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

部會報告【立法院】國家發展委員會業務報告(第11屆第2會期)



立法院
第11屆第2會期 經濟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業務報告

https://lis.ly.gov.tw/lydbmeetr/uploadn/113/1131007/301.pdf

更正版

立法院第11屆第2會期經濟委員會

國家發展委員會業務報告

主任委員 劉 鏡 清    中華民國 113 年 10 月 7 日

目 錄

壹、當前經濟情勢與因應

一、全球經濟在挑戰中維持成長

二、國內經濟續處穩健成長軌道

貳、施政方向與重點

一、創新思維,扮演全球經濟關鍵要角

(一) 推動五大信賴產業

(二) 均衡產業發展

(三) 千億投資打造創新創業

(四) 加速產業創新轉型

(五) 兆元投資國家發展

(六) 深化國際鏈結與合作

二、投資人才,形塑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一) 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

(二) 穩健推動雙語政策

三、跨域合作,促進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一) 建立區域治理制度

(二) 構築地方創生廊帶

(三) 活絡中興新村發展

(四) 促進花東離島永續發展

(五) 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

四、開放政府,全方位提升施政透明度

(一) 研提新階段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

(二) 推動計畫全生命週期智慧管理,提升公共建設韌性

(三) 建構友善便利法規鬆綁環境

(四) 打造科技賦能的國家檔案館

參、結語



主席、各位委員先進:大家好!

今天應邀就國發會業務進展向貴委員會提出報告, 深感榮幸。首先,要感謝各位委員在上一會期對本會的支持,使得各項業務能夠順利推動,希望各位委員持續支持本會,共同為臺灣的進步而努力。以下謹從「當前經濟情勢與因應」及「施政方向與重點」二大面向提出報告,敬請各位委員指教。

壹、當前經濟情勢與因應

隨全球經濟成長穩定回升,國內景氣在國際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帶動出口、生產與投資等動能,加以勞動市場穩健及國人薪資提升等有效維繫民間消費表現,113年7月以來國內外主要機構預測我國113年經濟成長率多在3.5%以上。

未來驅動國內經濟成長動能涵蓋投資及創新等兩大主軸。為落實「國家希望工程」施政願景,將聚焦資金、產業、社會、人才等四大投資,推動兆元投資國家發展、千億投資創新創業、百億企業再造基金擴大投資;積極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深耕半導體、AI雙核心產業,均衡產業發展,建構創新創業全生態圈,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與數位及淨零雙轉型,以提振經濟成長動能。

一、全球經濟在挑戰中維持成長

全球通膨趨緩,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調整,惟近期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增添全球經濟不確定性。S&P Global預測11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2.7%,略低於112年的2.8%。

(一) 主要先進與新興經濟體

1. 先進經濟體表現分歧:S&P Global預測113年先進經濟體經濟成長率1.8%,高於112年的1.6%,惟各經濟體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其中,美國消費與出口活絡,113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2.6%,高於112年的2.5%;歐洲因德、法經濟回穩,經濟成長率可望由112年0.5%擴增為0.8%;日本則面臨民間消費成長緩慢、汽車業安全認證醜聞、出口成長緩慢及高通膨壓力,113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僅成長0.1%,遠低於112年的1.7%。

2. 新興市場成長放緩:S&P Global預測113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率4.1%,低於112年的4.3%。其中,中國零售、工業生產成長動能趨緩,房地產市場仍陷困境,113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4.9%,低於112年的5.2%;印度113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6.8%,雖低於112年的8.1%,惟為帶動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成長的重要來源。

(二) 全球通膨下滑

1. 受惠於勞動市場緊繃與供應鏈瓶頸皆已明顯緩解,全球通膨已顯著下降,惟仍持續維持在較高水準。S&P Global預估113年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為4.5%,低於112年的5.7%。

2. 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減產協議、中東衝突加劇影響,美國能源資訊署(EIA)9月預測,布蘭特原油全年均價自112年的82.41美元/桶升至113年的82.80美元/桶。

二、國內經濟續處穩健成長軌道

113年7月以來國內外主要機構預測我國113年經濟成長率多在3.5%以上,尤以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可望達到3.9%。其中,113年國內出口、投資及民間消費等三大面向表現,謹說明如下:

(一) 出口:優勢科技產品擴增、傳產貨品復甦尚緩

隨全球經貿成長穩定回升,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帶動出口及生產動能成長穩健,國內出口金額已 連續10月正成長,惟傳統產業外銷復甦平緩。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113年商品出口4,701億美元,為歷年次高,年增8.71%。

(二) 投資:民間投資展望樂觀

國內半導體廠商加快擴大先進製程及高階封測產能,以順應AI等新興科技產品需求,加上國際科技大廠紛紛擴大加碼設立研發中心、資料中心等來臺投資等,有效激發民間投資活力。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113年民間投資達5兆1,886億元,為歷年次高,實質成長3.89%。

(三) 消費:民間消費動能持續

受惠勞動市場穩健及調薪的所得效果、股市暢旺挹注財富效果等推力,且國人旅遊熱潮延續等有利因素, 均有助支撐民間消費表現。行政院主計總處預測113年民間消費名目金額上看11兆9,896億元,為歷年新高,實質成長2.78%。

貳、施政方向與重點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變化、供應鏈重組、數位及淨零雙轉型等新契機與新挑戰,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經濟、產業升級,並兼顧環境永續、社會公義等國家發展整體價值的同步提升,全力落實推動「國家希望工程」,逐步打造臺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 並扮演AI時代全球永續共榮的重要支柱。本會重點業務說明如下:

一、創新思維,扮演全球經濟關鍵要角

(一) 推動五大信賴產業

因應全球產業趨勢,科技需求驅動半導體市場發展、AI廣泛應用及中國衝擊2.0,本會將統籌協調經濟部、國科會、數位部等相關部會,積極推動發展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 打造臺灣成為全球民主科技不可或缺且受信賴的夥伴, 並透過創新驅動,帶動百工百業發展,強化國家安全及韌性。各產業主要推動策略如下:

1. 半導體:除強化國內IC設計研發能量,協助廠商發展先進製程與封裝,穩固國內領先地位,也將發展半導體材料及設備,讓我國成為全球半導體全供應鏈中主導者。

2. 人工智慧:促進AI智慧應用發展,並透過新建資料中心、爭取國際合作等擴大我國算力,提升我國在全球AI的影響力。

3. 軍工:持續推動國機國造及國艦國造,並因應未來無人機軍事與商用發展需求,建立無人機供應鏈,打造國防產業自主能量與量能。

4. 安控:協助國內安控產業發展可信賴安控產品與解決方案,以及積極發展資安,強化產業資安韌性,讓臺灣成為全球可信賴的安控與資安大國。

5. 次世代通訊:因應未來6G發展,布局6G關鍵技術外,並將整合地面與衛星網路,發展各項應用場域與解決方案,強化全域通訊網路韌性。

(二) 均衡產業發展

為促進國內產業均衡發展,翻轉國內傳統產業與服務業,政府將積極推動以下工作,包括:

1. 數位效率化:推動產業AI化,協助企業導入AI等數位科技,提升數位應用普及率,加速數位轉型。

2. 資本效率化:促成產業控股發展,協調經濟部等部會,建構友善法規環境,借重公協會力量,推廣產業控股。

3. 作業效率化:成立企業再造基金,與具經驗團隊合作,協助企業改善製程,提升作業效率。

(三) 千億投資打造創新創業

為加速新創發展,達成賴總統政見中116年起每年1,500億元的新創投資金額目標,政府將積極活絡投資, 並同步提升新創質量,打造全球共創的生態圈,主要推動策略如下:

1. 活絡投資生態系:國發基金加碼主題式投資,如AI、 文創、生醫等,同時亦將與大學合作成立校友基金,並協助鏈結中東歐、日本(如京都大學)等國際資金。另,也將積極鼓勵企業及金融機構(如保險業等)擴大對新創及創投之投資,創造雙贏。

2. 擴大投資標的:提升學校創業能量,鼓勵博士生及校友創業,讓實驗室的創新技術轉化為商業成果,並吸引海外頂尖人才及具前瞻技術的新創來臺,形塑更國際化的新創發展環境。此外,除擴大早期新創的來源外,也將加強投資IC設備及材料業者等半導體供應鏈,提高全球市占率。

3. 提升創業成功率:加強推動創新學程,邀請具實務經驗的產業界專家、投資人擔任業師陪跑,透過以終為始的運作模式,提高創業成功率。此外,協助新創對接企業資源,如進行 PoC研發試驗、業務合作等,並擴大推動橋梁計畫(Bridge Plan),113年9月已在東京設立新創基地,矽谷基地預計114年1月成立,將強化雙向新創落地及交流,協助國內業者布局海外市場,並吸引國際前瞻科技新創來臺對接產業資源。

(四) 加速產業創新轉型

1. 國發基金雖非以營利為目標,但112年仍為國家創造288億元之獲利。

2. 積極帶動民間資金投資、協助產業創新轉型

(1) 結合部會資源協助新創企業發展:辦理AI、文創、智慧醫療、綠色科技等百億大基金,提供新創發展所需資金,加速其上市櫃及拓展國際市場。

(2) 翻轉弱勢產業:結合民間資金成立「企業再造基金」,協助至少3項產業達到產值增加1.5倍。

(3) 加速傳統企業創新轉型:鼓勵產業搭配國發基金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成立控股公司。

3. 強化投資管理機制

(1) 強化投前機制

— 增加轉型能力審查,及市場趨勢分析、增設公司治理門檻。

— 強化審議機制,增加實地訪查,強化委員對申請企業之了解,及增加審查時間,並提高表決門檻。

— 優化投資合約,預防投後爭議。

(2) 強化投後管理

— 建置預警系統,降低投資風險。

— 成立投資後管理小組,掌握公司營運情形,即時查證及因應處理重大事件。

— 增加公司治理審查。

(3) 強化退場機制執行

定期檢討轉投資事業,依退場機制執行釋股,回收資金,持續協助其他產業發展。

(五) 兆元投資國家發展

為擴大引導資金投入國家建設及產業發展,蓄積經濟成長動能,充裕政府財源,提升國家資源有效運用, 本會研提「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業經提報113年7 月18日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會議通過。

我國經常帳長年順差,國民儲蓄率持續累積,112 年為37.91%,預計113年達40.29%,民間資金充裕,其中壽險資金規模達32.6兆元,7成投資海外,面臨高額避險成本外,壽險業投資國內公共建設僅占可運用資金1.86%,遠低於法定10%上限。爰本方案透過政府主動瞭解業者需求,確認投資標的及提案建議,目標引導3至4 兆元資金投資臺灣,支持國家建設、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並吸引壽險業者海外資金回流,降低避險成本,創造雙贏局面。主要包含三大推動策略:

1. 創新促參推動機制

(1)成立院層級跨部會促參推動平臺「行政院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推進專案會議」,下設促參工作小組及法規調適小組,構建政府及民間雙向平臺,簡化促參行政程序,並解決業者面臨的障礙,與創新促參提案機制,擴大促參案源。

(2)新設「促參推進專案辦公室」,參考國際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概念,委託具有公共建設、促參、財務、法規等專業的顧問機構或專業人士協助辦理促參提案收件、審查及輔導等事宜。

2. 優化投入公建的投融資條件

(1)鼓勵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型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 PE),藉重PE專業能力,協助保險業者進行投前評估、投後管理,並調降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型 PE的資本適足率風險係數,增加投資誘因。

(2)優化具公建屬性策略性產業投融資條件,針對具公共建設屬性的策略性產業,提高保險業投資限額至45%。同時,國家融資保證機制對綠能及重大公共建設的保證成數由最高6成提高至8成,增加金融機構融資意願。

3. 增加公共建設相關金融商品

(1)修法開放不動產投資信託(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REIT)採基金架構發行,鼓勵REIT基金投資公共建設,引導保險公司透過REIT間接投資公共建設。

(2)擴大發行政府永續發展債券,並推動公共建設證券化,引導保險資金投入公共建設。

(六) 深化國際鏈結與合作

1. 強化中東歐經貿合作交流

在臺歐密切友好的交往動能基礎上,本會將持續推動與與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等歐洲國家雙邊經貿、產業及人才交流,協助臺灣業者連結歐洲市場,促進臺灣與中東歐雙邊經貿、產業及人才交流,協助企業經略歐洲市場,打造堅韌強健的民主供應鏈。

同時,運用中東歐投資與融資兩基金深化我國與中東歐國家經貿投資、產業對接及供應鏈合作,以期多元深化經貿夥伴關係,進而與全世界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

2. 積極參與APEC倡議

本會係我國參與APEC經濟委員會(EC)的協調統籌機關,每年均積極整合各部會資源,深入參與APEC 結構改革相關工作,並為115年至119年的新結構改革議程核心小組成員。本會作為公部門治理主席之友召集人,於113年8月EC 2大會辦理「盤點強化APEC結構改革議程(EAASR)下之EC公部門治理活動」政策對話,邀請加拿大、紐西蘭、泰國、美國及越南分享公部門治理相關進程與實務,獲EC主席及各會員體高度讚賞我方貢獻。

有關APEC建置的「跨境隱私規則(Cross Border Privacy Rules, CBPR)」,配合美國自111年起推動CBPR 擴大至全球範圍,我國與日本、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共同成立「全球跨境隱私規則論壇」(Global CBPR Forum),合作將CBPR認(驗)證機制推展至亞太以外區域, 目前已有英國於112 年加入論壇成為準會員(Associate)。另為強化數位時代民眾權益的保障,本會於113年3月協調我國16個部會成功加入全球隱私執法合作協議 (Global Cooperation Arrangement for Privacy Enforcement);113年4月推動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成為全球CBPR當責機構,該會已在6月通過 我國首家企業-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的CBPR驗證。為持續推動國內企業取得CBPR驗證並提升我國際能見度,本會已爭取113年11月中旬在我國舉辦「全球CBPR論壇秋季研討會」,以加強與其他CBPR成員或潛在參與國的跨境資料流通合作。

二、投資人才,形塑新世代國際競爭力

(一) 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

為落實國家希望工程的投資人才政策,本會協同相關部會透過「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以「強化國家未來人才競爭力」及「全球攬才」兩大主軸,推動6大策略,預計至117年累計培育AI、綠領及人文數位跨領域人才等逾45萬人次,並新增延攬12萬名外國專業人才、擴增8萬名外國技術人力,以充裕質優量足的人才,驅動經濟創新及成長,促進產業數位及淨零雙轉型。兩大主軸策略重點說明如下:

1. 強化國家未來人才競爭力:面對全球產業智慧化及數位化趨勢,半導體、AIoT及生技等重點產業成長人才需求擴增,為滿足產業發展所需人才,將推動「厚植重點產業人才培育」、「厚實人文社會底蘊培養數位技能」與「促進國際學生及人才循環交流」等3大策略。

(1) 厚植重點產業人才培育:評估重點產業相關領域人才需求,並由大專校院及企業以多元管道共同培育 AI應用、半導體、淨零綠領及資安人才,促使重點產業人才培育增量。

(2) 厚實人文社會底蘊培養數位技能:透過完善中小學數位學習環境及相關政策,精進全人數位能力,並推動培育數位人文創新人才培育及美感養成教育等計畫,強化人文及社會素養。

(3) 促進國際學生及人才循環交流:藉由設立海外招生基地,開設新型專班等多元就學管道,拓展國際生培育量能,並補助本國青年赴海外研究及研習,支持本國青年開拓國際視野,增強人才國際交流及循環。

2. 全球攬才:因應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新局及來臺僑外生與日俱增的趨勢,為最大化創造並留住具臺灣經驗的國際人才,推動「延攬外國專業人才」、「建構完善留才生態系」、「擴大留用外國技術人力」等3大策略。

(1)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透過盤點五大信賴及其他重點產業海外攬才需求,精準延攬國際人才,協助企業 人才布局,同時規劃修訂攬才相關法規,並研議針對世界百大大學畢業生或畢業僑外生尋職期間核發個人工作許可,在臺自由工作;另將推動數位遊牧簽證及一站式服務,吸引數位遊牧人才,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攬才體制。

(2)建構完善留才生態系:持續優化外國人金融、子女教育、租屋等在臺生活所需服務,打造雙語使用環境,並精進Talent Taiwan中心功能,提供VIP頂尖國

際人才,專人專責客製化一條龍服務,以及規劃於南部及其他重點區域增設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據點,健全國際人才就業媒合機制,協助更多優秀國際人才來臺發展。

(3)擴大留用外國技術人力:透過調查各產業缺工情形, 盤點我國產業人力缺口,由勞動部偕同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評估擴大中階技術工作範疇,並透過移工留才久用服務中心,加強宣導及就業媒合,協助產業留用優質的技術人力。

(二) 穩健推動雙語政策

1. 培育臺灣人才接軌國際:雙語政策著眼於國際化趨勢,已是我國全球化的重要戰略之一。透過雙語政策 的長期推動,將讓臺灣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競爭力與雙語力,培育臺灣人才接軌國際,吸引更多國際企業來

臺深耕,並讓臺灣產業連結全球,為國人打造優質就 業機會,提供新世代更富足的未來,同時讓國人能用國際共同的語言向世界傳達臺灣觀點,與世界做更多連結。雙語政策需長時間持續不間斷地推動,政府先以2030年為目標,分年分階段穩健推動。

2. 打造英語使用環境:本會過去工作重點:(1)教育體系外的數位學習,包括:與國際數位學習平臺合作培育公務人員及國際傳播人才、公私協力製作數位學習資源;(2)與中央及地方政府合辦公務雙語活動;(3)與LTTC合作完善聽、說、讀、寫四技能的英檢AI數位診斷回饋服務;(4)推動雙語人才培育補助,鼓勵民間發揮創新能量推動英語學習等。

3. 本會刻正檢討精進,除將回應外商在台投資決策需求,協助各部會於法規草案公告前即先進行英譯外,並將與計程車隊合作,及優先選擇觀光商圈、夜市、 超商等,協助強化雙語服務,另並將協助中小企業提升雙語力,作為未來工作重點,打造台灣英語使用環境,並提升國人英語溝通能力。

三、跨域合作,促進區域永續均衡發展

(一) 建立區域治理制度

1. 推動主題型區域治理沙盒:聚焦跨域議題,實驗區域治理沙盒主題,籌組跨界任務編組,推動區域治理網 絡串聯,組織輔導團隊及協助法規調適,打造區域治理模式,對外推展成果擴散。

2. 建立參與式公共治理平臺:徵選民間多元提案,以地方創生青年培力站為社區事務發展核心,串聯政府相關資源,打造由下而上參與式公共治理平台,發展公共治理創新模式。

(二) 構築地方創生廊帶

以地方創生青年培力網絡為核心,整合跨部會及民間資源,深化多元產業及在地就業,彰顯地方創生廊帶的特色及活力。推動方向及作法如下:

1. 建立地方創生廊帶推動平臺,加強在地組織協力合作:建立各區域地方創生廊帶推動平臺,整合部會及企業資源,串聯地方創生團體、學研及商業組織,凝聚廊帶發展共識及方向。

2. 推廣在地品牌行銷,帶動地方產品與體驗加值:聚焦地方特色與獨特價值,打造創生廊帶的區域特色品牌識別,吸引國內外人流,並結合品牌帶動地方物產銷售。

3. 促進地方創生廊帶企業資源鏈結,實現永續與人才共好:導入企業行銷、輔導,提升創生事業體的合作規模與永續性,透過地方產品採購、旅遊、體驗服務等方式,支持地方共好發展。

(三) 活絡中興新村發展

依行政院111年核定「中興新村整體規劃」,重新界定區域功能,將中興新村分區定位為北核心-歷史文化區、中核心-休閒生活區及南核心-大學城由國立中興大學設立南投分部。配合中興大學南投分部成立,完成南核心行政機關搬遷至北核心,活化北核心廳舍使用機能。此外,中核心已建置中興新村為全臺首座以地方創生為主軸之「中興新村地方創生育成村」為創新培訓基地,累計輔導170組團隊進駐,落實推動地方創生業務,未來將規劃導入相關產業,成為中興新村活化新亮點。 

依行政院112年核定「中興新村北、中核心公有資產活化建設計畫」5年(112年至116年)修正計畫,賡續執行各項發展工作。113年已陸續完成第1期多房間職務宿舍整修、公園、道路及智慧路燈等優化工程,另已完成縣定古蹟省府大樓、歷史建築中興會堂、省政資料館等規劃設計,藉由公有資產活化再利用,未來將可結合數位遊牧村及全民健康生活運動產業等,促進經濟發展與文化創新,並導入智慧城市新機能,推動綠色城鄉,以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資,活絡中興新村永續發展。

(四) 促進花東離島永續發展

為因應總統政見及國家發展計畫,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強化花東離島在地生活圈之基礎建設,保障民生民行基本所需,本會透過「離島建設條例」及「花東地區發展條例」連結各中央部會資源,協助地方政府積極推動花東及離島地區永續發展。

本會依據上開條例持續編列相關基金預算,113年度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編列27億元,推動行政院核定之「第4期(113至116年)花東綜合發展實施方案」,花東二縣政府分別以「智慧花蓮、有機慢活」、「推動慢經濟、綻放台東藍」為願景,針對觀光發展、文化建設、 原住民永續生活、基礎建設、生態環境保育、衛生醫療、社會福利及災害防治等各面向研提行動計畫,共計55項計畫,例如花蓮特種搜救訓練基地及智慧型防災系統整合平台之建置、部落聚會所興(整)建、美崙山公園環境景觀改善等計畫;臺東慢經濟智慧應用暨數位轉型計畫、翻轉醫療照護體系及醫療環境提升計畫、營造魅力據點及整合行銷計畫等,挹注各項軟硬體公共建設經費,並發展出國際熱氣球、最美星空、衝浪等亮點活動; 另為促進0403花蓮地震災後復原,花東地區永續發展基金提供受災企業融資保證及資金周轉、協助花蓮石材產業災後清運去化及振興花東地區觀光、補助加開臺北- 花蓮航班等,即時因應地方災後復建需求,強化地方支持體系與韌性,以持續朝向花東地區成為永續、樂活及在地共好的目標邁進。

行政院於111年12月21日核定屏東、臺東、澎湖、金門及連江等5縣第六期(112至115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 方案,各項計畫將以「滿足基本民生民行」為基礎,朝向「維護島嶼環境資源」、「樹立低碳能源典範」、「推動智慧創新轉型」及「打造樂活創生家園」等離島四大永續發展主軸方向推進,同意共計146項計畫,其中基金補助109項計畫,如澎湖縣特色石滬景觀保存、金門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升(IDS)、澎湖及連江縣島際海運 基本航次補貼、離島遠距醫療計畫及琉球鄉沿岸海洋生態保育等計畫。本會於113年度離島建設基金編列9億元,以持續支持離島建設。

(五) 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

公正轉型為「國家希望工程」八大施政目標之「綠色成長與2050淨零轉型」策略之一,重點有三:

1. 確保個人、產業與群體發展機會:確認公正轉型對象與範疇及建立補償策略與機制等。

2.完善淨零轉型爭議處理機制:推動職訓及就業輔導、投融資決策納入公正轉型精神、強化現行產業補償機制及落實盤點土地使用,促進區域共榮。

3. 化氣候變遷為區域發展的契機:創造區域及城鄉平權的契機、研議利益共享與區域共榮機制。

淨零公正轉型整體而言需透過跨部會的推動機制與策略,方可發揮資源整合與政策協調的綜效。基此,本會已修正「行政院所屬各機關中長程個案計畫編審要點」,引導各部會於計畫前期進行評估,將淨零公正轉型工作納入規劃。同時,本會偕同各部會精進公正轉型政策,協助各部會就業管研提輔導或補償機制,並從區域治理的觀點研提政策;倘議題涉及跨領域或複雜議題,由本會進行跨部會協調。

此外,政府將致力落實公民參與及社會溝通,除各部會持續辦理社會溝通之外,本會亦辦理公眾諮商,增進民眾對淨零公正轉型的認知與支持。

四、開放政府,全方位提升施政透明度

(一) 研提新階段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

為研提「臺灣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2025-2028)」, 本會已透過實體說明會、社群媒體、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徵集等多元管道,徵集政府與民間的承諾事項提案,並於113年8月邀集「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推動小組」民間委員與各承諾事項提案所涉機關,共同討論承諾事項提案內容,初步決議將氣候變遷、個資保護、開放資料、客庄青年公共參與、原住民族數位落差、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等議題,納入新階段行動方案承諾事項。

新階段行動方案承諾事項預計於第12次推動小組會議確認後,由各承諾事項主政機關邀集相關民間社群,共同撰擬承諾事項內容,綜整為行動方案草案後,函報行政院。

(二) 推動計畫全生命週期智慧管理,提升公共建設韌性

113年公共建設經費約為8,000億元,在本會與工程會及各部會持續協力提高執行量能下,截至113年8月底止,經費執行4,285億元,創近17年同期新高,經費達成率為53.56%;後續仍將透過資訊系統智慧管理,強化計畫預警之風險預判能力,即時掌握關鍵問題,研提改善因應對策,並積極面對營造供需環境及氣候變遷挑戰, 建立更具韌性的重大基礎建設。

以計畫全生命週期管理角度,整合計畫資料,建立計畫履歷,並運用AI及大數據分析等資通訊技術,降低人工作業負擔及提升資料正確性,期未來透過計畫資料智慧分析,強化計畫預警機制,提供主辦機關執行建議與協助解決問題,提升計畫推動效能。

(三) 建構友善便利法規鬆綁環境

面對後疫情時代全球數位轉型及經濟情勢的挑戰,本會透過新創法規調適及法規鬆綁建言平臺蒐集提案, 並協調推動各部會法規鬆綁自主檢視機制,藉由排除不合時宜的法規障礙、保持法規適用彈性,以提升產業競爭力並完善我國整體投資法制環境。自106年10月推動至113年第2季,各部會已完成1,982項法規鬆綁;其重要成果如: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放寬保險業發行長年期(10年期以上)公司債以提升籌資彈性;勞動部因應產業缺工問題,鬆綁四大產業移工配額,並放寬外國人轉任中階技術人力條件;數位發展部開放WiFi 6E頻段促進資通訊產業創新應用等,促使臺灣經商法制環境更趨友善、便利。

此外,為促進外商在臺投資,推動我國法規與國際接軌,本會持續擔任外國商會與政府機關的交流平臺, 自112至113年間,針對美、歐、日、澳紐等外國商會白皮書所提計1,121項建言,邀請商會及機關,透過公私部門協力與跨部會協調機制,協助解決外商所提有關醫療保健、金融市場、淨零排放及科技等各領域議題,以打造良好經商法制環境,提升外商來臺誘因。

為落實開放政府、提供公民參與政府決策機會,本會以「透明」、「參與」、「課責」及「涵容」的精神, 建置「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下稱參與平臺),作為政府與公民就公共政策議題進行線上溝通討論管道,透過公私協力與利益關係人參與機制,徵集各界意見,讓政策與法規更符合社會脈動。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規定,民眾提議於60日內完成5,000份附議,便可成案;自104年參與平臺啟用至113年9月26日,民眾提議有19,353則,成案(達5,000份附議)者計343則,經機關參採推動之提議計163則。再者,為提供民眾即時動態法規資訊,建置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將行政院及其所屬各機關涉及人民權益之重要資訊,包括法規命令之草案預告及發布、行政規則、送達及處分等,於每工作日刊登於該網站,便利民眾免費瀏覽、查詢、訂閱及下載服務。自94年上線至113年9月26日,總計刊登15萬多則資料,瀏覽人次超過962萬人次。

(四) 打造科技賦能的國家檔案館

國家檔案館為國家軟實力重要基礎,依循國家希望工程政策,結合新興科技創造國家智慧資產價值,打造科技賦能的國家檔案館,讓檔案的管理與服務朝向多元化、資訊化與創新化發展,彰顯民主進步與國家競爭力,迎向數位新社會與智慧政府時代。

1. 竣工首座國家檔案館

國家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是國家知識體系的三大支柱,我國首座國家檔案館工程進度持續超前, 即將於113年底完工,114年底啟用。檔案典藏容量由30公里擴增為100公里,建置國際級永續典存、恆溫恆溼、節能空調、安全管控及超高承載的適性典藏環境,並引進綠色機房概念、數位儀表板視覺化監控機制, 促進節能減碳及智慧安全效能;保留基地3/4綠地,整體維運著重融合環境生態,強化園區友善服務及優化設施效能,同步導入民間經營提升文創展售、輕食、人文活動及停車場等附屬服務設施多元價值,並將結合地方資源及惠鄰措施,促進地方共榮發展。

2. 完備文檔數位治理

運用人工智慧及雲端資訊技術,整合跨機關與機 關內部上下游至對外服務的數位治理環境,加速文書檔案高效管理,優化政府施政資料治理,並結合虛擬及擴增等技術,提升館區整體資訊環境多元性;進一步運用數位識別標籤發展延伸性自動化移轉與智慧倉儲機制,減省國家檔案實體點收入庫人力,輔以數位工具提升行動辦公彈性,加速數位資料移轉與點收,並推動數位轉型流程改造,建置智能公文分派及客服系統,規劃智慧檔案雲及電子檔案檢測機制,擴大運用於機關檔案清理審核作業,提升文書檔案數位治理效能及後分類檢索效能。

3. 創新檔案多元服務

國家檔案典藏已逾29公里,公布逾464萬筆線上目錄於國家檔案資訊網(A+),並強化數位典藏,完成數位化逾2,727萬頁檔案,主動公開去識別化檔案影像逾320萬頁,透過優化整合的資訊系統,結合A+及雲端下載檔案的線上取件機制,提供檔案應用即時化、自主化、自動化及智能化服務,以及建置線上人名索引及智慧語意網絡機制,便捷檔案開放檢索;依檔案內涵特色與5G網路特性,引進擴增及虛擬實境技術融入實體展覽,展現觀眾參與式數位藝術,同步整合數位導覽系統及虛擬檔案館,推動適齡適眾教育推廣場域與活動,並透過數位主題檔案素材及行動展示資源,創新提供檔案多元服務。

參、結語

最後再次感謝貴委員會給予本會業務報告的機會,相信經由立法與行政部門的齊心合力,定能使臺灣在複雜多變的世界局勢中,持續扮演全球創新經濟的關鍵角色,並建構均衡包容的環境與社會,共同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及國人的世代幸福而努力。

以上報告,敬請指教,並敬 祝各位委員先進身體健康,平安如意。謝謝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