐廠商同步與園區公共工程界面整合,未來將引進晶圓製造、封測、材料及設備、航太與智慧機械等高科技工業,預計將串聯起南臺灣創新產業,形成南臺灣新興科技產業廊帶,加速在地產業更新與發揮產業群聚效應,未來對園區及鄰近地區整體發展均具正向效益,促進經濟繁榮。


2023-02-17橋科園區公共工程完成發包力拼114年底全數完工

營建署表示,高雄橋頭科學園區(以下簡稱橋科)是促進南、北產業發展平衡,提升臺灣整體經濟,其開發面積為355公頃,亦攸關高雄產業轉型的重要開發案。為縮短園區整體開發期程,採取優先標先行施工做法,將提供區內工廠先建後拆的安置用地,以縮短區段徵收工程期程,目前安置用產業專用區工程已在去(111)年11月6日如期竣工,建廠作業已同步進行中,讓工廠能夠儘早完成遷建。

營建署指出,橋科區段徵收公共工程共分為6個標案(共6區),其中第1至5區已正式開工,第6區也在今(112)年2月順利完成發包。此外,涉及中崎有機農場部分,預估3月底會完成搬遷。後續高雄市農業局也會輔導農友搬遷至農委會在燕巢區台糖土地上規劃的「有機農業示範專區」繼續耕作事業。

營建署最後表示,橋科開發案自107年啟動,經過籌設計畫核定、都市計畫審定及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審議等階段,目前已進入實質開發階段,園區整體規劃包含產業專用區、住宅區、商業區、公園綠地與道路等公共設施,相關工程執行中,該署將積極推動並於114年12月底達成如期如質公共工程全數完工的目標。


2022-09-02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區段徵收工程動土 蘇揆:中央及地方齊心合力 增加地方就業機會並帶動整體產值成長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日前往高雄市出席「橋頭科學園區區段徵收工程祈福動土典禮」時表示,2019年12月行政院核定橋頭科學園區籌設計畫後,不到3年時間,已來到今天的動土典禮,中央、地方齊心合力,展現極高的效率;此外,為支持該園區的發展,除同步進行園區聯外交通建設工程外,行政院亦核定該區域雙重適用「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及「新市鎮開發條例」的租稅優惠。而橋頭科學園區目前已有多家廠商預定建廠,未來完成後預計創造1萬多個工作機會,並帶動整體產值大幅成長,不僅嘉惠地方,也有助臺灣經濟發展。


蘇院長表示,上(8)月7日他才剛來高雄出席「楠梓產業園區動土典禮」,見證台積電、國際半導體材料及設備大廠規劃投資進駐該園區,今日又來到高雄出席「橋頭科學園區區段徵收工程祈福動土典禮」,在在展現中央與地方齊心合力,一同為臺灣的發展而努力。


蘇院長指出,他於2019年12月核定橋頭科學園區籌設計畫,當時高雄市長陳其邁正好擔任行政院副院長一職,因為其大力支持,才使本案得以順利推動,而從該計畫核定到今天的動土,花費不到3年時間,相當不簡單,也讓原本這一片荒蕪之地,變成一個聚寶盆。


蘇院長進一步表示,去(2021)年10月他前來視察橋頭科學園區及聯外交通建設時,亦指示園區與聯外交通建設須同步進行,包括新闢道路、拓寬道路、增設橋科匝道及聯絡道等,總經費近130億元,其中高雄市僅須負擔4.4億元,其餘皆由中央全數補助及支應;此外,今(2022)年6月行政院亦核定該區域雙重適用「科學園區設置管理條例」及「新市鎮開發條例」的租稅優惠,希望從各方面支持高雄市的發展。


蘇院長指出,陳其邁市長所帶領的團隊真的拚盡全力,並加速進行各項作業,使相關作業皆能全部到位,加上內政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交通部等行政院團隊共同協助,具體展現行政院「衝衝衝」及陳其邁市長「緊緊緊」、「2年拚4年」的精神,並成為中央及地方合作的最佳典範及案例。此外,院長也特別感謝立法委員在立法院協助支持相關經費及政策,使高雄市及全臺皆能獲益。


蘇院長表示,蔡英文總統宣布協助臺商回臺投資後,陳其邁市長即因勢利導,為高雄市爭取到回臺廠商2,600億元的投資,帶動高雄產業的發展,而橋頭科學園區目前已有多家進駐廠商預定建廠,最快今年12月將陸續動土,未來預計創造1萬多個工作機會,並帶動整體產值大幅成長,不僅嘉惠地方,也有助臺灣經濟發展。


蘇院長表示,今日在地里長、議員等各界人士皆一同來此見證今天的動土典禮,也感受到陳其邁市長做事「緊緊緊」、有效率,率領全體高雄市府團隊積極推動地方發展,期盼臺灣從地方到中央,大家一起努力,從臺灣尾拚到臺灣頭。


此行蘇院長蒞臨會場後,首先聽取內政部營建署吳欣修署長說明區段徵收工程簡報,瞭解工程規劃及開發效益,以及高雄市羅達生副市長簡報「橋頭科學園區招商成果及進展」。致詞結束後,院長與現場嘉賓一起進行祈福祝禱儀式,上香祈求工程順利,並執金鏟起鍬三鏟,完成動土儀式。
 

2022-09-02橋科區段徵收動土 徐國勇:助廠商盡早進駐

內政部、國科會與高雄市政府今(2)日共同舉辦「橋頭科學園區區段徵收工程祈福動土典禮」,並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出席。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橋科區段徵收工程,開發面積達337.4公頃,總工程經費124.17億,由內政部新市鎮開發基金全額支應。為縮短開發期程,分6區興建,預計114年12月完工,將有助半導體、電動車、ICT、航太及精準健康等創新產業盡早進駐,加速帶動高雄產業轉型。

加速推動橋科基礎建設 縮短開發期程

徐國勇表示,本案規劃國道1號西側44公頃為住商區(1~2區)、國道1號東側185公頃為科學園區用地(3~6區),為提供區內工廠先建後拆的安置用地,同時縮短區段徵收工程期程,採分區興建,目前3、4區已招標完成,7月正式啟動施工;其餘4區標案,預計今(111)年底均可開工。

此外,中央也補助高雄市政府10.82億,興建橋科園區通往岡山的重要聯外道1-2號道路,預計在112年7月完工,並配合110年已完工通車的友情路,將可完善園區與周邊聯外交通路網,加速南臺灣新興科技產業廊帶的設置,促進整體經濟。

今日活動出席的貴賓,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內政部長徐國勇、國科會主委吳政忠、高雄市長陳其邁、營建署長吳欣修,與立委邱志偉、邱議瑩、李昆澤等深耕貢獻地方的民代、基層里長及市府人員、當地居民共同觀禮。

2022-04-13高雄橋科都市設計規範已發布,未來將創優良都市景觀

營建署表示,高雄新市鎮橋頭科學園區(以下簡稱橋科)開發案總面積354.53公頃,包含186.49公頃產業專用區,39.78公頃住宅區與商業區,以及126.17公頃公園綠地、道路等公共設施用地。為促使園區內土地之有效利用及形塑優良都市景觀與環境,內政部已於111年3月28日發布「高雄新市鎮特定區第二期細部計畫(科學園區部分)都市設計規範」。

營建署指出,本規範重點包含:基地配置與開放空間規畫、轄內交通動線、建築設計與整體景觀等設計原則。另近年來,全球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強降雨致災之情事時有所聞,為減低暴雨逕流、緩和都市熱島效應,特別將低衝擊開發設施也納入規定,以提升園區減災防洪之容受能力,實踐都市永續發展。

營建署最後表示,橋科整體開發攸關國內科技產業發展,未來園區內建築物及各項公共設施之興建,均需依本規範進行設計,並由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審查通過後始得申請建照或施工,盼該園區不只是南台灣創新產業基地,更能成為環境優良之重大建設典範。


111-01-24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 行政院國發會111124日委員會議審議通過

為進行「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審查作業,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於今日(1/24)召開審查會議,會議由國發會龔主任委員明鑫主持。會中邀集中央相關部會包括行政院政務委員、內政部、經濟部及交通部所屬機關等共同與會,高雄市政府由副市長林欽榮率交通局、工務局、水利局及地政局等相關局處代表共同參加。會議結論:科技部所提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審議通過,請科技部依程序提報行政院核定。

有關科技部提報「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內容共包括「橋科匝道及聯絡道、台39延伸線優先段、新增3座橋涵」等三項工程內容,建設經費共約151.55億元,工程預計於115年至117年間陸續完工。

林欽榮副市長指出,橋頭科學園區將會串連路竹和南科,成為南臺灣最重要的科技產業走廊,其聯外交通建設將影響科學園區成功至臻關鍵,除感謝中央各部會支持整體計畫通過外,為加速建設計畫推動期程,市府則協助辦理台39延伸線優先段、匝道及聯絡道建設計畫之都市計畫變更及用地徵收作業。台39延伸線優先段部分,更含括設計、施工及後續道路暫代管養等事宜。將採取統包方式辦理,預計於115年中旬完工,較原訂期程提早一年半完工。

交通局表示,三項建設計畫完成後可有效提升橋頭科學園區交通便利性,串聯高速公路及周邊平面道路,使橋科貨運物流及員工通勤更為順暢,有助於未來橋頭科學園區發展。

高雄市政府感謝今日中央各部會鼎力支持與協助本案順利通過審查,期待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能於農曆年後獲得行政院核定,俾利建設計畫儘早施工興建。

國發會第94次委員會議新聞稿

國發會審議通過科技部陳報「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案,強化園區交通運輸服務機能與品質

國發會1月24日召開委員會議審查通過行政院交議之科技部陳報「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整體計畫」案,全案將陳報行政院並建請同意。

為配合產業需求及促進加速投資政策,行政院前於108年12月6日核定「南部科學園區高雄第二(橋頭)園區籌設計畫(草案)」,橋頭園區係位於高雄新市鎮特定區計畫範圍内,國道1號至高鐵之間,基地涵蓋高雄市燕巢區及橋頭區兩行政區內,園區面積約262公頃,因該地區日後將發展為科技重鎮,考量目前區徵範圍內之計畫道路尚未開闢,宜提前佈局完善未來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建設。

本計畫預計於園區範圍內配合1-1、1-2及1-3號道路增設3座橋涵,並增設國道1號橋科匝道及聯絡道以銜接園區範圍;此外,於東側高鐵橋下增設側車道以暢通園區東邊交通,並規劃納為省道台39延伸線等,總經費需求合計約151.55億元,簡述如下:

(一) 增設3座橋涵(配合1-1、1-2及1-3號道路)部分:本計畫三處穿越高速公路橋涵由北而南依序為1-2、1-3及1-1號,位於橋科園區範圍內,工程係委託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代辦,預計於115年5月完工。

(二) 增設國道1號橋科匝道及聯絡道部分:匝道係位於國道1號岡山交流道(349K)至楠梓交流道(356K)之間,橋科園區與國道主線車流可利用橋科匝道及聯絡道,與岡山交流道整合串聯。工程由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辦理,用地由高雄市政府取得並負擔,預計於117年4月完工。

(三) 台39高鐵橋下道路延伸線優先路段部分:計畫北起186線,南至台22線,路廊長度約5.1公里,計畫將以其高鐵沿線地區為規劃範圍,計畫路廊原則沿高鐵兩側布設,由交通部公路總局以公建計畫專項優先辦理,並請高雄市政府代辦用地取得、都計變更、施工及管養等,預計至115年6月完成。

橋頭園區除可提供就業機會、增加稅收外,營運期間亦可帶動約2,500億元的關聯產業效益,同時於興建營運期間每年尚可增加工作機會、提升生活水準及地區公共設施服務、帶動產業轉型發展等外部效益,且為因應未來產業發展趨勢,供給高科技產業發展儲備用地,可創造正面的外部效益。本計畫係基於高雄橋頭園區整體發展,建構橋頭園區完整之聯外路網,完成後可有效帶動高雄地區國道1號與國道3號間廊帶的整體發展,並透過國道1號增設及改善交流道,期能有效提升園區聯外交通之可及性,強化園區交通運輸服務機能與品質,促進城際與周邊生活圈之鏈結與均衡發展。


橋頭科學園區選地招商啟動 總統:臺灣將變成一個高科技廊帶 也是全球最大高科技聚落

總統出席「橋頭科學園區選地招商啟動典禮」

110年12月24日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6456

蔡英文總統今(24)日下午前往高雄出席「橋頭科學園區選地招商啟動典禮」時表示,南臺灣將是未來非常有競爭力的高科技所在,整個臺灣將變成一個高科技廊帶,也是全球最大高科技聚落,她期盼大家共同努力將臺灣潛能完整發揮,讓世界感受未來全球發展中,臺灣確實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楊欽富局長簡報「園區1-2號聯外道路工程規劃」,及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蘇振綱局長簡報「橋頭科學園區投資環境說明」。

總統致詞時表示,一個計畫的成功,需要有幾個要素。第一,要有一位企圖心非常強、而且意志堅定的在地市長;第二,行政院要有非常有效率的團隊,尤其沈副院長跟企業界非常熟,知道在什麼樣的地方、什麼樣的時候、需要什麼樣的幫忙,沈副院長可以說是非常盡心盡力。當然,他後面還有一個力量,就是「衝衝衝」的蘇貞昌院長。

總統說,今天在場幾位相關部會的首長,都非常嫻熟他們的政務,也知道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並領導所屬部會的團隊全力以赴。因此,現在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團隊,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成熟、有效率,而且意志堅定的團隊。

總統說,她在2020年就曾指出,南部必須要發展。她也希望企業界,尤其是長期在北部運作的企業,能到南部來看看。事實上,過去這段時間,行政團隊還有陳其邁市長,花許多心思請企業到高雄走走看看,希望讓業界瞭解高雄深具發展潛力,且高雄市府是很有效率的團隊,能隨時協助解決困難與問題。

總統也感謝今日到場的所有企業代表選擇來橋頭科學園區,傳達給南部民眾一項重要的訊息,就是橋頭除了傳統產業外,南部也有這個能量走向高科技的世代。選擇投資高雄不僅是企業的選擇,也是國家平衡發展的選擇,也是讓南部鄉親知道,高科技可以在南部生根。

總統期待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臺灣的高科技不只是在中部和北部,南部將來更是非常有競爭力的高科技所在。整個臺灣就變成一個高科技的廊帶,也是全球最大的高科技聚落。這是大家要共同努力的方向,也是臺灣在全球競爭過程中的生存之道。

總統強調,在這個特別的時刻,當全球都在看臺灣有什麼機會、看臺灣下一步要做什麼的時候,我們更要團結、共同努力,把臺灣的潛能完整發揮出來,讓世界感受到在未來全球發展中,臺灣確實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

總統指出,高雄不斷努力,讓橋頭科學園區從6年減到3年可以完成,這是相當令人敬佩的成就。她也希望在總統任期結束的時候,可以看到這裡平地起高樓,而且有很多的企業在此發展。她期盼從現在開始,全力讓橋頭科學園區在最短的時間到位,讓臺灣在南部也有一個高科技的重鎮出現,讓國家在面對全球競爭的時候,又有一個生力軍。

隨後,總統也與現場貴賓一同進行啟動儀式。接著進行「高雄新市鎮1-2號道路開闢工程」祝禱及開工動土儀式。包括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科技部長吳政忠、內政部長徐國勇、經濟部長王美花、高雄市長陳其邁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橋科招商、聯外道動土 徐國勇:加速園區發展

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4&sms=9009&s=256635

科技部、內政部與高雄市政府今(24)日共同舉辦「橋頭科學園區選地招商啟動典禮」動土典禮,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內政部長徐國勇及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均親自出席,徐國勇表示,橋科區段徵收已於今(110)年11月取得用地,供半導體、電動車、ICT、航太及精準健康等創新產業選址進駐,另橋科的重要聯外道1-2號道路也於今日動土,東、西兩段工程總經費10.82億元,由內政部新市鎮開發基金支應,預計112年7月完工,將完善橋科整體聯外路網,加速高雄新市鎮的發展。

徐國勇指出,橋科區段徵收面積約352公頃,自107年7月展開相關作業,內政部與科技部共同完成籌設計畫核定、都市計畫審定及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審議,目前民眾申請抵價地比例達99.6%,顯見本案備受民眾肯定。

此外,位於橋科北側1-2號道路,是通往岡山交流道的重要聯外道,全長約2,737公尺,以國道1號為界,分東、西段兩工程施工,由高雄市政府代辦,今日開工的東段工程,長度約1,537公尺、路寬60公尺的雙向6車道,所需經費3.9億,預計112年3月完工。

今日活動出席的貴賓,包括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內政部長徐國勇、科技部長吳政忠、經濟部長王美花、高雄市長陳其邁、營建署長吳欣修,與深耕貢獻地方的民代、基層村里長及市府人員、當地居民共同觀禮。




橋頭科學園區提前3年選地招商 半導體、電動車大廠搶進

高雄市長陳其邁去(2020)年8月上任後積極推動的橋頭科學園區,今(24)舉辦選地招商典禮,吸引國巨、日月光、群聯、鴻海及鴻華等多家半導體、電動車等產業大廠搶先插旗。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高雄市長陳其邁、科技部長吳政忠、內政部長徐國勇、經濟部長王美花及多位產學代表蒞臨參與見證,更為園區關鍵聯外道路起鏟動土,代表橋科如期緊緊緊推動,大幅縮短整整至少3年建廠時程。

總統蔡英文致詞時表示,橋科計畫的成功需有強烈企圖心,而且有意志堅定的市長陳其邁,此外有行政院非常有效率的團隊,知道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她也指出,南部有發展潛力,只是過往企業對南部不熟悉,行政團隊花很多心思帶熟悉北部生態的企業來南部走走看看,讓他們聊解到高雄其實是有發展潛力的,「這個地方你北部找不到,這裡都會幫你準備好,是有一個很有效率的團隊,隨時會幫忙各位解決困難跟問題。」

蔡英文也對今到場企業代表致上最深的謝意,強調這不僅是企業的選擇,也是一個國家平衡發展的選擇,也讓南部鄉親有自信心,高科技也能在南部深耕,期待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讓台灣的高科技不是只在中北部,南部將來也會非常有競爭力,整個台灣變成全球最大的高科技的聚落所在。

「國家往哪裡走,城市往哪裡走,資源就會跟著走。」高雄市長陳其邁特別感謝蔡總統自2016年上任後推動大南方大發展及5加2產業,不管在出口或半導體產業都深刻影響到台灣未來下個世代的競爭。

「我沒有忘記、也沒有放棄!」陳其邁表示,推動橋頭科學園區是他對高雄鄉親的承諾,在擔任副院長時就把區段徵收、環評跟建廠都同步進行,讓橋科開發期程從6年縮短成3年,今天選地招商啟動典禮證明市府團隊跟廠商都有信心、有決心打世界盃進軍國際市場。市府一定會跟南科管理局全力協助在地廠商,選擇橋科絕對是最正確的選擇。

今也出席的經濟部長王美花特別在會後感謝群聯在台美IC產業合作的貢獻,群聯執行長潘健成回應媒體為何決定投資高雄時則表示,過去IC設計公司多集中在中北部,以致南北發展不均,群聯支持在地學子畢業留在家鄉發展,目前在台南已有研發單位,感謝市長陳其邁支持,未來會把南部研發中心放在高雄,3年內將會招募500位工程師,留住人才、平衡南北發展。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長廖泰翔則說,這次橋科選地招商吸引包括半導體及電動車兩大亮點產業大廠搶進,其中隨全球產業推進、環保意識抬頭,各國紛制定期程要從燃油車轉換為電動車,電動車產業前景可期,對國家及產業鏈的發展更形重要,市府努力在高雄創造更多電動車產業契機,很開心電動車大廠鴻海、鴻華、順益、成大精機選擇插旗橋科。

廖泰翔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深具全球競爭力,市府在既有石化產業優勢基礎上積極向半導體關鍵廠商招商,除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封測大廠日月光,也積極爭取IC設計廠商,盼從上游IC設計、系統應用結合到下游的製造與封測,形成完整半導體產業群聚、發揮加乘效果,南部半導體S廊帶逐漸成形。

經發局指出,橋科位於橋頭新市鎮範圍內,基地範圍位於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北側農業區,基地左側緊鄰國道1號,右側鄰接高鐵,面積262公頃,其中產業面積164公頃,另包括國道1號西側住宅區、商業區及公園綠地、道路等公共設施用地,是全台唯一有營所稅抵減的科學園區,也是未來10年台灣科技發展重要基地,歡迎企業踴躍投資進駐。投資高雄事務所服務專線:(07)3360888。


110-10-02視察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及聯外交通建設 蘇揆:園區、交通建設「並聯」同步施作加快速度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日視察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及聯外交通建設時表示,有關高雄橋頭科學園區及5項聯外交通建設,他要求相關部會均需「並聯」同步施作、同步到位,廠商一進駐就能夠有完整的進出道路。橋頭科學園區今(110)年9月通過環評後即展開各項作業,預計今年底就能提供廠商選地,未來預估能創造約1萬1千個就業機會。區外道路規劃新建橋科匝道及聯絡道、3座高速公路涵洞以及台39延伸線優先路段(高鐵橋下道路)也將一併進行。



此外,橋頭科學園區將投入425億元興建開發,中央亦補助上百億完善聯外交通建設。蘇院長指出,前(108)年12月6日他核定橋頭科學園區籌設計畫後,就立刻展開各項作業,今年9月分別通過環評、區段徵收審查後,接下來區段徵收計劃及都市計劃很快就要公告,正式啟動實質開發作業,每一項作業都按照既定期程進行,甚至有所超前。園區建設與聯外交通建設,也都同步進行。過去科學園區及交通建設都是各自推動,但現在政府的態度是行政院團隊一體,中央、地方合作,所有部會「並聯」同步施作、同步到位,完成後整個園區就可以直接招商引資,科技部吳政忠部長、交通部王國材部長及內政部營建署吳欣修署長今天也皆到場視察,大家同一目標完成建設。

蘇院長進一步表示,除了「時間快」、「態度對」,政府更藉此次機會把相關問題一次解決。橋頭科學園區聯外交通建設皆是以園區的方便性及最大發展性為考量來規劃,因此區外道路規劃新建3座高速公路涵洞,全部以平面方式通過,更加大拓寬為42米道路,以利園區聯外運輸。此外,亦增設橋科匝道及聯絡道,讓園區要進出高速公路更便利;台39延伸線優先路段(高鐵橋下道路)也藉此次一併做好,以前從南科通到阿蓮,未來有了聯絡道路就可一路通到仁武路段。

蘇院長表示,高雄市長陳其邁形容自己是「緊緊緊」,而他當行政院長是「衝衝衝」。政府用對的態度,最快的速度並找出方法,將橋頭科學園區的期程由6年縮短至3年,足以證明政府真的是會做事的團隊。

蘇院長表示,陳市長有遠見、熟稔地方事務,在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就一直積極推動橋頭科學園區。得到民意支持當上高雄市長後,對高雄整體建設非常有概念,始終鍥而不捨。立法院也有在地立法委員持續關心橋頭科學園區,時時刻刻為地方爭取建設,才能讓建設加快速度。

蘇院長表示,在臺灣全體國人,中央、地方合作下,國外疫情不斷攀升,臺灣本土確診數卻已維持超過一個月個位數,甚至有零確診的紀錄,讓臺灣能夠繼續拚經濟。在舉世滔滔疫情中,臺灣的經濟卻能創下11年來最佳表現。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以專題報導肯定臺灣防疫做得最好,《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也肯定臺灣經濟表現。在此情形下,臺商回臺投資與境外資金皆有所增加,光投資高雄的金額就達2,200多億元,陳市長也因勢利導,把握機會,讓高雄城市及產業轉型。

蘇院長表示,因應高雄城市及產業轉型,政府建設科學園區,並推動包括航太、半導體、智慧機械等產業,要讓橋頭、岡山,以及整個北高雄起飛,讓產業轉型。

蘇院長此行也分別聽取交通部、科技部及內政部營建署針對橋頭科學園區整體開發進度及橋頭新市鎮聯外交通系統規劃相關簡報。院長現場視察用地時,特別提醒相關單位於施工期間應設法減緩地方交通衝擊,並維護好高雄科技大學校園樹木及綠化作業。

110-10-02陪同蘇揆視察橋科建設 陳其邁:感謝中央全力支持高雄發展

110-10-02橋頭科學園區聯外道路打通 產業園區聚落加速成形


2021-08-04營建署:積極推動高雄新市鎮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

高雄新市鎮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總面積約352.44公頃,包含186.49公頃產業專用區,39.79公頃住宅區與商業區,以及126.16公頃公園綠地、道路等公共設施用地。徵收計畫已於110年7月9日經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專案小組初審通過,刻正依審查意見修正中,後續將配合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及提報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大會審議後,預計10月底能完成區段徵收計畫公告作業。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依土地徵收條例第34條之1及區段徵收實施辦法第17條規定,預計於8月上旬發布地上物補償及救濟原則,另相關安置計畫亦已完成,將配合區段徵收計畫公告一併發布,以充分補償地上物所有權人權益。

協議價購、區段徵收公聽會及區段徵收計畫初審作業已完成

內政部營建署指出本案攸關橋頭、燕巢及岡山等地區的整體發展,在配合指揮中心相關防疫原則下,仍積極辦理各項作業。目前已依土地徵收條例第10條及第11條規定之法定程序,於109年12月25日至27日召開5梯次協議價購會議,並於110年3月27日至28日召開4場次區段徵收公聽會,迄110年7月28日止,已完成與94位土地及地上物所有權人之協議價購簽約及點交作業,未來期能順利完成區段徵收作業,加速本開發案開發時程,以提供大高雄地區優質住、商環境及公共設施用地,達成在地就學、就業及就養的開發目標。


2020-12-31橋頭科學園區開發案區段徵收土地協議價購會議圓滿完成

內政部營建署表示,協議價購作業為區段徵收法定程序的一環,按土地徵收條例第11條規定,需用土地人申請徵收土地或土地改良物前,應先與所有權人協議價購或以其他方式取得,爰召開本會議。

本次開發案區內土地及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共計735人,因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為配合防疫措施控制人數,將協議價購會議增開至5場,以分散出席人數,更加大室內座位距離,並請出席人員配合量體溫、消毒雙手、進入會場全程配戴口罩,以最嚴格的標準進行防疫。

民眾相關權益 逐一完整說明

本次會議計有513位土地及土地改良物所有權人出席,與會民眾多數贊成辦理本開發案,其中民眾最關心的是地價問題,營建署指出協議價購之土地價格是由該署委請高雄市政府委託不動產估價師依照相關規定辦理查估,查估市價為目前正常市場價格,而非開發後市場期待上漲之價格,其區域條件、各宗土地之土地使用管制、面積大小、形狀、臨路條件、接近商圈或公共設施程度,所以會與民間收購價格有所差異。如本次未能達成協議,未來辦理區段徵收時,會依高雄市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定之徵收補償市價,作為土地所有權人未來領取現金補償及抵價地權利價值換算的依據,至其餘與會民眾詢問自身相關權益問題,該署均詳細說明以解決民眾疑慮。

本次與會民眾因瞭解參與區段徵收,後續可依土地權利價值申請抵價地分配,故於協議價購期間均優先讓售土地改良物予該署,其持有之土地後續參與區段徵收申領抵價地分配,期望能共享科學園區開發後之整體利益。

賡續辦理區段徵收作業 儘速完成科學園區開發

本次協議價購會議後,內政部營建署將賡續辦理區段徵收公聽會及區段徵收計畫書報內政部核定、徵收公告、補償費發放、抵價地申領、核配及囑託登記等作業,而區段徵收公共工程將於完成徵收作業後開工,預計可於114年底前完成抵價地點交作業。

本開發案因位處高雄市西部都會走廊之中心位置,周邊地區具有多所大學院校學術及人力資源等優越條件,可提供充足產業專用區土地聚集高科、南科關聯產業,形成產業走廊,待後續產業進駐後,可達到新市鎮「在地就學、在地就業、在地就養」之在地生活目標,在地民眾希望本署能加速推動科學園區開發,並期待後續科學園區進駐後,促進地方之繁榮與發展。
區段徵收預定工作時程表
工作內容預定時間
辦理協議價購作業109年12月
召開區段徵收公聽會110年3月
協議價購款發放110年4月-6月
辦理區段徵收公告 (申請領回抵價地)110年10月
徵收補償費發放110年11月
公共工程施工111年7月
抵價地抽籤分配說明會及土地分配111年7月
公共工程完工與土地點交114年12月




高雄橋頭科學園區都市計畫變更昨(29)日通過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有媒體報導高雄市都發局林裕益局長說這是「只聞樓梯響」,營建署對此回應,政府相關單位均努力將都市計畫、環評、區段徵收及招商等各程序平行推動,目標110年底讓廠商可以進場選地規劃,歡迎林局長一起加入努力。

廠商110年即可選地規劃設廠 設置進度與時程大幅縮短

營建署表示,自107年7月行政院確定開發橋頭科學園區後,科技部、內政部即積極辦理各項作業。其中可行性評估於今年3月27日審查通過,籌設計畫於10月經國家發展委員會修正通過,都市計畫變更部分,已於昨(29)日審定,確定其開發範圍,後續將配合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時程,同步辦理區段徵收計畫之研擬、核定及公共工程施作。

營建署強調,為加速廠商進駐時程,預計於環境影響評估完成後,便緊接辦理區段徵收計畫公告及後續發價程序,預計於110年底即可辦理申領抵價地及配合科技部招商,提供廠商同步勘選用地規劃設廠,大幅縮短行政程序。

優先興闢聯外道路 中央已補助高雄市政府土地費等開闢費用

為建構橋頭科學園區完整之聯外交通系統,營建署奉行政院指示,由新市鎮開發基金補助高雄市政府,優先興闢連接中山高速公路岡山交流道之友情路、大遼路及1-2號計畫道路。友情路部分,營建署已於107年12月起陸續撥付土地費、地上物補償費等,日前已於108年10月將工程發包,預計11月舉辦開工動土典禮;大遼路部分,其基本設計及經費已經審查完竣,高雄市政府預計11月辦理公開招標作業;1-2號計畫道路之基本設計及經費亦經審查完竣,但因工程金額較高,預計11月送請公共工程委員會審查。

橋頭科學園設置過程 高雄市政府承諾積極協助

營建署表示,自107年7月開始橋頭科學園設置作業後,行政院、科技部及內政部已分別召開多次協商會議,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都市發展局、工務局、環保局、地政局、水利局等相關單位均有派員參與,並承諾積極協助辦理,協商過程中,充分展現中央與地方政府分工合作的行政效能,大幅縮短行政程序,期能掌握產業發展契機,並無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林局長所稱情事發生,特予澄清。


視察橋頭科學園區進度 總統 : 平衡南北發展 讓高雄產業成功升級轉型

總統視察「『高雄新市鎮開發為科學園區』進度」

108年05月09日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4365

蔡英文總統今(9)日下午視察「『高雄新市鎮開發為科學園區』進度」,強調未來橋頭科學園區將會串連路竹和南科,成為南臺灣最重要的科技產業走廊,讓高雄產業成功升級轉型,創造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一起打造高雄成為創新產業的重鎮。

總統抵達後,首先聽取內政部營建署主秘王東永簡報「高雄新市鎮設置第二科學園區進度」及科技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副局長蘇振綱簡報「高雄新市鎮開發為科學園區進度報告」。

總統致詞表示,這幾年她常常來高雄,很多鄉親和廠商告訴她,高雄產業發展需要更多支持。尤其在華邦電進駐路竹科學園區後,高雄迫切需要完整的產業用地,來持續爭取科技業大規模投資。

總統指出,高雄確實需要一個新的科學園區,這也是去(107)年選舉時,她跟高雄鄉親承諾過的建設。現在,園區經過總統府祕書長陳菊在市長任內的規劃,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全力協調,再加上在地立委、議員及許多單位的努力,可行性評估已經通過,行政院也準備要核定。

總統進一步表示,今天她來這裡,就是用行動證明一件事,選舉一時、承諾一世,答應高雄人的事,我們絕對不會忘記。

總統進一步指出,未來,橋頭科學園區將會串連路竹和南科,成為南臺灣最重要的科技產業走廊。包括半導體、智慧機械、AIoT產業在內,下一個世代臺灣最核心、也最有競爭力的科技產業,都可以來高雄落腳。

總統強調,平衡南北發展,讓高雄產業成功升級轉型,創造更多優質的工作機會,這就是不分黨派,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

總統也請高雄的鄉親們放心,科學園區開始籌設後,是由科技部主管。土地徵收所需的費用,則交給內政部營建署的新市鎮基金支付。也就是說,中央絕對支持到底。

總統表示,拚經濟不能靠口號,找錢、找地、創造有利產業發展的環境,每一件事情都要實實在在來做。她也再度重申,延續一段時間的美中貿易戰,給國際經濟環境帶來了劇烈的變化,臺灣必須謹慎因應,不能再把所有的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走回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錯誤路線。

總統指出,在科技產業的研發和製造領域,臺灣確實擁有優勢,我們必須發揮這些優勢,讓臺灣整體經濟的體質更強壯。橋頭科學園區,就是攸關下一世代高雄產業成長的關鍵基地所在。

最後,總統請大家繼續努力,一起來衝刺橋頭科學園區的進度,一起打造高雄成為創新產業的重鎮。

隨後,總統接受媒體聯訪,詢及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認為總統對於經濟議題不熟悉,總統回應表示,長期以來,大家都知道,她處理貿易談判及貿易經濟事務已經很久。臺灣經貿的大小事情,多多少少在她過去的從政或是擔任政府的工作時,都有經歷過。不能因為意見不一樣,就任意否定別人過去的經歷。

總統也呼籲大家好好地審視「自經區」這件事情,臺灣在這個階段的經濟發展,是要追求高價值的產業,而不是追求低成本的競逐,這也是為什麼郭台銘董事長要到美國去設廠的原因之一。政府在5年前提出來「自經區」的概念,5年之後,時空環境轉變,且整體國際經濟情勢已經非常不一樣。5年前沒有成功的方案,現在更不合時宜,對臺灣的經濟發展也沒有助益,和臺灣現在經濟發展的模式,以及要走的方向也都不一致。

針對媒體詢及橋頭科學園區事,總統說,在高雄的產業發展上,橋頭科學園區確實是下一階段非常重要的指標。上一任高雄市政府著力很深,現在我們在中央也都亟力促成這件事情。她剛才聽高雄市政府秘書長楊明州談及此事,相信楊秘書長對這件事情是熟悉的,因為他也參與了上一個高雄市政府的團隊。總之,「誰對哪件事情熟不熟悉,這些都無關乎我們對這個事情的重視」。我們也會盡最大的能力,把橋頭科學園區在最短的時間做起來。

包括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內政部長徐國勇、科技部次長許有進、高雄市政府秘書長楊明州、立法委員邱議瑩、邱志偉及高雄科技大學校長楊慶煜等亦出席是項活動。

 
2019-04-17高雄新市鎮產業用地變更都市計畫案 內政部已完成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審查
 
2019-03-13
內政部辦理高雄新市鎮產業用地變更都市計畫審議作業,未來將納編為科學園區,加速引進科技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