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研究簡訊第118期 主題報導
辦理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之探討 / 張乃修
一、前言
全球自2019年開始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 19) 肆虐下,各國在經濟與生活等層面都受到顯著的衝擊影響,為因應疫情衝擊與後疫情環境下人們行為模式的改變,疫後建築、社區甚至整體都市計畫與交通等面向都需要因健康與防疫之需求而隨之轉變,本所辦理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之探討,除彙整國內外都市與建築防疫之相關研究,解析防疫建築與都市之研究成果,歸納落實推動國內防疫建築與都市政策對應之方向,並辦理「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研討會」,研討會內容涵蓋防疫影響之疫後環境帶動ESG(例如,綠建築、WELL、ESG、淨零碳排、健康福祉、永續循環等)、都市計畫與設計(例如,大眾運輸導向型發展、15-Minute City生活圈、都市防疫計畫等)、交通(大眾運輸系統、運輸設施、智慧交通等)、建築規劃與設計(防疫建築、健康建築、防疫陽台與露台、防疫建築法令與標準等)、建築物業管理(後疫情時代物業管理、智慧物業管理等),邀請重要國內外學者專家,共同研討都市、建築、交通與社區等面向之防疫議題,具體提出作為未來防疫都市、建築與交通等施政參考。
二、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帶動ESG發展
根據KPMG 2020年全球CEO前瞻大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二的領導者在全球環境充滿變數的情況下將更加重視企業永續發展指標(ESG),顯示產業界更因疫情的肆虐對ESG議題的關注度持續看漲。而在嚴峻的疫情下,資金流動仍朝向ESG績效較好的企業,我國已陸續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與「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加強要求企業ESG資訊揭露透明度與品質,召集合作夥伴在疫後風險與機會的揭露下,將成為企業與環境共同永續發展的契機。
三、疫後建築規劃設計之衝擊影響與防疫作法
疫情下建築空間的使用和需求都受到影響,工作與生活模式的空間分界變得模糊,更多元使用的彈性空間顯得重要,而更長的居家時間及未預期的辦公、休閒與健身用途,改變人們對於住宅的需求類型。如何促進室內通風、控制建築物室內污染物濃度、優化熱濕環境、創建舒緩身心的自然空間,發展同層排水及排風系統管線,能保障使用者短期需求,及促進長期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疫後於都市規劃及防疫型都市設計之影響
疫情下都市公共空間的設計也配合做了調整,將戶外用餐區與人行道區隔,在街道、巷弄、空地和停車場等城市環境中,打造減少接觸、增加緩衝空間、多元應用兼具安全距離與社交功能的互動空間,並增加社區的綠色公共空間,提高社區食品供應鏈和循環經濟效率,為未來一旦發生經濟、健康或環境災難時提供支援,並對醫療保健服務內容、都市空間架構、社區服務管理組織需重新審視設置。
五、疫情對交通生活圈衝擊影響及防疫規劃與管理
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人為保持「社交距離」而改變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的習慣,民眾少出門、多開車的改變,使得大眾運輸需求,已非各縣市早已劃定之大眾運輸發展藍圖。而地下交通設施與地下開發空間,因通風不足和累積之空氣污染物,被認為是可能增加病毒傳播機率之高度脆弱區域,以降低乘客密度,鼓勵錯開工作時間標記乘客等候位置,實現物理隔離距離,並增加自然通風、採光及綠化措施引入虛擬之外部空間,滿足乘客心理健康需求。
六、疫後社區物業管理與防疫之改變與影響
自疫情爆發以來,物業服務管理人員一直站在防疫最前線,承受巨大壓力,除了大幅增加的工作量,物業人員由於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大量接觸人群,亦承受?高的健康風險。結合智慧化技術並依建築物居住、工業等不同用途加強防疫工作規劃,是減低病毒感染和在社區傳播風險的重要環節。
七、辦理「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研討會
本所並於111年12月6日舉辦「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研討會,邀請張政務委員景森進行開幕致詞(視訊),本所王所長榮進於致詞時表示,疫情雖已逐步趨緩,為增加都市及建築物的抗疫能力,今日研討會邀請到建築、都市、交通及物業管理等不同領域的產官學界專家進行交流,期盼激發出更創新的思維,提供政府未來研訂因應策略的參考,為全民建構更安全、安心的生活環境。
疫情爆發後,人們開始重視防疫,對生活環境及建築空間的使用和需求也有所改變,本所辦理之研討會以建築產業因應疫後環境發展為主軸,分五大主題進行探討,其中「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帶動ESG之發展」,主要是介紹疫情影響下,將對國內產業經濟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影響,並從實務的角度探討「疫後建築規劃設計之衝擊影響與防疫作法」。
另「疫後都市規劃及防疫型都市設計之影響」及「疫情對民眾進行旅運及公共空間使用之影響分析」,則是介紹國際上對於都市環境與生活圈的新思考,並討論疫情對於交通環境的影響;最後,「疫後社區物業管理與防疫之改變與影響」,說明如何透過物業管理的協助,落實防疫政策,並營造疫後社區環境的安全品質,約180人次參與本研討會。
本所目前建築研究已著手檢視國內居住環境防疫的新需求,並針對高齡者居家環境防疫安全、建築物通風系統防疫措施,以及防疫旅館安全管理與救災機制等課題,進行相關研究,後續研究成果,將提供國內相關主管機關或業界參考與運用。
代號:33770
等 別:三等考試
類 科:建築工程
科 目:建築環境控制
我國在「建築防疫」部分,面對COIVD-19疫情衝擊以及未來可能持續不斷的多波衝擊影響,如何預為因應並研擬對策是一項刻不容緩的課題,而怎麼導入韌性設計方式重塑新型態生活環境,更值得我們深思。
活動地點: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200號 (大坪林聯合開發大樓15樓國際會議廳)
本研討會內容涵蓋防疫影響之都市計畫與設計、交通、建築規劃與設計、建築物業管理等,邀請相關研討會主題之都市、建築、交通與物業管理之專家學者擔任主講人、引言人及與談人,並透過國際因應健康與防疫的建築政策與策略進行研究分析,提出建築物與都市環境在因應健康與防疫措施之對策項目。
研討會議程:
時 間 | 講題 | 引言人/主講者/與談人 |
09:00~09:30 | 報到 | |
09:30~09:40 | 開幕式 | |
09:40~10:40 | 疫後建築及都市環境防疫帶動ESG發展之影響 | 引言人:周光宙 董事長(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主講者:江哲銘 特聘教授(國立成功大學能源科技與策略研究中心) 與談人:劉國隆 理事長(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 呂良正 理事長(社團法人台灣循環經濟學會) |
10:40~10:50 | 休息時間 | |
10:50~12:00 | 疫後建築規劃設計之衝擊影響與防疫作法 | 引言人:曾光宗 理事長(臺灣建築學會) 主講者:張清華 建築師(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與談人:林子平 特聘教授(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吳佩芝 副校長(長榮大學) |
12:00~13:00 | 午餐時間 | |
13:00~14:10 | 疫後都市規劃及防疫型都市設計之影響 | 引言人:陳彥仲 理事長(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 主講者:黃志弘 院長(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計學院) 與談人:洪啟東 院長(銘傳大學設計學院) 孫振義 主任(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
14:10~15:20 | 疫後交通生活圈衝擊影響及防疫規劃與管理 | 引言人:張學孔 教授/主任(臺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 主講者:白仁德 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與談人:馮正民 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 蘇重威 建築師(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15:20~15:30 | 休息時間 | |
15:30~16:40 | 疫後社區物業管理與防疫之改變與影響 | 引言人:黃世孟 教授/榮譽理事長(台灣物業管理學會) 主講者:何明錦 院長(中華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 與談人:郭紀子 理事長(台灣物業管理學會) 杜功仁 教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
16:40 | 研討會結束 |
2021好城市講堂2 後疫情 永續與韌性建築https://www.hurc.org.tw/hurc/docDetail?uid=109&pid=10&doc_id=628
TRAA「2021紙上住宅建築國際競圖講座」-從病態建築到防疫型幸福「健」築。欣建築-欣傳媒建築設計頻道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88380-TRAA
http://www.architw.org.tw/view_article.php?id=13265
(本文節錄自《台灣室內設計》第49期)
講座名稱:「後新冠肺炎之防疫健築」
講者:台灣幸福健築協會總顧問江哲銘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社團法人台灣幸福健築協會
演講時間:2020年5月19日
UIA COVID INFORMATION HUB
https://covid.uia-architectes.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